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与探索
马娇;张倩;梁宇;
摘要(Abstract):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人道主义的最高体现。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的阐述,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方向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KeyWords): 临终关怀;模式;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马娇;张倩;梁宇;
Email:
DOI: 10.13799/j.cnki.mdjyxyxb.2012.04.02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丁华野.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6.
- 2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www.woddday.org.世界临终关怀网.2008-12-2.
- 3李义庭,刘芳等.以人为本,推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2007,27(12):39-40.
- 4史宝欣.关于临终关怀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06,(8):28-31.
- 5王平,李海燕.死亡与医学伦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99.
- 6王玉梅,冯国和,肖适崎.儿童患者临终关怀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79-182.
- 7 Yates P.Palliative care for specific populations[J].Aust Fam Physi-cian,2006,35(10):776-779.
- 8区月华,陈丽云.医务社会工作[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6:17-22.
- 9刘俊.医务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临终关怀[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1(2):54.
- 10李义庭,李伟.付丽,等.临终关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6.
- 11蒋乾坤.中年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心理反应和临终关怀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87-88.
- 12刘芳,李义庭,付丽,等.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3,2(3):62-64.
- 13陈春燕,罗羽,谢容.当前我国临终关怀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26-28.
- 14渠川铮,赵健,王萍.死亡教育的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4(2):60-61.
- 15兰礼吉,冯镜.死亡观及死亡教育的哲学浅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13(4):22-23.
- 16米光明,郭清秀,赖建强.1393名居民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1994,10(6):14.
- 17杜智殊,胡承志,张桂芝.死亡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健康教育,1994,10(6):40.
- 18陈番,李伟长.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曙光[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13-14.
- 19武志宏.美国临终关怀之中国启示[N].2006,(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