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肥大细胞分布

    郭素芬;孙平;安锦丹;颜彬;展涛;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方法:将42例经尸检后获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和10例尸检正常冠状动脉标本进行抗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正常内膜、斑块帽区、核心区、肩区肥大细胞密度(细胞数/视野)分别为(1.2±1.7)、(2.6±2.1)、(3.1±2.4)、(7.2±3.9),斑块肩区肥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结论:肥大细胞参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并通过释放类胰蛋白酶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2007年05期 No.10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9 ]
  • 翻白草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郭新民;王桂云;董琦;

    目的:观察翻白草水提液(HPD)对高脂膳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2-DM)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肾周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建立2-DM大鼠模型,将2-DM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水)和三个HPD组(3g/kg、6g/kg、12g/kg),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灌胃8周后,空腹取材,RT—PCR法检测肾周白色脂肪组织脂联素(adiponection)基因mRNA水平,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t index,IRI)。结果:与2-DM模型组比较,HPD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升高2-DM大鼠肾周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降低IRI。结论:翻白草水提液可增加2-DM大鼠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

    2007年05期 No.106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8 ]
  • CD40配体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金在顺;金秀东;寺本典弘;李志强;安锦丹;曹永;吉野正;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表达CD5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以中等大小B细胞侵入外套层为特征。CD40L与CD40间的相互作用对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阶段的B细胞,CD40L的刺激可产生抑制或诱导分化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利用SP49和SP53这两个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对CD40L反应作了研究。与表达CD40L的鼠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BrdU结合的SP49及SP53细胞减少了1/2~1/3,而BrdU结合的对照细胞系(包括Ramos,BJAB and BALL-1)无反应或增加。抗CD40L抗体在0~20 ng/ml时能封闭CD40L对SP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提示CD40L在活体内可能对MCL增殖有抑制作用。

    2007年05期 No.10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黄芪多糖与顺铂联合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刘桂莲;张承玉;徐秋玲;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黄芪多糖和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黄芪多糖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应用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用黄芪多糖、顺铂组。结论:黄芪多糖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效果强于单独用药组。

    2007年05期 No.106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0 ]
  • 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喉癌淋巴管的观察

    王莹;李文媛;李明秋;冯克俭;

    目的:观察喉癌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特征,为探讨喉癌淋巴转移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5′-Nase-ALP)观察。结果:喉癌中央区未见淋巴管,癌周区淋巴管数量较正常区明显增多。结论:喉癌淋巴管的分布及形态的改变与肿瘤细胞经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2007年05期 No.106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血府逐瘀汤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韩彦龙;宋洁;徐晓焱;

    目的:为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从IL-2、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了桂枝茯苓丸对荷瘤小鼠异常免疫功能状态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抑瘤率达41.95%,能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生命延长率为42.3%;血府逐瘀汤促进免疫功能低下的荷瘤机体的IL-2、TNF-α分泌,提高了荷瘤小鼠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具有提高荷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2007年05期 No.106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11 ]
  • 木耳多糖与斑块中MMP-2作用的研究

    孙立新;刘贵波;成永霞;李志强;

    目的:观察木耳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MP-2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木耳多糖缓解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①空白对照组(正常组)8只,每天喂普通饲料;②阳性对照组(模型组)16只,每天给普通饲料+1g胆固醇+15%猪油③实验组(预防组)16只,每天给普通饲料+1g胆固醇+1g多糖+15%猪油。16周末所有实验用兔麻醉处死,各组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观察,包括大体形态学观察、光镜观察。通过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电镜对斑块内的病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预防组与模型组对照结果显示,MMP-13与MMP-2在预防组中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Masson特殊染色可见预防组中的胶原纤维增生较模型组少。结论:木耳多糖降低斑块中MMP-2,进一步说明其消退斑块的作用。木耳多糖能够降低胶原纤维的生成,说明其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还可能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从而抑制AS的发生发展。

    2007年05期 No.106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0 ]
  • 黄芪多糖对2-DM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刘洪凤;郭新民;王桂云;冯芹喜;包海花;崔荣军;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des,APS)对2型糖尿病(2-Diabetes;2-DM)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喂以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DM胰岛素抵抗模型对照组、黄芪多糖大剂量(800mg/kg/d)治疗组、黄芪多糖中剂量(400mg/kg/d)治疗组、黄芪多糖小剂量(200mg/kg/d)治疗组。检测了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固醇(CH)、的含量。结果:1、黄芪多糖能够显著降低2-DM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糖。2、黄芪多糖能显著降低2-DM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TG、CH、LDL含量,同时显著升高血清HDL含量。结论:黄芪多糖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和改善体内脂代谢紊乱。

    2007年05期 No.10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27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306 ]
  • 四君子汤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调整作用及机制研究

    鞠宝玲;宋宝辉;唐小云;毛丽珍;海艳杰;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调整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林可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应用四君子汤水提液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阳性对照及自然恢复组,于给药6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道菌群、血中乙酸含量及肠内容物pH值检测。结果:林可霉素灌胃3d后,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显著下降,血中乙酸含量降低,肠内容物pH值升高。持续6d治疗后,上述菌量明显上升,血中乙酸含量增高且肠内容物pH值下降。结论:四君子汤能促进正常菌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正常菌群代谢产物乙酸含量增加有关。

    2007年05期 No.10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241 ]
  •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活性氧及内皮素的影响

    徐秋玲;孙卫;刘桂莲;念红;李丽;郑学芝;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活性氧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C),糖尿病组(DM组)和银杏叶(EGb)治疗组.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加高脂高糖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治疗组同时给予银杏叶提取物(EGb)10周后,取双侧睾丸和附睾组织检测组织中MDA含量、内皮素(ET)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SOD、GSH-Px活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DA含量和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SOD、GSH-Px活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DA含量和ET含量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糖尿病活性氧(ROS)和ET含量增多,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睾丸、附睾细胞损伤,导致睾丸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性与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而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MDA、ET的含量对糖尿病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损伤,增强SOD、GSH-Px活性,可见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2007年05期 No.10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9 ]
  • Nucleostemin特异性RNA干扰联合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胡静;郑学芝;袁晓环;蔡子微;

    目的:研究Nucleostemin特异性RNA干扰(RNAi)联合4种化疗药物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1.用NS特异性RNAi表达载体转染Eca-109细胞。2.实验分组:分为silencer组(S组)、normal组(N组)、单纯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S组为转染NS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的Eca-109细胞;N组为正常Eca-109细胞;单纯用药组为单纯应用4种化疗药物作用于Eca-109细胞;联合用药组为转染NS特异性RNAi表达载体分别联合4种化疗药物作用于Eca-109细胞。3.利用细胞计数法、镜下细胞形态学观察和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各组增殖速率明显低于单纯用药各组,而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用药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4种化疗药物与NS特异性RNAi联合对Eca-109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

    2007年05期 No.10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0 ]
  • 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27表达的关系

    王香江;林镇飙;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2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Survivin和P27在54例胃癌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27基因的阳性表达与其在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织中P27基因的阳性表达较正常胃组织显著性降低,而Survivin阳性表达较正常胃组织显著性升高;P27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性别、年龄无关(P>0.05);Survivin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临床分期、性别、年龄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P27基因之间表达的吻合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和P27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007年05期 No.10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临床医学

  • 糖网明抗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组织Bax表达的研究

    袁超睿;高昕媛;匡洪宇;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ax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组织中的表达及糖网明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四氧嘧啶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糖网明治疗组,180d后处死大鼠,制备视网膜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糖尿病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Bax基因的蛋白阳性反应增强,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升高,糖网明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这些改变明显较轻。结论:糖网明可抑制凋亡相关基因Bax的表达,抗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007年05期 No.10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9 ]
  • 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非酶糖基化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杨骄霞;张杰;杨旭东;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和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组。12周末应用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应用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乳胶免疫聚集抑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SOD下降,血清MDA以及心肌组织中AGEs含量和心脏质量指数均升高。而EGb组血清SOD升高,血清MDA以及心肌组织中AGEs含量和心脏质量指数均较糖尿病组下降。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非酶糖基化和氧化应激反应。

    2007年05期 No.10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7 ]
  • 舍曲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

    苏伟;朱毅平;那万秋;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抑郁症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有抑郁症状的诊断为AD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舍曲林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于治疗前和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与阿米替林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舍曲林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舍曲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的抑郁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2007年05期 No.10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0 ]
  • TCD在大脑中动脉闭塞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袁丰莲;

    目的:探讨TCD在大脑中动脉闭塞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1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例)和对照组(7例),治疗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的同时开始低强度TCD监测并且持续2h,对照组单用rt-PA,接受安慰剂检测。2组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及出血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能促进溶栓,而持续性TCD检测,它能增加rt-PA诱导动脉再通而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2007年05期 No.10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外伤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李旭;王建庆;陈敢;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4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梗塞面积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出现脑梗塞的病人根据梗塞面积及颅内压情况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6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并发外伤性脑梗塞,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一定死亡率,主要治疗方法应该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2007年05期 No.106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6 ]

经验交流

  • 当归对脾虚小鼠血清中TXB_2和6-Keto-PGF_(1α)影响

    马山;关志鹏;

    目的:研究当归对脾虚小鼠血清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探讨当归治疗脾虚的机制。方法:用大黄复制脾虚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当归能明显降低血清TXB2,提高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下降,与脾虚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当归能调节脾虚小鼠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及其比值,从而改善肠粘膜血液循环,起到治疗脾虚的作用。

    2007年05期 No.106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53 ]
  • 左卡尼汀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76例临床观察

    李雪峰;乔智力;梁宇;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的疗效,评价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DCM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用左卡尼汀1.5g,1次/d静点,同时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14d。对照组采用一般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后对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7%,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p<0.05)。随访第6个月时,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能显著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病人生存率。

    2007年05期 No.106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林洪彬;李作武;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致的心衰标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5%和7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室舒张早晚期最大血流速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2007年05期 No.10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1 ]
  • 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分析

    孟素华;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方法上,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1mL,1次/2d,3个月一疗程。观察显效率及激素用药时间和胸膜肥厚程度发生率。结果:并用组显效率、胸膜肥厚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素用药时间缩短。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肯定,应用安全。

    2007年05期 No.10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刘伦翠;卢林;高俊英;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病人及时应用卡维地洛的疗效。方法:41例老年人慢性心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观察心功能,心率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卡维地洛明显改善慢性心衰病人的心功能,达到逆转、延缓,慢性心衰进展的目的。

    2007年05期 No.10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高龄男性患者膀胱结石18例报告

    邵思霖;

    为了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高龄男性患者膀胱结石的规律,对18例高龄男性患者膀胱结石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碎石后经B超复查,1周内结石完全排尽者11例,占61%;1月内排尽者5例,占27%;超过1月排尽者2例,占12%。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膀胱结石安全可靠,治愈率高,是较理想的方法。

    2007年05期 No.10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7 ]
  • 特比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临床分析

    刘晓岩;张武军;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6例特比萘芬乳膏,每日早、晚各1次涂于患处;对照组24例硝酸咪康唑乳膏每日早、晚各1次涂于患处;连续用药4周;结果:两组的临床治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在治疗1周及4周时两药临床疗效比较,X2检验P值均>0.05,无明显差别,但在治疗2周时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P值<0.01,特比萘芬乳膏组临床治愈率高于硝酸咪康唑组,而两组真菌清除率无明显差别;结论:特比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临床起效比较快,并且在外用期间观察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治疗顺从性较好。

    2007年05期 No.10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H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李丹红;代英波;杜俊英;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小剂量HA方案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1例。结果:21例患者经此方案化疗后,10例达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6.6%。结论:此预激方案可作为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尤其是骨髓低增生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2007年05期 No.106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中药复方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高俊英;张宇;卢林;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小儿腹泻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60例,给予加味葛根芩连汤口服加直肠给药;对照组48例,给予乳酶生、黄连素、抗生素及输液等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可靠。

    2007年05期 No.106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3 ]
  • 腹腔镜手术辅予小剂量氨甲喋呤局部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张琴;万朝霞;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辅予小剂量氨甲喋呤局部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成功率及患侧输卵管的复通率。方法:5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手术辅予MTX10?妊娠局部注射治疗;观察组28例,单次肌肉注射MTX50?/?,治疗后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和一般情况,定时行血B-HCG测量,观察其下降水平,对照组另行B超监测包块大小。结果:观察组30例均治疗成功,且无一例发生PEP,治疗成功率100%,患侧输卵管复通率96%;对照组治疗成功率78.57%,复通率72.22%。两组成功率及复通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或一侧输卵管已经切除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辅予小剂量MTX妊娠局部注射,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7年05期 No.106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9 ]
  • 经典式子宫全切术与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比较

    高松;栾小红;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式优点并与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比较。方法:对56例妇科患者实施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对32例行经典式子宫全切术。对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典式子宫全切术使盆底结构变化大、阴道短缩、手术副损伤大。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发率低等优点,并可避免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优于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有推广价值。

    2007年05期 No.10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B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周围型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王碧瑛;黄志华;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周围型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实时B超显像引导下,应用BARD弹射式活检枪及18G切割式活检针,对39例肺部周围型病变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39例一次穿刺成功,一次取材阳性率100%,明确诊断38例,诊断阳性率99.44%;并发症5例,均为咯血,并发症发生率12.82%。结论:该穿刺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廉价,定位准确,成功率高,诊断迅速,对肺内占位尤其是周围型病变的定性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2007年05期 No.106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3 ]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邹辉;董杰;刘春凤;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方法:甲状腺癌16例,均经病理证实,将其超声表现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甲状腺癌边缘欠光整,晕环不完整,部分结节内可见钙化。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但有时对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难以分辩。

    2007年05期 No.10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4 ]
  • 胃肠钡餐和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价值分析

    孟庆玉;

    目的:探讨胃肠钡餐及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技术要求和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1例小肠恶性肿瘤作回顾性分析,其中17例作胃肠钡餐检查,9例作CT检查。结果:钡餐检查正常表现1例,误诊2例,确诊14例,准确率82%。CT检查误诊1例,确诊8例,准确率88%。结论:对临床怀疑有小肠病变者应首选胃肠钡餐检查,钡餐检查发现肿瘤者再选择内窥镜及CT检查。CT检查对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有很大帮助。

    2007年05期 No.10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6 ]
  • CT仿真结肠镜的临床应用

    沈春林;

    目的:探讨CT仿真结肠镜(CTvirtual colonoscopy,CTVC)对结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56例患者行结直肠螺旋CT检查,并进行工作站后处理,分别获得结直肠的CTVC、SSD、VR及多平面成像等二、三维图像,并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9例,多发性息肉3例;结直肠癌30例。结论:CT仿真结肠镜(CTvirtual colonoscopy,CTVC)的临床应用满意度高。

    2007年05期 No.106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彩色超声高频探头检测乳腺肿块265例分析

    陈秀英;梁衍武;

    为了观察彩色超声高频探头对乳腺肿块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对263例疑似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分析,误诊7例,占3%,诊断符合率97%,彩色超声频探头检测乳腺肿块无损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07年05期 No.10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颈间盘突出前入路手术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陈猛;王建民;温立勇;刘永梁;

    目的:探讨颈间盘突出前入路手术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颈椎间盘突出前入路单开门髓核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瑞芬太尼组,Ⅱ组为芬太尼组,Ⅲ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麻醉,不加中枢性镇痛药。结果:Ⅰ组与Ⅱ组患者的疼痛及痛反应引起的血压变化与Ⅲ组比较,Ⅲ组收缩压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Ⅰ组与Ⅱ组患者的疼痛及痛反应引起的心率增快与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Ⅰ组中有1例心率减慢,但与与Ⅱ、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呼吸抑制。VRS评分Ⅰ、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Ⅲ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局麻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颈椎间盘突出前入路手术安全、镇痛效果好、可控性强、又能保持循环的稳定、减少应激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2007年05期 No.10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2 ]
  • 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董兆鹏;赵伟;胡宇;曹永军;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90例经腹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分别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格拉司琼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Ⅰ组术后镇痛泵镇痛液中加入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5mg,Ⅱ组镇痛泵镇痛液中加入格拉司琼3mg。结果:Ⅰ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略低于Ⅱ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2007年05期 No.10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2 ]
  • 下颌骨部分切除后的即刻修复

    柳晓莉;柳家志;张社滨;马全利;

    目的:为了观察和了解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后即刻自体肋骨移植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本组7例病人的手术及术后6个月~2 a的随访和X光片复查。结果:除了移植骨有一定程度的萎缩外,移植7例全部成功。结论: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后即刻自体肋骨移植是较可靠的简洁的术式之一。

    2007年05期 No.106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综述与讲座

  • 嘌呤及其受体在内分泌学中的研究进展

    郭长秀;赵立峰;连续;

    细胞外的嘌呤(腺苷、一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和三磷酸腺苷),是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特定的细胞表面受体发挥着它们的作用。此外,嘌呤及其受体还作为潜在的药物对象。这些研究进展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嘌呤在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2007年05期 No.106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4 ]
  • 前列腺小体最新研究进展

    关会林;

    自从发现前列腺小体以来,人们对其形态结构、生化特性、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它在人类生殖和肿瘤发生等方面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现就前列腺小体的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2007年05期 No.106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0 ]
  • 解颅的证治规律初探

    曹艳丽;

    本文拟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及统计学方法,对历代治疗解颅(西医称先天或后天性脑积水)的方剂进行研究,分析各个历史时期解颅的证治规律和特点,从整体上对本病的证、治、方、药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今后的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较有价值的药物和方剂,从而为有效防治解颅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并为临床开发新药奠定理论基础。

    2007年05期 No.106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肿瘤的基因治疗

    刘宾娜;

    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失调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对癌基因的认识不断深入,肿瘤的基因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基因治疗领域已显示出一定的前景,但仍面临严重问题。

    2007年05期 No.106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5 ]
  •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李思瓯;连续;

    代谢综合征是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作为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正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病因中,超重或肥胖与MS的关系尤为密切,是MS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

    2007年05期 No.106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8 ]
  • 实验动物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传播与预防

    董琦;

    实验动物型流行性出血热(HFRS)是一种严重危害实验人员健康的病毒性疾病。该病发病急.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流行区域广,是日前我国危去较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可以感染实验动物造成实验室感染,再传播动物实验人员。本文将HFRS的感染实验室感染、传播途径与预防作一综述,以提高动物实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2007年05期 No.106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5 ]

技术与方法

短篇报道

护理医学

高教研究与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