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 CEA和PCNA在胃肠癌表达的意义

    于建渤;贾少勋;张敏;刘婧媛;张蕾;郭峰;孔阳;路曼;李恒柱;曹永;李志强;张晓莉;

    目的:探讨CEA和PCNA在胃肠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EA和PCNA在胃肠癌石蜡切片的表达情况。结果:CEA在胃肠癌的表达率均在80%以上,CEA表达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CNA在胃肠癌均呈高表达,胃癌的肿瘤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肠癌,肿瘤侵袭前缘区域的肿瘤细胞高表达PCNA蛋白。结论:CEA和PCNA是胃肠癌较好的辅助诊断标记,对肿瘤的恶性程度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2010年02期 v.31;No.12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9 ]
  • 结肠癌MMP-9和nm2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曹永;高唐鑫子;杨静;孙超;张荣;欧阳苏珊;王钊;李凤英;李恒柱;于建渤;李志强;张晓莉;

    目的:研究MMP-9和nm2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MMP-9与nm23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1例结肠癌和5例正常结肠组织做MMP-9和nm23的抗原标记。结果:MMP-9和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MMP-9和nm23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有明显相关(P<0.01);MMP-9与nm23在结肠癌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MMP-9和nm23的表达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结肠癌预后的指标。。

    2010年02期 v.31;No.12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5 ]
  • 川穹对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杨晓帆;陆晓红;李丽颖;

    目的:探讨中药川穹对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ET、CGRF、MDA、vWF临床治疗前后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即基础治疗组(基础组)和基础治疗加川穹治疗组(川穹组);32例健康者(对照组)。治疗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的ET、CGRF、MDA、vWF含量。结果:基础组与川穹组治疗前血浆ET、MDA、vW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GR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血中ET、MDA、vWF含量显著下降、CGRF明显升高(P<0.05)观察以上两治疗组ET、vWF含量均有差异(P<0.01),MDA、CGRF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川穹治疗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ET、CGRF、MDA及vWF水平,对发掘我国中医保健及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2010年02期 v.31;No.121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3 ]
  • PEDF对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VEGF表达的影响

    张杰;杨旭东;申梅淑;

    目的:观察PEDF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PEDF抗视网膜内皮细胞迁移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PEDF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RT-PCR检测PEDF刺激后15,30,45,60min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PEDF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具有抑制作用,且可抑制VEGF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促迁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EDF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其作用可能与VEGF水平有关。

    2010年02期 v.31;No.121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5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五羟色胺含量

    袁辉;王志龙;侯甲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五羟色胺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法。结果: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五羟色胺的线性范围为0.05~50ng/mL,r=0.9997。平均回收率大于90%,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生物样品中的5-羟色胺的测定。

    2010年02期 v.31;No.12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0 ]
  • 苯基荧光酮-乳化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李爽;孙立新;关会林;吴岳达;

    目的:在乳化剂(OP)存在下,基于Fe(Ⅲ)与苯基荧光酮(PF)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新方法。方法:通过Fe(Ⅲ)与PF-OP形成灵敏度较高的多元配合物,来测量铁含量。结果: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2.60×105L.mol-1.cm-1,Fe(Ⅲ)含量在0.035~4.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268C(μg/25mL)+0.0373,r=0.9991,干扰离子较少。结论:已用于网管水铁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2010年02期 v.31;No.12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临床医学

  • 腹腔大量放液对腹水患者机体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李惠;曲波;杜雅菊;刘冰熔;

    目的:探讨腹水大量放液对血氨、离子浓度、腹水平均增长速率的影响。方法:对32例患者采取常规腹腔穿刺放液术,其腹水放液量均超过3000mL。在腹腔穿刺放液术前后,应用谷氨酸脱氢酶法测血氨的浓度,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及腹水中离子的浓度,美蓝吸光度法测量腹水增长速率的变化。结果:(1)同一患者腹腔穿刺大量放液前后血清、腹水离子及血氨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2)非门脉高压性腹水的平均增长速率在腹腔穿刺放液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门脉高压性腹水组的在腹腔穿刺放液术后平均增长速率低于术前(P<0.05)。结论:患者在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静脉补充白蛋白的情况下:(1)腹腔穿刺大量放液未导致血氨的变化,未导致离子紊乱;(2)门脉高压性腹水有逐渐重吸收的趋势;非门脉高压性腹水患者腹腔穿刺大量放液可能与腹水平均增长速率的变化无关。

    2010年02期 v.31;No.12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8 ]
  • 可吸收骨水泥加强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特性探讨

    何军;王建民;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应用重建钉固定时,添加磷酸钙骨水泥强化股骨颈内2枚锁钉所产生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15个老年新鲜尸体的全长股骨干标本(年龄>55岁),随机分为3组,非强化组单纯重建钉固定,添加磷酸钙骨水泥(CPC)强化组,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组,固定后2h分别测定3组中股骨颈的2枚锁钉各自的初始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单纯重建钉固定时股骨颈内上方螺钉的初时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明显小于下方的螺钉;添加CPC和PMMA后均能够明显增加初时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无统计学差别。结论:重建钉固定时股骨颈内上方螺钉的固定强度小于下方螺钉,更容易退钉。添加磷酸钙骨水泥能够大大提高重建钉的股骨颈内锁定螺钉的固定强度,与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比较固定强度无明显差别。

    2010年02期 v.31;No.12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CRE球囊扩张导管在食道狭窄病变的应用分析

    杨莉;李胜昔;金永兰;吕俊杰;

    目的:观察经胃镜下CRE球囊扩张导管在治疗食道狭窄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胃镜引导定位下,为8例食管癌引起的食道狭窄患者行CRE球囊扩张和放置镍钛合金记忆金属支架,7例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单纯行CRE球囊扩张。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进食困难立即得到缓解,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癌性狭窄患者支架无移位,管腔通畅,良性吻合口狭窄患者扩张治疗后,进食良好,恢复正常进食。治疗过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下CRE球囊扩张导管在治疗食道狭窄病变,准确,安全有效,特别对于严重狭窄病例,治疗效果理想。

    2010年02期 v.31;No.12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2 ]
  • 三七三醇皂苷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赵湛;

    目的:探讨三七三醇皂苷对高血压基础上自发性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120只,随机分为2组,三七三醇皂苷组90只,生理盐水组30只。肾动脉狭窄术后4周始,分别用三七三醇皂苷或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一次,持续10周。记录出现卒中的大鼠数。肾动脉狭窄术后14周处死所有大鼠,病理检查各组动物脑卒中发生病灶数和面积,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药10周期间,三七三醇皂苷组大鼠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按血压增高水平分亚组评估,血压低、中度增高亚组大鼠卒中发生率亦低于生理盐水组,血压重度增高组则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差异。各亚组的卒中病灶面积均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三七三醇皂苷无降压作用,但可降低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脑卒中发生率,并减轻卒中严重程度。

    2010年02期 v.31;No.12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2 ]
  • HPLC法检测蛇莓中熊果酸的含量

    张建平;张羽飞;包海花;袁晓环;

    目的:探讨HPLC测定蛇莓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ODS-2HYPERTIL C18(250×4.6mm,5μm)色谱柱;柱温为室温(26℃);流动相:NaH2PO47.8g/L-甲醇(14∶86);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结果:熊果酸在1.780~5.34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5);平均回收率=98.7,RSD=0.92%(n=9)。结论:本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以作为评价蛇莓质量的有效方法。

    2010年02期 v.31;No.12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6 ]
  • 痉挛性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治疗

    金勋杰;李贵涛;陈锡然;陈造宏;罗狄鑫;陈为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畸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共19例,年龄在3岁~21岁,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运动功能、满意度和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增加,站立时伸膝关节角度增加,患儿行走功能改善,行走距离延长。患儿和家长满意度为89.5%。随访1 a,3例患者不同程度复发。结论: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脑瘫膝关节畸形有较好的效果。

    2010年02期 v.31;No.12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4 ]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

    周继红;王明明;温勇;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并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8例VAP合并高血糖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成传统治疗组(CT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T组),分别统计两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CT组及IT组的使用呼吸机时间、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在4.4~6.1mmol/L对缩短VAP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2010年02期 v.31;No.12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8 ]
  • 小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临床对比研究

    邹为;

    目的:探讨小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关性问题,比较其优缺点,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分析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案及并发症处理等,采取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两种手术方法,比对治疗效果。结果: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骨瓣开颅48例,治愈42例,占87.5%,死亡1例,占2.08%,自动离院5例,占10.42%。;小骨窗开颅30例,治愈27例,占90%,死亡1例,占3.33%自动离院2例,占6.67%。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效果良好,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尤其超早期手术效果明显。采用小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效果各具优缺点,而小骨瓣开颅更具灵活性。

    2010年02期 v.31;No.12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母血中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关系的研究

    徐芳;

    目的:探讨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间的关系。方法:于孕晚期测定了71名孕妇母血、脐血、羊水中微量元素水平,其中IUGR组21例,对照组35例,巨大儿组15例。结果:IUGR组母血清Zn、Se、Mn、Fe、Mg、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Pb、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其中,巨大儿组母血清Fe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Ti、Co、Li三组问无明显差别。IUGR组脐血清Se、Mn、Cd、Fe、Cu、Mg明显低于对照组;Pb、Ni明显高于对照组;Zn、Ca、Ti、Co、Li三组间无明显差别。IUGR组羊水中Zn、Se、Mn、Fe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巨大儿组,Ca、Co三组问无明显差别。结论:某些常、微量元素与胎儿发育关系密切,其中Zn、Se、Mn、Fe、Mg、Cu、Cr缺乏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而Cd、Pb、Ni升高亦可致低体重儿。

    2010年02期 v.31;No.12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4 ]
  • 68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体会

    向军;朱钦龙;邱刚;

    目的:总结闭合性肾脏损伤的治疗体会,以期达到尽可能保留肾脏或肾单位,减少肾切除率,提高肾脏损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09~2009-04间收治68例闭合性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76%),女性14例(24%),年龄8~66岁,平均36.4岁。综合应用B超、IVU、CT等诊断为闭合性肾损伤。结果:本组68例患者,保守治疗40例(59%),手术治疗28例(41%),其中肾切除16例,肾部分切除4例,肾修补术8例。本组死亡2例(3%),死于严重的复合伤与休克。66例治愈出院。19例(28%)随访1~6 a,肾性高血压2例,肾萎缩3例。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对于闭合性肾脏损伤的患者,首先要正确评估伤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大多数可获满意的治疗效果。

    2010年02期 v.31;No.12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紫花地丁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李福娟;崔新刚;王妍;石学魁;刘亚威;董艳;

    目的:研究紫花地丁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应用林可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应用紫花地丁水煎剂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阳性对照及自然恢复组,于给药6d后迫使小鼠排便,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林可霉素灌胃3d后,小鼠肠道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显著下降。持续6d治疗后,上述菌量明显上升。结论:紫花地丁水煎剂能促进正常菌群生长。

    2010年02期 v.31;No.121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6 ]

经验交流

  • 川芎嗪对缺血大鼠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志龙;石学魁;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缺血大鼠脑组织P38蛋白的表达影响及其保护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P3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脑缺血损伤后,治疗组脑组织P38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可上调突触素P38蛋白的表达,具有促进突触再建和增强、完善再建突触效能的作用,从而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2010年02期 v.31;No.121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5 ]
  • 核桃楸皮正丁醇提取物的急性毒理研究

    才玉婷;雷涛;孟繁钦;吴宜艳;

    目的:通过中药核桃楸皮(J 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核桃楸皮正丁醇提取物的毒理反应。方法:以最大浓度最大容量灌胃给药,12h内给药3次,连续观察7d。详细观察记录小鼠体征并检测血液指标情况。结果:全部动物健存,无中毒反应。结论:核桃楸皮正丁醇提取物无明显急性毒理反应。

    2010年02期 v.31;No.121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0 ]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ERCP

    李莲娣;田剑波;于广浩;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ER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ERCP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单纯丙泊酚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均常规ERCP术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按照丙泊酚及芬太尼临床使用剂量麻醉状态下行ERCP,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结果: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不良反应率及满意度均较A组低。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较单纯丙泊酚麻醉更适合于ERCP。

    2010年02期 v.31;No.12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不同浓度兔自体血清对脂肪源性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赵微;刘贵波;孙成;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兔自体血清对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增殖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血清培养浓度。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首先制备自体血清,分离获取ADSC;然后选DMEM为基础培养基,采用不同体积分数(分别为5%、10%、20%)自体血清及10%体积分数胎牛血清培养基分别对ADSC进行培养;通过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观察、活细胞计数及MTT等方法对细胞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自体血清培养培养条件下ADSC形态正常。与10%胎牛血清组进行比较,5%自体血清组ADSC增殖较慢(P<0.01),10%、15%自体血清组增殖较好,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兔自体血清培养ADSC是可行的,10%浓度自体血清是最佳培养浓度。

    2010年02期 v.31;No.12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4 ]
  • 术前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组织中TP及微血管密度影响

    崔凤奎;王国华;刘群;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Capecitabine(希罗达)对胃癌细胞中胸腺核苷磷酸化酶(TP)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人胃癌组织病理切片中TP/PD-ECGF和Ⅷ因子抗体,观察60例胃癌患者(分为术前化疗实验组和未化疗对照组,n=30)术后标本的TP/PD-ECGF及MVD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胃癌组织中TP阳性率为73.33%,对照组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MVD 34.74±7.98,对照组MVD 39.92±7.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口服Capecitabine(希罗达)可增加胸腺核苷磷酸化酶(TP),降低微血管密度,有利于胃癌的治疗。

    2010年02期 v.31;No.12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9 ]
  • 金银花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王妍;石学魁;宋宝辉;

    目的:了解金银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金银花对小鼠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金银花煎液具有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脾细胞溶血空斑(PFC)数目、T细胞转化率。结论:金银花有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2010年02期 v.31;No.12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44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309 ]
  • 茵栀黄注射液加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董丽滨;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加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3例新生儿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1例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3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前、后测定患儿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BIL、DBIL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优于对照组。

    2010年02期 v.31;No.121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6 ]
  • 胆心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李秀元;李强;潘洪良;

    目的:探讨胆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胆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引流术。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胆心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2010年02期 v.31;No.12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20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的临床观察

    武杨;武庚;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病人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 AECG/Holter)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208例,进行心率变异测定,并与心肌梗死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SMI组HRV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心肌梗死后SMI组比较(P<0.05)。结论:SMI病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肌梗死后SMI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较重。

    2010年02期 v.31;No.12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8 ]
  • 3D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肝胆管置管引流术的应用

    赵志江;辛永芬;

    目的:探讨3D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肝穿刺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对不适宜手术的4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病因包括肝癌、胆管癌、胆囊癌和胰头癌,在3D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患者全部一次穿刺成功,置入导管后肝功能好转。结论:3D超声引导下PTCD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是较为安全、有效、费用低、疗效显著的治疗途径。

    2010年02期 v.31;No.121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尿毒症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郝崴;邵君;王静;武扬;刘玺芳;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动态心电图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尿毒症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分成两组,尿毒症患者全部进行常规心电和动态心电检查,健康对照组只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尿毒症患者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及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异常检出率,分析尿毒症组与健康对照组DCG异常检出率差异性,比较尿毒症组与健康对照组心率变异差异性。结果:尿毒症DCG异常检出率高于ECG,尿毒症DCG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尿毒症组心率变异(HRV)各指标(SDNN、SDANNI、SDANN、RMSSD、PNN50)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经过对比证明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尿毒症病人的心律失常主要是以阵发性复杂性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速、房扑房颤、阵发性室速、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更高,同时与ECG相比DCG可以提高尿毒症患者阵发性、突发性、复杂心电检出率,对心律失常定性及HRV定量分析。为临床尿毒症患者心脏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丰富、全面、可靠的信息。

    2010年02期 v.31;No.12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8 ]
  •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34例观察

    朱德君;刘宝君;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534例经临床和影象(CT或MRI)确诊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前气管鞘与血管鞘之间穿刺入路,穿刺到椎间盘靶点行射频热凝治疗6~8个周期,90℃每周期30s,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3~6个月后随访,观测指标包括头晕、疼痛、麻木、肌力等综合评定疗效,结果:优380例,良108例,差40例,无效6例,优良率91.3%,总有效率98.88%,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型臂X光机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射频热凝靶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为不愿接受开放手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了又一可靠选择。

    2010年02期 v.31;No.12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8 ]
  •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李华洋;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颅脑损伤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及联合高压氧组。所有患者接受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吸入性肺炎、吞咽困难恢复情况。结果:联合高压氧组吞咽困难康复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及电刺激组相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与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具有联合康复治疗效果。并可有效防止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010年02期 v.31;No.12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5 ]
  • SLE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韦柳华;张文英;周定球;

    目的:了解SLE患者血清中几种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与病情的相关性,及其在实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ANA采用ELISA方法测定,ds-DNA抗体与EN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侧定。结果:共检测54例SLE患者,其中患者血清ANA阳性率为94.4%,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70.4%,抗Sm抗体阳性率为24.1%,抗ulRNP抗体阳性率为20.4%,抗SSB抗休阳性率为7.4%,抗SSA抗体阳性率为14.8%。结论:SLE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对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10年02期 v.31;No.12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泌尿系感染85例的病原菌临床分析

    汤丽艳;辛永芬;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对85例泌尿系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尿液细菌培养及菌株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95株,尿液中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进行了菌株分类及对抗菌药敏感率分析。结论:泌尿系感染菌群及耐药性变异大,临床治疗需要。

    2010年02期 v.31;No.12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6 ]
  • 球旁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人工晶体前膜58例疗效观察

    孙丽红;张春玲;杨烈莹;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酶球旁注射治疗人工晶体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人工晶体前膜的58例58眼患者使用透明质酸酶球旁注射治疗。结果:注射后55例患者人工晶体前膜全部吸收,有效率为94.8%。3例无效。结论:使用透明质酸酶球旁注射是一种治疗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前膜的有效方法。

    2010年02期 v.31;No.121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彩色多普勒诊断脉络膜脱离的临床应用

    刘琳琳;刁慧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脉络膜脱离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5例脉络膜脱离患者进行检查,在超声检查眼球形态、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的基础上,对眼内条带状回声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其血流情况,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45例脉络膜脱离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1.1%。脉络膜脱离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图像特点为血流丰富,m流束呈长条带状或短棒状。9例视网膜脱离7例见血流信号,但不丰富,血流束呈星点状。合并玻璃体积血16例,玻璃体混浊13例及玻璃体增殖机化7例。41例脉络膜脱离彩色多普勒诊断与临床手术符合。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为脉络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0年02期 v.31;No.121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 睑袋修复术105例临床分析

    战莹;

    目的:探讨睑袋修复术的新术式。方法:采用距下睑缘1~2 mm处睫毛下切口,去除多余组织,加强眶前壁张力。结果:105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睑外翻1例,其余无下睑凹陷、睑外翻等并发症,效果均较满意。半年以上的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眼部形态自然美观。

    2010年02期 v.31;No.121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不同粘固剂对纤维桩粘接固位影响的比较

    董文杰;祝秀红;

    目的:研究3种不同粘固材料对纤维桩的粘接固位力,为临床选择纤维桩粘固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将纤维桩用3种粘固材料(HY-BOND玻璃离子水门汀;PermaCem双固化树脂水门汀;LuxaCore双固化树脂)粘固于离体人牙根管内,通过拉伸实验来比较三组纤维桩脱出力的大小。结果:纤维桩在用不同粘固材料的固位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ermaCem组、Lux-aCore组、HY—BOND玻璃离子组,各组间固位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粘固材料对纤维桩的粘结力不同,树脂水门汀固位力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显示了良好的粘结固位性质。

    2010年02期 v.31;No.121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8 ]
  • 硬膜外麻醉中布托啡诺的应用

    王凤华;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和鲁米那0.1g经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实验剂量,观察患者无任何不适下,再分别于5和10min再次注入2%利多卡因各5 mL,探测麻醉平面为T4-L1~2,患者无明显不适后,根据手术要求,分别采取左侧或平卧位。采用布托啡诺1mg经硬膜外导管注入,每50min一次,维持麻醉结果:注射布托啡诺前及注射后5min、10min、20min,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中患者SPO2均在95%~99%,无明显缺氧现象。结论:局麻药毒性强,吗啡,芬太尼副作用大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布托啡诺经硬膜外导管注入给药。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布托啡诺在临床镇痛中有着很好的使用前景。

    2010年02期 v.31;No.121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MRI对椎管内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王超;齐海燕;周吉明;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检查方法为:常规行横断面、矢状位T1WI、T2WI平扫和横断面、矢状面T1WI增强扫描。结果:髓内肿瘤4例,占16%。髓外硬膜内肿瘤16例,占64%。硬膜外肿瘤5例,占20%。结论:MRI在椎管内肿瘤诊断中定位准确,并有很高的定性诊断价值。

    2010年02期 v.31;No.121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2 ]
  •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韩鹏飞;李彦伟;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PT、APTT的测定均为凝固法,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孕妇200例为测定组。结果:测定组中妇女与对照组或早期妊娠妇女比较,PT、APTT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妊娠这一特殊生理期内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PT、APTT测定时间缩短的生理基础,其对预防、诊断妊娠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0年02期 v.31;No.121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8 ]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0例临床分析

    齐志红;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9-01收治的2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CSP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CSP距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诊断价值、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胺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的疗效、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等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清宫术(12例)、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治疗后行清宫术(5例)、甲氨蝶呤治疗后行清宫术(2例)及其他方法(1例),其中前两者在停经时间及清宫手术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行清宫术者于术后(40±11)d月经复潮,其中2例主诉月经量减少。结论:彩超在CSP早期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不失为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2010年02期 v.31;No.121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64排螺旋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胡嘉航;公长春;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64排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对其进行归纳。结果:CT扫描主要表现为白质区病变,分为轻、中、重三度。结论:64排螺旋CT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作出早期诊断和分度,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定量诊断,对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2010年02期 v.31;No.12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6 ]

综述与调查

  •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进展

    孙卓贵;姜海娜;曹玉兰;

    淋巴结病变临床常见,全身及局部感染均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随着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在浅表淋巴结的诊断和鉴别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通过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量图显像、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及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本文就超声在浅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2010年02期 v.31;No.12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2 ]
  • 抑癌基因PTEN研究进展

    苏连明;朱雯;王程程;

    PTE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组织、移植瘤、肿瘤细胞系和多种进展期肿瘤组织(如脑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着PTEN基因不同程度的突变或丢失。本文主要综述PTEN基因与胃癌的关系。

    2010年02期 v.31;No.121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3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1 ]

短篇报道

技术与方法

护理医学

高教研究与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