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莹;孙平;刘贵波;孙成;刘跃光;
目的:观察喉癌淋巴管的微细分布和超微结构特征,为探讨喉癌淋巴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人喉癌组织中央区、周边区和正常区内淋巴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喉癌中央区未见淋巴管,周边区淋巴管数量较正常区明显增多,管腔扩大;毛细淋巴管管壁破坏,细胞器发生明显改变。正常区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喉癌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的改变与肿瘤细胞经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2007年04期 No.10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孙平;王莹;刘跃光;
目的:研究食管癌组织中VEGF-C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讨VEGF-C在食管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通过光镜和图像分析法检测VEGF-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食管癌VEGF-CmRNA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VEGF-C蛋白的表达,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食管癌组织VEGF-C的表达与淋巴道的转移有关,VEGF-C检测可作为预测食管癌淋巴道转的指标之一。
2007年04期 No.10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3 ] - 王笑;李全胜;
目的:比较溶菌酶在鼻中隔偏曲两侧下鼻甲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肥大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溶菌酶(Lz)在单纯鼻中隔偏曲组、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组两侧下鼻甲杯状细胞、上上皮细胞、浆液粘液腺和前浆腺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溶菌酶(Lz)在单纯鼻中隔偏曲组、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组两侧下鼻甲杯状细胞、上皮细胞、浆液粘液腺和前浆液腺细胞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两侧下鼻甲免疫功能无明显差异,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组偏曲对侧腺体增生并非是鼻中隔偏曲两侧下鼻甲防御功能差异的结果,可能仅仅是肥大后形态学改变。
2007年04期 No.10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马英;杨春壮;孙成;王大伟;
目的:观察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及下丘脑NO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针刺肥胖大鼠"足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每次10min,每日一次,"后三里"穴左右轮换,连续治疗14d。结果:针刺组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比肥胖模型组降低(p<0.01或p<0.05),下丘脑NO含量比肥胖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针刺可以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和Lee's指数,并且"减肥"优于"减重";针刺降低下丘脑NO含量可能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
2007年04期 No.10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2 ] - 陈志鸿;静雅杰;宋宝辉;
目的:构建人ICAM-1-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CAM-1。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ICAM-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结果:PCR扩增得到人成熟ICAM-1的cDNA片段大小为1800bp,重组子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CDA3.1(-)-ICAM-1。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CAM-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建立稳定转染ICAM-1的细胞株以及研究ICAM-1及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条件。
2007年04期 No.105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林桂军;姚艺文;王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视神经管区解剖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椎动脉造影的患者行头部螺旋CT水平位扫描,通过多平面重建,对视神经管及相关结构进行测量。结果:用运MPR技术成功测量了以下各项空间距离及平面角度,并进行了性别、侧别的统计学分析。前鼻棘到蝶窦前壁最近距离;前鼻棘到垂体窝最近距离;前鼻棘到视神经管眶口的距离,该平面与鼻底平面所成上仰角,该平面与蝶窦窦底平面所成上仰角,该平面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蝶嘴到视神经眶口连线的距离;蝶嘴到视神经眶口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蝶嘴到颈内动脉隆突最突点距离;蝶嘴到颈内动脉隆突最突点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外偏角。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能从任意角度清晰显露视神经管区结构的解剖关系,为临床行视神经管区术前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2007年04期 No.105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2 ] - 李铁灵;郭海峰;杜晓宏;
目的:研究p53,ki-67在右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两者与结肠癌分化程度和Ducks分期的关系方法:统计89例右半结肠癌病人肿瘤p53,ki-67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右半结肠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和Ducks分期有关,ki-67蛋白的表达强度与Ducks分期有关。结论:检测p53、ki-67的表达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7年04期 No.10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4 ] - 郑荣昌;孙春华;赵堪兴;
目的: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双眼视功能远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RAET)患者39人;及同期就诊远视性屈光不正(Hypermetropic Refraction Error,HRE)对照组(水平及垂直斜视度各≤5△和≤1△)43人。两组初诊平均年龄分别为:4.89±1.00岁、4.96±0.88岁,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5.03±0.83年、4.86±0.70年。所有病人初诊时均1%阿托品眼膏散瞳(一日2次,连用5天)检影验光后配全矫眼镜,屈光度均在+2D~+6D范围内。此后每半到一年睫状肌麻痹验光一次,依此调整眼镜度数;并运用遮盖去遮盖、遮盖加三棱镜试验检查眼位。末次就诊时所有受试者矫正视力≥0.8,并记录此时双眼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Titmus、颜少明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及TNO立体视功能。结果:所有受试者均有同时视功能,二组间双眼融合功能无显著差异(P=0.1621)。RAET组矫正眼位正位(水平及垂直斜视度各≤5△和≤1△)12人,仅1人完全无立体视;残留<+10△的小度数斜视27人,仅6人具有粗略立体视功能。RAET组三种立体视图检查结果均显著差于HRE组(P均=0.0000)。RAET组Titmus与TNO检查结果间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40)。结论:RAET患者即使经治疗眼位得以恢复,且具有同时视和融合双眼视功能,但对残留小度数内斜视者,远期易遗留不良的立体视功能。随机点立体视图能更好地反应其立体视功能。
2007年04期 No.105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林焕兴;张启周;范义;张宏光;高天俊;娄明武;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r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及CT导向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PEI)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把42例经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进行TACE的间歇期,21例在CT导向下行PEI,并与同期21例单纯行TACE相比较。结果:单纯行TACE组,1a及2a生存率分别为45%,12%;TACE联合PEI组,1a及2a生存率分别为70%、31%。AFP下降幅度单纯TACE组为54%,TACE联合PEI组为76%。结论:TA-CE联合PEI为原发性肝癌较好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癌治疗疗效。
2007年04期 No.10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0 ]
- 杨勇;王晶;宋伟;方道顺;
目的:了解妥泰对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01-01~2004-01于我院就诊的5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妥泰添加治疗,并随访观察2 a。结果:(1)添加治疗后第8周,总有效率与第4周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第六月后总有效率与第8周相比又有明显升高(p<0.05),此后变化不明显。(2)将患者按发作类型不同进行分层分析,对比治疗6月后各发作类型的疗效,结果表明CPS、PS-GS、GTCS组总有效率高于SPS组(p<0.05)。(3)共有21例次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妥泰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
2007年04期 No.105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孟凡华;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经颅多普勒超生(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临床确诊的VBI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TCD检测。结果:VBI患者上述两项检查的异常率分别是70%,79%。BAEP提示:内耳型8例,脑干型31例,混合型7例。TCD提示:单血管流速异常30例,多血管流速异常22例;低流速38例,高流速14例;伴有阻力指数(RI)异常22例。结论:此两项检查均是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有助于VBI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
2007年04期 No.10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范蕾;崔国利;王学军;吴庆田;侯霞;
目的:通过纳米中药心肌固本散对心肌细胞增殖速度的影响,探讨传统中药纳米化后对心肌损伤后的疗效以及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心肌梗塞以及其他心肌损伤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心肌细胞,用5-溴脱氧尿嘧啶(B r-dU)标记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给药后心肌细胞增殖数目。结果:阳性细胞数阴性对照组为5.8±1.2×105个/mL,阳性对照组1.4±0.6×106个/mL,纳米中药组为4.8±1.4×106个/mL。纳米中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表明纳米中药有明显的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纳米中药心肌固本散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增殖。
2007年04期 No.10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5 ] - 赵国刚;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染料法在84例乳腺癌病人的常规外科手术中加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2.9%,准确率为92.3%,假阴性率为6.8%,假阳性率为3.5%;肿瘤部位、发病年龄、学习曲线(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和病理诊断技术)影响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肿瘤病理类型及大小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无影响。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准确反应腋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2007年04期 No.105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郭长秀;胡红梅;王艳苹;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999-03~2007-02收治的5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按随机分组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观察两组病例治愈率及意识清醒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意识清醒的时间明显缩短(t=2.27.p<0.05),治愈率提高(X2=4.50.p<0.05)。结论:对于重度有机磷中毒,内科常规治疗加用血液灌流能提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率,缩短病人的意识清醒时间。
2007年04期 No.105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 史燕;
目的:观察低强度半导体激光(LISCL)辐照创面疗法对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创面制备24h后应用LISCL分别照射A组、B组、C组糖尿病大鼠一侧创面,光斑直径约3cm,照射时间每次10m in,光纤末端输出功率分别为51mW(A组)、14mW(B组)、7mW(C组)(每次照射前均用激光功率计校验输出功率值),功率密度分别为45.11mW/cm2(A组)、12.38mW/cm2(B组)、6.19mW/cm2(C组),能量密度分别为27.07 J/cm2(A组)、7.43 J/cm2(B组)、3.72 J/cm2(C组),每日照射1次,共14次,照射侧随机选择左侧或右侧,对侧作为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间比较F=0.29P〉0.05,实验组间比较P〈0.05B组实验组与A、C两组实验组间P〈0.05,A组实验组与C组实验组间P(0.05。结论:B组实验组创面经激光照射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和A组、C组实验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功率密度12.38mW/cm2、能量密度7.43 J/cm2的低强度半导体激光能够促进创面愈合。
2007年04期 No.105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5 ] - 林波;陶欣然;
为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将1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对照组总有效率61.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达到良好的效果。
2007年04期 No.105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2 ] - 宋先东;朱敏;周斌;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腰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近期出现疼痛的原因和找到解决办法。方法:对26例腰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近期出现疼痛的患者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6腰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近期出现疼痛的患者中,18例为术后复发,占本组的69.6%,5例为术后神经根水肿,占本组的19.0%,3例为术后低毒性间隙感染,占本组的11.04%。结论:腰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近期出现的疼痛通过正确手术、正确的康复及正确的及时的治疗都会得到良好的结果。
2007年04期 No.105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 李罡;王子健;
目的:应用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外伤的体会。方法: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经6个月以上随访,融合时间为3~4个月,平均3.2个月。Frankel分级为A级者5例,脊髓功能无恢复,但相对应的神经根症状明显缓解;B级者4例,脊髓功能2例恢复到C级,1例恢复到D级;C级者1例,为一陈旧性屈曲压缩骨折,脊髓功能恢复到D级,无神经根症状。结论:与传统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外伤方法相比操作简单,稳定性可靠,对判断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7年04期 No.105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吴金涛;李罡;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失误及并发症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应用椎体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及全椎板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报告6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随访2个月~6年,平均10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比率为2.9%。结论:只要术前认真分析病情,术中仔细操作,做到解剖清晰,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手术失误及并发症的发生。
2007年04期 No.105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黄静良;崔红;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用玻璃酸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8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治疗髌骨软化症较为理想。
2007年04期 No.105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1 ] - 刘光耀;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颇内动脉瘤夹闭术效果。方法: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结果: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5h,住院天数20d,术后恢复优良27例,致残2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应该尽早夹闭。
2007年04期 No.105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王艳苹;郭长秀;刘伦翠;
目的:观察凯时加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给予凯时加弥可保治疗。结果:此两药联用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症状、体征。结论:凯时加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有效药物。
2007年04期 No.105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1 ] - 江彬;于广海;李天明;杜浩;王伟;侯旭;
目的:探讨经尿道应用激光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以来经尿道途径应用激光腔内切开治疗各型尿道狭窄22例,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22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术后19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17例排尿通畅,效果满意,2例术后排尿不满意,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经尿道应用激光腔内切开治疗各型尿道狭窄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
2007年04期 No.105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李毅;张雪霞;
目的:比较分析吻合器吻上粘膜环切术(pe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与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术治疗Ⅲ、IV度内痔的疗效。方法:167例Ⅲ、IV度内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78例经PPH治疗(PPH组),89例经传统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消痔灵组)。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次数、肛门水肿、肛门狭窄及排便失禁比较,两组在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次数、肛门水肿方面有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肛门狭窄及排便失禁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PPH治疗Ⅲ、Ⅳ内痔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
2007年04期 No.105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张向东;杨波;李恩志;
目的:为了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多发伤并骨折中的应用,通过收治合并脑、胸、腹、软组织伤的多发性骨折病例24例,在快速复苏和处理威胁生命的脏器损伤的基础上,采用外固定支架迅速进行四肢、骨盆骨折固定,取得良好的效果。
2007年04期 No.10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9 ] - 王立君;张彬;高健;
目的:总结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总结74例动脉瘤患者在早期行手术夹闭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69例出院时清醒,术后1个月GOS评分Ⅰ级46例,Ⅱ级15例,Ⅲ级8例。术后死亡5例(大面积脑缺血1例,脑疝1例,继发肺感染2例,急性心梗1例)。结论: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治疗,结合围手术期药物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2007年04期 No.105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张冰岩;李作武;
目的:观察院前应用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5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予以25mg压宁定溶于20mL液体内静脉注射,然后用50mg压宁定加入250mL液体中维持静滴;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血压在用药后5 min即明显下降,30min达到高峰并保持稳定;给药60 min后总有效率97.8%(64/65);心率无明显变化。结论:院前应用压宁定院前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2007年04期 No.10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夏艳斌;高昕媛;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分析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为1型糖尿病患儿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6年在黑龙江省农恳总医院就诊的4岁~14岁1型糖尿病患儿35例,根据UAER分为正常蛋自尿组(A组)20例,微量蛋自尿组(B组)15例,同时以年龄、性别、身高1:1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HbA lc)、血清TNF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增高,尤其是B组升高更明显(P<0.01),血清TNFα与UAE R、FBG、HbA lc均成正相关。结论: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TNFα与DN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早期筛查DN的指标,抑制血清TNFα表达可能有利于阻止1型糖尿病患儿DN的发生、发展。
2007年04期 No.105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4 ] - 邱璐璐;郑秋萍;宋秋颖;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疗效。方法:翼状胬肉90例(96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42眼)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50例(54眼)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结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联合羊膜移植术后不适症状轻,角膜愈合时间短,随访1aA组复发3眼,B组复发4眼。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均有助于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但两者比较前者术式明显优于后者,是处理翼状胬肉最佳术式。
2007年04期 No.10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1 ] - 李虹;杨宝亮;谷朝辉;
目的: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染色技术)用于妇科宫颈、阴道细胞形态学和微生物形态学的鉴别,为临床医师提供癌瘤、感染症的诊断依据。方法:通过对5015例患者常规进行CTB染色技术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霉菌性阴道炎占13.88%,细菌性阴道病占11.59%,滴虫性阴道炎占8.73%,二重感染占2.07%。结论:CTB染色技术简便、准确,提高了诊断率、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2007年04期 No.10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于金凤;毕蕾;曹丽梅;2007年04期 No.105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7 ]
- 于春艳;董艳丽;
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慢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急、慢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原有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而对照组为55.9%(P<0.05);总胆红素、胆汁酸及谷氨酰转肽酶两组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急、慢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2007年04期 No.10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谢凤杰;陈猛;刘丽;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在妇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泵中,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2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昂丹司琼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别记录病人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血压、HR。结果:术后镇痛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恶心呕吐程度A组也低于B组,A组在整个镇痛过程中血压、HR较平稳,B组出现血压升高,HR增快等现象。结论:昂丹司琼能有效降低术后镇痛过程中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程度,可降低恶心呕吐对血压、HR的影响,提高了镇痛的效果。
2007年04期 No.10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 陆健美;
目的:分析原发性髓内肿瘤的影像特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髓内肿瘤11例,对其M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各种肿瘤的诊断标准。结果:11例中室管膜瘤5例,星型细胞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不同肿瘤的MRI征象各具一定的特征。结论:通过MRI各种征象的综合分析,可以对原发性髓内肿瘤做到正确的定性诊断。
2007年04期 No.10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张林;孙涛;包权;杨伟振;邢健;
目的:分析计算机放射摄影[1](computed radiography,CR)在静脉肾盂造影(IVP)中与普通X线摄影(radiography)的优势对比。方法:对2006-05~2006-08间我院45例普通IVP和48例CR IVP所摄取的患者图像进行对比。普通IVP组采用北京东方500mAX光机,CR IVP组应用GE medical systems centricity-CR系统,分别输出图像。结果:应用CR系统后,CR IVP图像比普通IVP图像得到较大改善,并且对泌尿系统的结石与微小钙化的显示能力明显提高。讨论:CR IVP比普通IVP能提高图像质量,能较好的显示泌尿系统的细微结构和病变,提高了诊断的正确性。
2007年04期 No.10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刘洪文;赵国军;崔大勇;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以手术病理或电子内镜检查结果为最终判断依据,对20例患者进行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探讨该检查手段的检查前准备,扫描参数,三维后处理方式及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双较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的肿瘤显示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程度及各种重建方式对胃癌显示的有效性。结果: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检查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95%,漏诊率为3%,误诊率为2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72%。结论:双层螺旋CT三维成像内镜技术多种重建方式结合原始图像的使用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07年04期 No.10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4 ] - 常建东;张立涛;李彩娟;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超声造影的显像变化规律。方法:10例10个肝血管瘤患者,用SonoVue造影剂经肘静脉快速团注法注入体内,观察病灶回声的增强效应。结果:造影后的肝血管瘤增强效应呈现病灶周边区先显影,逐渐向中央伸延的征象,造影增强长时间持续存在。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血管瘤的准确诊断。
2007年04期 No.105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4 ] - 王汝良;许文雷;
目的:探讨小脑幕、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的CT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幕、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特征。结果:12例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7例,CT表现为内缘平直、外缘弧形或波浪形的带状高密度影;小脑幕硬膜下血肿5例,CT表现为小脑幕区的片状或扇形影2例、新月状高密度影1例;对称或不对称的U或Y形高密度灶2例。本组中误诊5例,其中3例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误诊为正常大脑镰钙化。结论:小脑幕、大脑镰急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多平面重建及复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2007年04期 No.105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4 ] - 蔡胜艳;李强;姜华;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CT在肝结核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结核病的CT资料。结果:9例肝结核患者CT平扫病灶均为低密度影,其中4例患者病灶内可见钙化,"粉末状"钙化是其特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平衡期病灶有不同形式的轻微强化。结论:肝结核CT的表现虽无特异性,但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和CT表现,多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2007年04期 No.10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3 ] - 朱敏;李海涛;孙涛;张伟;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CT与MRI的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CT、MRI检查,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AVM病例,分析CT、MRI表现,并加以总结。结果:AVM的CT平扫表现为混杂密度、高密度、和低密度,经增强扫描后,可见点、条状血管强化影,亦可显示粗大引流血管。在MRI检查中,异常的血液流空征象为直接征象,脑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萎缩、铁环征等均为间接征象。结论:CT与MRI对AVM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07年04期 No.105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1 ] - 黄永存;孙立群;
目的:了解该地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支原体试剂盒,对846例临床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分析。结果:846例支原体培养标本中;阳性率29.20%(247/846),男性阳性率29.84%(168/563);女性阳性率27.92%(79/283),男女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药物敏感性以中高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结论:支原体在本地区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32.5%)[1],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进行治疗前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是非常必要的。
2007年04期 No.105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0 ] - 张海鹰;邱运梅;金艳玲;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一次性治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4 a来治疗的112例高位肛周脓肿病例,47例行保留皮桥切开根治术为治疗组,65例切开挂线术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49%(43/47),对照组治愈率73..85%(48/65),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皮桥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治愈率高,是治疗肛周脓肿有效方法。
2007年04期 No.10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29 ] - 姜蕾;富宏然;
为了观察年龄对凝血系统的影响,通过对3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凝血指标的测定,并就年龄对骨科术后凝血状态予以分析。手术后患者存在利于血栓形成的倾向,老年术后患者组凝血指标更高于青年患者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术后患者组PT、APTT更较青年术后患者缩短,FIB含量增高,提示老年术后患者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比青年术后患者更为显著。
2007年04期 No.10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5 ] - 付和春;朱光亚;
探讨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方法、药物,并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必要依据。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剂的研究和发展,溶栓治疗已经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特别对中、重度神经障碍的病人疗效尤为显著。随着医学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已经研发出更先进的新型溶栓药物,如国外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重组尿激酶原(rpro-UK)等进行的脑梗溶栓治疗的大规模临床实验,都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2007年04期 No.10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5 ]
- 张茗;
基于强迫障碍在医学生心理障碍中高居首位的事实,本文分析了医学生强迫障碍发生的心理社会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希望能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2007年04期 No.10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张殿君;赫英娟;耿艳萌;苏俊鹏;
目的:探讨团体生涯辅导技术对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改善的作用。方法:医学院校不同专业一、二年级学生40人。其中,研究组20人,对照组20人。研究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团体生涯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应用SCL-90干预前后对被试统一进行测试,然后再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干预前后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惧、偏执6个因子分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团体生涯辅导技术对于提高医学院校一、二年级学生的适应能力、缓解紧张焦虑水平、促进学生自信交往有显著的效果。对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行且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007年04期 No.105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6 ] - 何畏;
生物界存在着周期不同的节律,其中,近日节律使有机体能适应每日外界环境如光照,温度,社会活动等的变化,使机体生命代谢中生理、生化、社会行为等功能活动之间能协调一致地进行。生物的另一个具有明显节律的生命现象就是细胞周期。了解肿瘤细胞以及正常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生长代谢的节律性对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近日节律可通过调控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这表明人体和癌症之间的平衡存在着日,月或季节的节律性变化。了解和承认这些日,月或季节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诊断,更安全,更有效地治疗人类癌症。
2007年04期 No.105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0 ] - 赵西彪;杨欢利;于钦秀;丁家桐;
随着环境污染因素的增多,雄性动物生殖能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方法是解决雄性因素不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就ICSI注射的射出的精子、附睾精子、睾丸精子及精细胞的研究进行综述。
2007年04期 No.105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5 ] - 徐丽;
近年来研究显示人参皂甙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增强学习记忆,抗衰老、抗氧化、抗凋亡及抗兴奋性毒性作用。本文对人参皂甙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更确切的理论依据。
2007年04期 No.10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65 ] - 屠其雷;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是脊柱疾病中研究最多的课题,也是疼痛科最常遇到的临床问题。临床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对于多数LDH患者是首选方式,本文就目前非手术治疗LDH的各种常用方法进行综述。
2007年04期 No.105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2 ] - 冯华;任春慧;王凤爽;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但HBV感染是引起HCC的重要因素之一,而HBX又是HBV复制和扩散所必须的基因。在肝细胞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X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在HCC的发生中参与了多条途径。DNA甲基化也是目前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特别是抑癌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肝细胞癌的诊断、疗效、预后判断及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HBX及HCC相关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HCC发生中的几种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2007年04期 No.105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杨国宏;穆寅东;刘志新;金华;
卵巢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及其他一些方法,近些年在治疗方法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有关卵巢癌治疗方面的一些进展。
2007年04期 No.105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9 ] - 孔婷婷;高健;冯浩;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在声门以下的气管区重建新的呼吸通道的急救手术。由原来万不得已时采用的急救方法,发展成耳鼻咽喉科,神经内外科,急诊科,儿科,普外科等抢救重危病人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就几种常用的手术方法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2007年04期 No.105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孙晓冬;胡静;徐晓焱;
青光眼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不同因素所致青光眼视功能障碍多表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损伤及丢失。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组织中固有的神经胶质细胞,其形态特殊,生理功能复杂。在众多的针对不同的RGC损伤机制的保护作用中,探索Müller细胞的功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2007年04期 No.10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