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文琢
对成都出土的151套骨骼(302个髋骨)其中,男性71例)142个筋骨),女性80例(160个髋骨)进行了全面的测量.
1986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李基功,滕芳美,曹淑杰
<正> 盯矃眝是外耳道皮下组织盯眝腺分泌的油蜡状粘稠物,对外耳道起着保护作用.盯眝是否还有其他机能,以及民间流传误食盯眝可导致声音嘶哑等类说法都未见报道.笔者对盯眝的某些生物效应曾经做了几个方面的探索性实验观察,本文仅就其对肛温影响报告如下.
1986年02期 60-6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米丰年,清水史郎,绀田进
应用C反应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P_3V_1C_2小鼠骨髓瘤细胞在聚乙二醇4000作用下融合,并经克隆后获得了3株抗人CRPMcAbs的杂交瘤细胞抗CRPI—2—3—1、2—3—4、2—6—1.用ELISA法测定培养的其杂交瘤细胞上清,及腹水,含有较高滴度的抗体含量,用琼脂免疫双扩散法证明它仅与人CRP及CRP阳性血清出现透明沉淀反应.用山羊抗鼠Ig亚类血清鉴定,其McAbs均属小鼠1gG.
1986年02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 郭晓园,刘耀春,杨占文
<正> 不典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在无CT条件下已成为临床工作一大难题.本文以我院1985年11月—1986年6月,以CT确诊的15例(脑内血肿,出血量不超过30ml)不典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对其发病特点及易误诊原因,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在无CT条件下临床诊断的参考条件.临床资料本文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50—73岁,其中50岁—60岁11例,60—70岁4例.平均年龄54岁.前驱症状:6例有高血压史;2例有头
1986年02期 65-66+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 姚开源
<正> 运动心脏负荷试验作为冠状动脉供血状况的检查手段,自1908年Einthouen记录第一份运动心电图以来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沿用至今仍为常用的筛选冠心病的方法.然而它有许多禁忌,尽管危险少,但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年老体弱或患有运动障碍疾病又疑有隐性冠心病的病人都不能接受该项检查.此外在大宗检查中如何选择应做该项试验的对象,以期阳性率增高,免致遗漏或多余的费时也是应该解决的问题.鉴于以上之目的,需要寻求在平息心电图中可予测运动试验阳性的表微.笔者
1986年02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邹振安,张登彬,李大成
本文8例脑叶出血,3例自发性,5例有外伤或外伤史.两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有差异.而前者愈合亦较后者为佳,脑叶出血的术前诊断,在有CT之前,无一例做出正确定性诊断,有CT之后术前均得到正确的诊断.本文强调手术治疗,本组治疗率为75%,死亡率为1.25%.
1986年02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邹振安
<正> 松果体区肿瘤由于解剖关系复杂,位置深在,与重要结构毗邻,切除仍被认为是难度最大,最为危险的一种颅内手术.但近年来由于麻醉技术,手术技巧和综合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与颅内其他部位肿瘤比较,仍不够理想,文献中报告的手术入路较多,但未有一个十全的入路.我院于1986年2月采用枕部幕上入路松果体瘤切除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李某某,男、31岁、主诉;头部阵发性剧痛一年,走路蹒跚一个月余.一年前无诱因头部剧痛,每次约1小时,能自行缓解,不发烧,能坚持体力劳动、近一个月来出现走路蹒珊,向右侧倾倒,反应迟钝、嗜
1986年02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孙玉芳,李秀芝,杨佳宁
为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我们对16对习惯性流产夫妇做了染色体分析,发现2例异常,核型为46,××、inv(3)(p25q21);46××/45××-17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达6.25%,远远超过群体发病率的0.5%,为遗传咨询、正确指导生育提供依据.
1986年02期 73-7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高景华,刘庆瑞
本文对9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加以讨论.组病例入院前多接受不恰当治疗,致使临床症状和脑脊液变化不典型而延误诊断.而且在治疗上甘露醇应用时间过长,促使硬膜下积液.我科以氯霉素加青霉素的治疗效果佳.
1986年02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 谭独清,吴香莲
<正> 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是角膜炎中一种较常见的类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比较困难,易和基质层角膜炎混淆,因此,致使这种角膜炎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视功能.本文介绍了三例患者由于诊断和治疗比较及时,愈后较好,故提出请同道们参考.病例介绍例一 于丽花 女 16岁 1983年8月来本院门诊就诊.主诉:左眼视物不清一月余.视力:右眼1.0 左眼0.1左眼无明显诱因自觉视物不清,逐日加重.曾于一个月前去本市一院就诊,诊断
1986年02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程俊超
<正> 年轻恒前牙的外伤冠折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我们应该及时正确地处理外伤牙,这对外伤牙的继续发育、牙列完整及儿童牙(牙合)系统的功能和颜面的美观有重要的意义.临床资料我们治疗了并追踪观察恒前牙外伤冠折患儿15名,外伤牙17个.年龄均在8~12岁,15例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外仿牙冠折最多见于中切牙共16个(占94%)下颌中牙1个(占5.3%).经治疗的冠折17个,按折断程度分为Ⅲ型.Ⅰ型冠折为冠折限于牙轴质,有1个牙,占冠折牙的5.8%;Ⅱ型冠折为冠折部牙本质折断,牙髓未暴露,共10个牙,占53.3%,Ⅲ型冠折为冠部牙本质折断,伴有切牙髓外露,共6个牙,占35.2%.
1986年02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7 ] - 杜恒海
<正> 近期国内外医学文献报导例举了大量事实,证明脾切除术后暴发性感染(opsT)的发生,凶险脓毒症的危机,病人很快死亡.广大医务人员逐步认识到保留脾脏的重要性.国外学者证实,脾切除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缺陷.国内动物实验以及吞噬清除功能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脾切除术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事实.说明脾切除后,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当前如何保留脾脏以及自体脾移植的文章屡见不鲜.几成当今医学讨论的重点,外伤脾切除沿用至今近一个世纪.我院1985年首次成功
1986年02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吕海华
<正> 病历摘要例1:女8岁 于1984年12月29日因头疼再次入院.半年前因患结核性脑膜炎住院42天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用雷米封,链霉素一个半月,颈肿大之淋巴结切开术后切口不愈一个多月.其母患肺结核病故三年.体检:一般状态好,心肺无著变,右侧眼裂小,脑膜与病理反射阴性.颅内压220mmH_2o,色淡黄,细胞数350个,L> S.潘氏反应(++),糖0,蛋白100mg%以上,氯化物485mg%,蜘蛛膜(+),治疗二月后无症状体征,复查脑水,色仍黄,糖0,细胞数为35个,蛋白100mg%以上.后经常规椎管给激素和抗痨药6次 停脱水药,颅内压仍然在
1986年02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贾淑芳,胡秉章,秦玉臻,杨可萍
本文介绍采用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癜7例疗效观察报告.方法:长春新碱0.025—0.05mg/kg/次每周一次,用3—5次.本组7例中,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
1986年02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1 ] - 赵志,杨玉梅,赵雅茹
<正> 本文收集1979年7月至1985年5月,均由手术后病理诊断24例直结肠癌,确诊前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4例直肠结者癌系指误诊一个月以上者,最长达36个月,平均10.8个月.本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3.4岁.Ⅰ期占4.2%,Ⅱ期占66.6%,Ⅲ期占29.2%.直肠癌10例,结肠癌14例,手术可切除占91.7%,误诊为痔5
1986年02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 周长吉,赵志,田静波
<正> 我院近5年来,术后经病理确诊胃溃疡癌7例,占同期胃癌手术5.3%(7/131),术前一律误诊为胃溃疡.为提高对胃溃疡癌的认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7例胃溃疡癌均有胃溃疡史,最短几个月,最长达30年,平均11.5年.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3岁,平均43.7岁.6例施胃大部分切除,
1986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张振廷
<正> 五子衍宗丸出自《证治准绳》.由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组成.本方具是补益肾气,填精养血作用.主治肾虚遗精,阳萎早泄,久不生育,小便后余沥不尽等证.笔者以五子衍宗丸加味治疗不育症和射精不能症各一例,收效满意.兹举例如下:一、王某某 男33岁 工人.1983年4月就诊.结婚6年未得子.先疑其妻子有病不孕,请中医治疗求嗣,遍治罔效.后请西医妇科多次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始查男方精子,精子计数4000万/毫升,40%精子活
1986年02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范伟光,杜恒海,郭源
<正> 应用计算机诊断疾病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设计的阑尾炎五种类型的鉴别诊断程序,用于临床教学,也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下面介绍程序设计原理.一、症状、体征、检验指标阑尾炎在临床上分为慢性、单纯性、化脓性、坏疸性、腹膜炎性五个类型.各类的临床症候群(症状、体征、检验指标等)及其概率是根据教科书、文献资料及我们的临床经验而选定的,共收集9组26项(见附表).对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最大贡献率的症状和体征有四个:1、持续性右下
1986年02期 89-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7 ] - 米丰年
<正> 在单克隆抗体的制作中,细胞融合出现集落后,如何将产生理想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尽早分离出来,是制作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1971年由Engyvall首创的ELSA法,具有敏感、准确、简便的特点.不象放射免疫法那样需要复杂的设备,特殊的试药、及良好的防护在此法的基础上结合应用生物素(Biotin)—抗生物素(Avidin)系统更能提高其敏感性,现将应用此法筛选抗CRP单克隆抗体的方法介绍如
1986年02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6 ] - 杨建平
<正> 颈椎病是中老年多发病之一.颈椎牵引术对颈椎病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在临床实践中感到传统的坐式或卧式牵引方法,由于体位固定有限制活动、患者不舒适等缺点.我们在原坐、卧式颈椎牵引方法的基础上自制了“颈椎连体牵引架”.改革后的牵引架,经47例临床实践证明.既完全保证了原来牵引器械的功能,且结构简单便于推广,牵引舒适,患者又可轻微活动,受到了广大患者欢迎,现介绍如下.
1986年02期 93-96+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 郭源,周长吉
<正> 多年来甲状腺切除均采用小止血钳钳夹被膜作为切割的标记,然后楔形切除甲状腺体.实践证明此种方法出血较多,切除后腺体内血管回缩,盲目地使用止血钳止血是危险的!许多喉返神经损伤均是由此引起的.为此我们对密闭式分割式甲状腺切除术进行了探讨,经临床762例的应用,结果非常满意.
1986年02期 9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王弼晨
<正> 喉癌、喉切除功能重建术,是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发展的尖端手术,国内较大医院已有报导.我院于1980年以来共收治18例,就其摘除腺瘤之半喉切除并恢复其发音功能来说也是声重建的重大收获,也给患者带来了恢复功能的福音.然而由于切除喉部分组织,在肉眼观察下尚不能确切的切除被癌细胞所侵犯的组织,因此复发者在所难免.近年来国内学者认为延长其术后生存年龄为手术的重要目地,主张全喉切除者为数不少,为此我们开展了局麻下可行予先气管切开,颈前交叉皮弁缝合全喉切除术,介绍如下.
1986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徐兴华,郑钦学
<正> 医学、兽医学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理等学科的实验,需要对动物血压进行观测.目前动物血压观测的主要方法有:(1)水银检压计连通血管检测法.(2)血液耦合压力传感器检测法.上述动物血压检测方法的缺陷是:切断血管;操作较复杂;易产生凝血;动物生理机能受影响;连通器胶管有膨胀性;血压微小变化被其缓冲掉.为适应动物实验的需要,克服原有动物血压检测的缺陷,我们提出了实验动物血管
1986年02期 97-9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谢玉霞,吴建军,袁艳红
<正> 远红外线穴位照射对临床某些疾病的疗效,已有报导.照射涌泉穴对血压的影响,正在探索之中.我校八五级放射线专业学生,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近期效果的实验研究,现报导如下.实验对象八五级放射线专业学生.仪器国营牡丹江兴平机电设备厂生产的YHB—2型远红外线保健医疗器.实验方法实验前反复训练,达到熟炼掌握,统一
1986年02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绀田进
,殷德厚
日本国金泽医科大学自与我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以来,在学术上展开了交流,互通信息,派往留学、讲学.该校血液病专家绀田进教授应我校邀请,于今年九月三日至九日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讲学.本期译文专栏三篇文章均是他报告的近期著作,由我校血液病研究室主任殷德厚副教授翻译,外语教研室金连一讲师校对.
1986年02期 100-10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绀田进
,殷德厚
<正> 名称的由来:恶性淋巴瘤,现在已分为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这反映着,由1960年代到70年代初热烈展开的对何杰金氏病研究的结果,已明确了此种疾病的概念、自然史、病理、诊断和治疗,随之对何杰金氏病和其他恶性淋巴瘤群加以区别加深研究的态势进了一步.
1986年02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绀田进
,泷口智夫
,营井进
,广濑优子
,清水史郎
,殷德厚
<正> 患者以浅在性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发热为主诉来院就诊,此类病例常与恶性淋巴瘤鉴别困难.若注意观察此类病例,在周围血中常见到异型淋巴细胞.如表1所示,特别是在病毒感染、药物变态反应、输血后等时的周围血中大量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此异型淋巴细胞似乎是受某种刺激而活化,即称为活化淋巴细胞(acti—vated lymphocyte)较为妥当,但本文暂称为异型淋巴细胞.用细胞表面特征等指标检查此类异型淋巴细胞的特性,并和恶性淋巴细胞进行对比,把恶性淋巴瘤细胞的本质弄得更清楚.为此目的进行了本观察.
1986年02期 104-111+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杨淑汶
<正> 1957年,A·Isaacs和J·Lindenman在研究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发现灭活的病毒作用于细胞后,细胞产生一种可溶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干扰活病毒的繁殖,他们将其称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规定了如下定义: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解和控制,涉及RNA和蛋白质的合成.IFN是细胞分泌的一类功能性蛋白质.在开始阶段,人们只把IFN看作是干扰现象的介质,直到70年代,由于对IFN的深入研究,发现IFN除具有广谱抗病毒等活性外,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这种抗瘤作用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并作了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
1986年02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周长吉,赵志
<正> 机体生存依赖钠的保留和钾的排出,钾钠丢失之后机体不能代偿,必须外补.但氯 可由机体代谢产生的碳酸氢钠补偿.机体血液中主要电解质的含量(见表4):
1986年02期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阴兆峰
<正> 就地方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和目标问题,三年前笔者曾经论述过.并在一九八三年西安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医学教育学术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后来,以《论地方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为题,在《一九八三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全文发表了.现在,事隔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地方高等医学教育的实践中,日益深刻地感到在培养方向和目标问题上,必须是旗帜鲜明、大声疾呼、坚定不移地提出向着为农村和基层服务的方向进行战略转移,真正打开人才通向农村的路子,切实为农村和基
1986年02期 120-124+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 林玉庄
<正> 培养目标的制定、实施和完成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教育工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属上层建筑范畴,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就是说,任何一所高等院校所确定的培养目标绝不是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所谓“课堂目标”或“理论目标”的抽象议论,而是“实践目标”或“社会目标”的挚着追求.同时,它还要不断地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和社会需求的选择.然而,我们认为,当前的矛盾,问题的焦点,并不是理论上、认识上的不一致,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培养目标的确定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如何面向中国的实际,面向八亿农民,面向社会需要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1986年02期 125-12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杨止茹
<正>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办好教育指明了方向.李鹏副总理给天津大学的题辞“实事求是,以严治校”.为我们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校升格为医学院以后,我校党委于四月二十五日第四次党委会议上及时做出了:“端正党风、建立校风、转变学风和严肃纪律,建设文明学校”的决议.会议决定,把“勤俭、文明、团结、进取”做为我校的校风,要求全校师生员工要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使校风发扬光大;同时要求在我校改办医学院以后,必须大力提高教学、医疗、科研水平,提倡“勤奋、严谨、探索、创新,”的学风,把我校办成党风正、校风好、学风实、治学严谨、纪律严明的文明学校.下面,就转变学风方
1986年02期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滕芳美,周欣华
<正> 为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以便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地进行思想和管理工作,我们于八六年七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生观、理想、专业态度、学习动机、需要、情感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方法以八五级医疗、麻醉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问卷法,共收回168份答
1986年02期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 滕芳美,李基功
<正>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能.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研究、创造、想象、思维、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理论教学中的主要研究课题.为了探索一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密切结合的途径,我们在84级医疗专科班学生中进行了随机分组.以3、4班为实验组,1、2班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法教学,实验组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
1986年02期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邢纪成
<正>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部的原因与外部的原因,而且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作用”(毛泽东《矛盾论》).那么,推动医学发展的内因是什么?外因又是什么?笔者试谈个人浅见,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内因所谓内因,就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并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毛泽东《矛盾论》).作为自然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推动其
1986年02期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