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N HIGH-SENSITIVITY C-REA CTIVE PROTEIN,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NEUTROPHIL CATEGORY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NEONATAL SEPTICEMIA
李梅;夏宏林;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方法:选2011-122013-06间在我院治疗的已确诊的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另外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确诊的病毒感染的40例新生儿,同时选取健康的40例新生儿,比较三组新生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5.92±12.52)mg/L,(19.10±3.34)×109/L,(56.57±13.60)%;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的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的阳性率分别为77%(31/40)、38%(15/40)、67%(27/4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x2=126.308)。细菌感染组40例新生儿中35例发热,35例发热新生儿治疗后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检测结果分别为(4.66±2.48)mg/L、(9.74±2.44)×109/L,(34.14±6.06)%,分别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新生儿败血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梅;夏宏林;
DOI: 10.13799/j.cnki.mdjyxyxb.2014.04.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李怀营,袁小锋,李萍.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的非特异性指标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7):32-34.
- 2 戴应妖,王琉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33-134.
- 3 刘婷婷.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4):67-68.
- 4 冯斯斯,钟白云,邓辉,等.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的价值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6):743-745.
- 5 杜逸亭,徐若梅,王译.联合测定免疫球蛋白M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意义[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0,6(4):107-109.
- 6 陈大庆.新生儿败血症辅助检查评价[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2):102-105.
- 7 卢玉振.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9):968-959.
- 8 钟一鸣,谷秀梅,刘文恩.实验室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0):2668-2670.
- 9 杨俊梅,李进香.PCT、hs-CRP及WBC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12,32(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