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论著

  • pre-miR-196a2(rs11614913)、pre-miR-146a(rs291016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刁吉东;姜玉新;赵蓓蓓;李娜;陆维;李朝品;

    目的:探讨pre-miR-196a2(rs11614913)和pre-miR-146a(rs2910164)的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自皖南地区的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591例及健康对照者621例,采用PCR及飞行时间质谱分型法(MALDI-TOF MS)分析比较两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两组pre-miR-1962(rs11614913)位点等位基因T和C的分布相比,χ2=12.785,p<0.01,TT、TC、CC基因型分布相比,χ2=13.446,p<0.01;相对于TT基因型,CC、CT、TC+CC基因型的OR(95%CI)分别为1.647(p<0.01)、1.500(p<0.01)和1.542(p<0.01),表明该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增加支气管哮喘的危险性。两组pre-miR-146a(rs2910164)位点等位基因G和C的分布相比,χ2=15.766,p<0.01,CC、CG、GG基因型分布相比,χ2=58.545,p<0.01;相对于GG基因型,CC、CG、CC+CG基因型的OR(95%CI)分别为2.175(p<0.01)、3.283(p<0.01)和2.755(p<0.01),表明该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增加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危险性。结论:pre-miR-196a T/C(rs11614913)和pre-miR-146a G/C(rs2910164)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相关性。

    2015年01期 v.36;No.14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血清MIF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

    关红军;孟丽莉;蒋雪庆;韩旭;王铁婷;刘怀远;李晓霞;

    目的:综合评价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分别以"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脑卒中、脑血管病、脑梗死、脑栓塞"其中之一结合以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以"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或"MIF"与"Stroke"、"Cerebrovascular Disease"、"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Embolism"其中之一结合检索Medline、Pubmed等外文数据库,收集2014年11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体效应检验Z=0.20,P=0.84,均数差(SMD)为0.05,95%CI:-0.45~-0.56。I 2>50%,按颈部动脉硬化有无及病程进展进行亚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AS亚组均数差(SMD)为0.71,95%CI:0.41~1.00,提示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进展亚组均数差(SMD)为-0.65,95%CI:-0.98~-0.33,提示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降低可能影响IS的严重程度。结论: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和病情变化的血清标记物之一。

    2015年01期 v.36;No.14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苦参碱与西药普萘洛尔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疗效的对比研究

    连红强;徐志伟;郭海凤;郝艳坤;

    目的:研究中药苦参碱与西药普萘洛尔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疗效的对比。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普萘洛尔5mg/kg剂量组、普萘洛尔20mg/kg剂量组、苦参碱5mg/kg剂量组、苦参碱20mg/kg剂量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药物组于术前8小时及术后每日连续灌胃给药,分别于心肌梗死后2天和30天观察Ⅱ导联心电图并分别进行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来确定心肌梗死的损伤程度。结果:各剂量组通过与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对比,得出普萘洛尔5mg/kg剂量组、普萘洛尔20mg/kg剂量组及苦参碱5mg/kg剂量组、苦参碱20mg/kg剂量组都能降低结扎冠脉后ST段上移、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CK和LDH活性,通过2天的数据对比表明普萘洛尔5mg/kg剂量组、普萘洛尔20mg/kg剂量组降低ST段及CK和LDH效果显著(p<0.05);通过30天数据对比表明苦参碱5mg/kg剂量组、苦参碱20mg/kg剂量组降低心电图ST段及CK和LDH效果显著(p<0.05),通过同一药物不同剂量组对比,表明高剂量组作用效果更显著。结论:1.普萘洛尔、苦参碱具有不同程度抗心肌梗死作用;2.抗心肌梗死药物普萘洛尔、苦参碱短期和长期应用心肌缺血后损伤的保护作用各不相同,短期心肌梗死后,普萘洛尔效果较好,长期心肌梗死后,苦参碱对心脏的保护疗效比普萘洛尔要明显;3.通过数据比较,我们认为抗心肌梗死药物的长期应用中,中药苦参碱更适合临床应用。

    2015年01期 v.36;No.14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标记用NaYF_4:Yb~(3+),Er_(3+)荧光探针的紫外上转换发光

    王倩;张国海;张静;李岩;吕强;

    目的:开发980 nm激发紫外上转换发光的纳米粒子。方法:采用热解法合成Na YF4:Yb3+,Er3+;通过TEM、XRD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的表征,研究紫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结果:Na YF4:Yb3+,Er3+纳米材料可产生波长为321、380和410 nm的紫外上转换发光。结论:980 nm二极管激光器可激发Na YF4:Yb3+,Er3+纳米粒子产生紫外上转换发光。

    2015年01期 v.36;No.14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足部反射疗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病变的影响

    崔荣军;王春波;侯广玉;朱雁飞;高山;王桂云;

    目的:观察足部反射疗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早期病变的影响。方法:采取高热量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足疗组、正常组;8周后,检测空腹胰岛素、肾质量/体质量值、24h尿白蛋白、2微球蛋白、肌酐清除率等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胰岛素、肾质量/体质量、24h尿白蛋白、24h尿2微球蛋白、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1);足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体质量/肾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值均降低(P<0.05)。结论:足部反射疗法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早期尿白蛋白、2-微球蛋白在尿中的排泄,降低尿肌酐清除率,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肾质量/体质量值无作用。

    2015年01期 v.36;No.14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七提取液对SMMC-7721细胞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周彬;王淑秋;

    目的:研究三七提取液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及对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三七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抑制率;以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及Bax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三七提取液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相关性。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三七提取液作用后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二者的变化趋势均呈一定的时间依赖关系。结论:三七提取液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的表达及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2015年01期 v.36;No.14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绞股蓝与普罗布考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

    姜羌美;万珊珊;郎志芳;

    目的:观察绞股蓝与普罗布考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组、绞股蓝组、普罗布考组、绞股蓝与普罗布考联合用药组;给药6周后,取各组大鼠的静脉血,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TNF-α血清IL-1和IL-6。结果:在比较各组的炎性因子IL-6、IL-1、TNF-α、CRP的水平时,普罗布考组、绞股蓝组和普罗布考与绞股蓝联合用药组的IL-6、IL-1、TNF-α和CRP水平,均比模型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与普罗布考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绞股蓝与普罗布考联合用药对于降低TNF-α、IL-1、IL-6、CRP的水平效果更好。

    2015年01期 v.36;No.14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临床医学论著

  • MMP-2/TIMP-2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高希涛;周军;毕铁强;李淑琴;王培顺;

    目的:探讨MMP-2/TI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研究MMP-2/TIMP-2在20例正常乳腺组织、40例导管内癌、8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并分析二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受累数目、肿瘤大小(体积)、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激素受体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MMP-2/TIMP-2的平均灰度的比值在正常乳腺组织、原位癌、浸润癌中分别为0.96±0.168、0.61±0.064、0.40±0.081,t检验结果显示:MMP-2/TIMP-2的平均灰度比值在正常组与原位癌组、浸润癌组与原位癌原位癌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两者P<0.01),在原位癌、浸润癌中与预后均存在相关性。结论:MMP-2/TIMP-2在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原位癌)开始发挥作用,并一直持续到浸润癌阶段,而且与乳腺癌的转移、术后生存状况有关,故可以独立的预后参考指标。

    2015年01期 v.36;No.148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妇科体检数据多角度分析

    卢秀艳;

    目的:探讨妇科体检数据新的分析方法,了解女性单体患单一疾病,同时患多种妇科病症的现状及规律,同时了解患多种妇科疾病的疾病组合规律,为能够进行有针对性开展妇科检查及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自制量表对1028名大学女教工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划分,分别统计了同一个体单一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患有2种不同组合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患有3种不同组合疾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分析表明,该样本41~50岁年龄段是同时患多种妇科疾病的高发时段,其中患有单一疾病与同时患有两种疾病比例接近。随着年龄增大大部分个体的疾病逐渐消失。子宫肌瘤及宫颈囊肿是个体同时所患疾病最多的一种组合。结论:在40~50岁年龄段同时患两种疾病人数与患一种疾病人数几乎相同。子宫肌瘤+宫颈囊肿可能具有相同的诱发因素,与年龄引起的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囊肿组合比较高,是由于生理变化及外界原因共同作用结果。子宫肌瘤+宫颈囊肿+盆腔积液三种并发病最高,是妇科疾病的相互影响直接导致的结果。

    2015年01期 v.36;No.148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用鼻喷激素联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应用

    李昌海;邓正凤;邓友华;彭炬华;伍丽飞;

    目的:研究外用鼻喷激素联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4~2014-12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变应性鼻炎患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外用鼻喷激素联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对比鼻分泌物、喷嚏、鼻粘膜消肿等症状减少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喷嚏减少、鼻分泌物减少、鼻粘膜消肿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鼻喷激素联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2015年01期 v.36;No.14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

    马艳芳;

    目的:研究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4-09间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家用甘露醇及小剂量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发展为危重病例数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惊跳或抖动消失时间为(2.89±0.56)d、(1.32±0.41)d、(1.70±0.9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1±0.33)d、(1.94±0.71)d、(2.53±0.85)d(P<0.05)。观察组危重病例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为1.25%、(6.41±1.95)d,对照组分别为12.50%、(7.58±3.43)d。观察组危重病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用于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少危重病例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2015年01期 v.36;No.14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人类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

    史嘉翊;高晓虹;邓代千;王斌艳;宋洁;

    目的:对2种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建立一种本实验室有效的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常规试剂盒和本实验室设计的2种外周血液DNA提取法。结果:本实验室使用的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与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的纯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本实验室使用的外周血液DNA提取方法简便、有效、经济,满足于基因组的研究。

    2015年01期 v.36;No.14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醒久泡腾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田崇梅;王磊;李晓双;邹辉;高静;黄康;梁启超;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醒久泡腾片中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液相色谱柱为Microsorb-MV 100-5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葛根素在5.65~113.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7%,RSD 0.3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能有效地测量该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

    2015年01期 v.36;No.14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芦竹根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张维喜;梁启超;高长久;张鸿飞;史春田;李文超;

    目的:建立一种鉴别芦竹根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芦竹根药材提取液进行鉴别。结果:芦竹根药材薄层色谱图中,生物碱类成分斑点圆整、清晰、分离度好。结论:所建方法耐用性好,为芦竹根药材的定性鉴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2015年01期 v.36;No.14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硫酸化茯苓多糖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别

    姜辉;杨生玉;

    目的: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别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方法:利用肝素、低分子肝素、茯苓多糖和硫酸化茯苓多糖之间电荷密度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异,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根据各组分迁移率的不同,可对其明显区分。结论:该法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茯苓多糖及硫酸化茯苓多糖的鉴别。

    2015年01期 v.36;No.14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王改玲;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10~2014-01在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根据冠脉斑块狭窄,分为轻、中、重度组;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斑块情况。比较各组间IMT以及斑块发生情况。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率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显著相关性。颈动脉IMT值得检查以及斑块率可以预测冠心病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2015年01期 v.36;No.14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的疗效比较

    朱大海;张晋杰;周晖;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54),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术后下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总分为91.7±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与内固定术比较,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的优势,但是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的优点,对基础情况可、复位情况良好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可选用内固定术治疗。

    2015年01期 v.36;No.14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宫腔镜治疗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预后分析

    张晶;李雪梅;

    目的:针对宫腔镜治疗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的升值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04~2014-04期间,我院收治的因宫腔因素造成的不孕不育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宫腔镜检查,确定造成不孕不育的宫腔因素,明确因素之后,实施宫腔镜治疗,对不孕不育患者治疗后的生殖预后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确诊造成不孕不育的宫腔因素有:子宫内膜息肉、息肉样增生、宫腔粘连、子宫纵膈、子宫贴膜下肌瘤、内膜结核,分别所占的比例为27.50%、28.75%、25.00%、10.00%、5.00%、3.75%。经宫腔镜治疗后,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50%、6.25%、5.00%、3.75%、1.25%、1.25%。子宫内膜息肉、息肉样增生、宫腔粘连所占的比例宫腔镜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有60例不孕不育患者获得妊娠。结论:在宫腔因素造成的不孕不育患者治疗中,实施宫腔镜治疗,可以帮助确定患者不孕不育的宫腔因素,辅助患者的治疗,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质量,所以可以将宫腔镜治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2015年01期 v.36;No.14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定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监测正常妊娠胎盘血流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

    冯胜武;

    目的:评价定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正常妊娠胎盘血流灌注监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在受限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总结滋养细胞凋亡与胎盘血流灌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01~2014-07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26例孕28周~40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为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56例孕妇胎儿生长受限,作为研究组,两组孕妇均接受定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妊娠胎盘血流灌注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另辅助采用Tunnel法测定两组孕妇胎盘组织凋亡率,详细记录统计值。结果:研究组孕妇VI值为(4.001±1.670)%,FI为(32.461±5.127)%,VFI为(1.468±0.68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胎盘组织CHOP/GADD153阳性38例,阳性率为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3%(P<0.05);研究组细胞凋亡率为(37.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1.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定量三维超声检测,可为胎儿生长受限的判定提供量化指标,为其病因探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率,促进胎儿健康成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意义。

    2015年01期 v.36;No.148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分析

    吕义贵;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01~2012-01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且病例资料完整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278例,对其治疗结局及外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治愈239例,死亡2例,中途放弃治疗或转院36例,离院后死亡16例,总死亡率为6.47%。术后切口感染38例,胆瘘6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确诊后,如具备明确的手术指征,应积极做好急诊术前准备,抓紧手术时机,术前积极纠正不利手术的伴随症状,尽早手术治疗,这样可有效减少手术中合并症的出现,降低手术风险及死亡率。

    2015年01期 v.36;No.14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敛肝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孙士梅;

    目的:观察中药敛肝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敛肝法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9%,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分别为50.0%、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敛肝法为主的中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36;No.14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胆道超声造影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引流效果判断

    万晓峻;吴宏安;张红;

    目的:探讨经胆道超声造影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引流效果判断。方法:我院2011-02~2014-03间消化内科收治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60例,按所选择的检查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X线下碘油造影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IB-CEUS)进行检查。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肝内各级胆管、肝外胆管、肠管、胆囊和引流管的显影效果;比较两组引流前后总胆红素(TBiL),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肝外胆管、肠管、胆囊、引流管及肝内一、二级胆管分支数的显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内三级胆管分支数的显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学指标相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胆道成像技术,其显像效果与X线胆道造影接近,对机体的影响更小,可作为X线胆道造影的一种重要替代方法。

    2015年01期 v.36;No.14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林海波;卓晓;何爱群;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华新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08~2014-08间随机抽取本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2型DM患者200例进行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患者年龄30岁~85岁。结果:2型DM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方程是:Logit(P)=2.437X1+2.414X2+1.103X3+0.694X4+1.010X5+1.099X6+1.086X7+1.502X8+1.613X9-5.029。其中X1~X9分别代表性别、病程、2型DM视网膜病变家族史、Hb A1c、血沉异常、胆固醇异常、收缩压异常、舒张压异常和体重指数异常。结论:深圳市龙华新区2型DM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尤与性别、病程、2型DM视网膜病变家族史、Hb A1c、血沉异常、胆固醇异常、收缩压异常、舒张压异常和体重指数异常相关。

    2015年01期 v.36;No.148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张晓华;张淑华;陈海燕;

    目的:研究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TRAB+Phaco+IOL治疗,观察组采用ECP+Phaco+IOL手术治疗。以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变化作为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眼压由25.8±3.2降低至14.6±1.7,而观察组患者眼压由26.7±3.3降低至11.5±1.6,术后两组患者之间眼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前房深度变化趋势为增加,对照组由1.5±0.3增高至2.8±0.2,观察组由1.6±0.2增高至3.6±0.3。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较TRAB+Phaco+IOL效果好,能够降低患者眼压,改善视力,增加前房深度,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36;No.148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舒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窒息率的影响

    吴桃云;黄伟;刘燕;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共132例,将产妇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照组为未作分娩镇痛的经阴道分娩产妇,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点VAS评分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及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后、宫口开7~8cm、宫口全开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镇痛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宫口全开时VAS评分明显低于组内其它各时间点(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脐动脉血气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分别为(9.58±0.40)分、(9.40±1.32)分,对照组分别为(9.46±0.10)分、(9.39±1.28)分,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例数分别为1例、3例,对照组分别为1例、4例,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明显减轻产妇疼痛,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

    2015年01期 v.36;No.14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同步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张建国;王志强;曹丽梅;王冰;王丽丽;李萌;李洋;崔丽颖;姜萍;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将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联合热疗组(热放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放化疗组),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总剂量50~56Gy/25~28次,5次/周,放疗同期给予NP周方案化疗:DDP30mg/m2d1,NVB20mg/m2d1,每周1次。热放化疗组:于放疗后1h内开始热疗,预设温度42℃~43℃,每周2次,每次50min,直至全部放化疗结束。比较二组近期客观疗效及早期毒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评价:热放化疗组的总有效率(CR+PR)83.3%,同步放化疗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毒副反应:在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及粒细胞减少等方面,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热放化疗三联综合方案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优于同步放化疗组,患者可以耐受,是局部晚期NSCLC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评估。

    2015年01期 v.36;No.148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亚低温疗法对脑出血微创术后的恢复研究

    吴宗劲;葛海柱;汪宇雄;卢旭明;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对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72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即常规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亚低温疗法3天,观察治疗效果,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能促进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2015年01期 v.36;No.14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岑晓燕;

    目的:分析与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6.25mg/d米非司酮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促黄体激素等指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孕酮水平变化、血清雌二醇及促黄体激素变化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减小,且组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12.5mg/d剂量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较低病情复发率,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15年01期 v.36;No.148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吴丽英;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盘腔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02~2014-06间就诊于我院的慢性盘腔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抗生素组(33例)和联合组(32例),分别给予抗生素和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88%)高于抗生素组(75.76%)(P<0.05);两组于治疗前各项体征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积分优于抗生素组(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出现不良反应率(12.50%)低于抗生素组(27.27%)(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盘腔炎,可显著提高总体疗效,减轻体征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2015年01期 v.36;No.148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抑木扶土针法配合理疗对脑卒中后遗症血脂变化的临床分析

    曾群;

    目的:观察抑木扶土针法配合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178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观察1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抑木扶土针法,观察2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博治疗,观察3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抑木扶土法及体外反搏治疗。治疗1月为一疗程,对四组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四组均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并且可以使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但抑木扶土针法配合体外反搏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针灸法(P<0.05)。结论:抑木扶土针法配合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失症状,并且可以使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优于其他三组,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1期 v.36;No.148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闭合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疗效分析

    覃旭方;

    目的: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闭合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眼科收治的闭合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患者106例(106眼),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53例(53眼)、对照组53例(53眼)。研究应用微套管25G+手术系统,对照组应用23G手术系统。结果:研究组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5.5±3.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8.5±2.8)min(P<0.05)。两组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研究组视力恢复到0.6及0.8以上的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闭合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2015年01期 v.36;No.14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妇科恶性肿瘤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刘小燕;林炳柱;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及对照组血清PCT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当PCT阈值为0.25 ng/m L和0.50 ng/m L时,细菌感染的预测率为83.87%和61.29%,真菌感染的预测率均为9.67%,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感染的预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及真菌感染组退热后PCT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组PCT水平低于真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可为妇科恶性肿瘤感染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PCT阈值0.25 ng/m L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的鉴别值。

    2015年01期 v.36;No.14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女大学生补水类化妆品中的细菌污染状况研究

    王红;孙腾;关云凤;高扬帆;高晗;杨勇;

    目的:了解市场所售的和女大学生使用的补水类化妆品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按照《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87),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判定是否合格。统计学方法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市售40份样品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为100%,女大学生使用的46份样品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2.61%,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未检出。不同价格补水类化妆品菌落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后的不同剂型补水类化妆品菌落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市售补水类化妆品菌落总数均未超标。女大学生使用的补水类化妆品菌落总数存在超标现象,化妆品污染是使用过程中所致。剂型和价格对使用的化妆品菌落总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5年01期 v.36;No.148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7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钱敏;金孝岠;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较新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兼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年化现象的出现,手术量越来越多,手术复杂度越来越高,这就对麻醉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麻醉医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这不仅要求麻醉医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需要应用各种新型的药物,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减轻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是一种较新的α2受体激动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仍然频繁出现于近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2015年01期 v.36;No.148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进展与展望

    张春梅;刘涛;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仍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其中近一半患者在中国。自乙肝疫苗问世和逐步广泛接种,乙肝感染患者显著下降。但由于既往基数庞大,由HBV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仍是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终末期疾病。许多国家和医学组织陆续出台和不断更新了HBV相关诊治指南,在流行病学、预防、诊断、自然史、致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给予了相关指导。本文结合近期进展,在HBV感染的治疗方面给一概述。

    2015年01期 v.36;No.148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张立娜;张晓;杨春壮;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老年人多发,起病隐匿,主要影响学习、记忆、行为功能。病因至今未明。治疗方法尚不统一。本文主要探究中医药针灸疗法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展,从目前公认的病因学说和超微结构角度进行论述,总结近15年的文章具体方案如下。

    2015年01期 v.36;No.14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miRNA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于水澜;于英君;王桂云;宋高臣;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在真核细胞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18~25nt的非编码单链RNA,它们通过特异性地识别靶基因mRNA的3'非转录区,使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翻译受到抑制,导致靶基因的表达下调,并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疾病发生发展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本文简述了miRNAs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疾病病理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5年01期 v.36;No.148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7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CRP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丰立山;何宇雨;李元昊;明星星;王玉娇;贾玉冰;姚立岩;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而C反应蛋白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相关。因此,检测CRP基因序列的变异可能会有助于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预测。本文主要对当前CRP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性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2015年01期 v.36;No.148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医学

  • 动态跌倒风险评估对帕金森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

    罗奇花;史春燕;

    目的:探讨动态跌倒风险评估及干预对帕金森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跌倒护理,观察组采用动态跌倒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防跌倒知识教育及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动态跌倒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2015年01期 v.36;No.14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在降低会阴侧切率中的作用

    陈丹凤;董小茹;

    目的:探讨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在降低会阴侧切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产科2013-01~2013-04间给予传统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2014-05~2014-08间给予国际产科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运用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后,产妇会阴侧切率由原来的85.5%下降至31.0%。两组产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应用于自然分娩的的初产妇,有助于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产科质量,同时不会增加会阴Ⅲ度裂伤以及新生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36;No.148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袁飞霞;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0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新生儿只对其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进行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再和母亲进行1h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2、4h的体温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时间、新生儿吮吸时间和母乳喂养量得分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对照组为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提高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1期 v.36;No.148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营养指导联合全方位护理在小儿重症腹泻应用价值分析

    罗晓琴;

    目的:探讨与分析营养指导联合全方位护理在重症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06~2014-06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以个人为单位采用掷硬币的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营养指导联合全方位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4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高达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退烧时间为(1.26±0.71)d,止泻时间(2.42±0.76)d,住院时间(3.27±0.8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腹泻患儿给予营养指导联合全方位护理,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2015年01期 v.36;No.148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补铁方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刘慧玲;曹慧敏;赵冰峰;

    目的:探讨不同补铁方案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45例我院血透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周期性铁补足组)、B组(维持性补铁组)及C组(周期性铁补足+维持性补铁组)3组,在透析中使用蔗糖铁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3组患者治疗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Hb、Hct、SF及TSA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C组、A组高于B组(P<0.05),C组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压、肝肾功能、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3种静脉补铁方案均有效,安全性均较好,但周期性静脉补铁结合维持性静脉补铁的方案可能是治疗血透患者贫血的最佳方案。

    2015年01期 v.36;No.14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社区糖尿病路径化干预与管理模式的价值探讨

    史琴芬;胡得花;

    目的:探讨糖尿病路径干预与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路径干预组9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97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 A1c水平、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路径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 Alc、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路径干预与管理模式可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36;No.148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高教研究与高校管理

  • 合作学习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邹益群;魏碧蓉;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合作学习法和传统教学法两种方法教学,采用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自制教学评价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期末卷面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地提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作学习法应用于《护理管理学》中能提升学生对护理管理学的理解度,提升综合素质。

    2015年01期 v.36;No.148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新问题新举措

    翟东波;揭财明;

    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得以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新形势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新的变化,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也随之暴露出新的问题。本文分析新形势下学风建设新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015年01期 v.36;No.148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张琴;黄小维;

    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概论课"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加强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培养未来医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使"概论"课实践教学具有专业针对性,结合医学专业认证提出的医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题组进行了将医学文化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经整合后有机融入"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的探索。

    2015年01期 v.36;No.148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医学院校期刊编辑视角谈医学生医学写作能力的培养

    赵金燕;

    医学写作是展现医学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医学写作课应该为医学生培养这种能力提供丰富的基础知识和有效实用的方法。本文将从医学院校期刊编辑的角度,结合编辑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以往的刊登经验,为医学写作课提出几点实用的建议,以期望在医学写作方面给医学生提供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帮助。

    2015年01期 v.36;No.148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输血检验课程建设的改革与思考

    付艳君;高广平;张洋;刘云双;金大伟;隗荷婷;

    根据新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对输血科职能的要求,为建立正规的输血教育体系并逐步完善其相关课程的建设,培养输血医学教育师资人才及适用型输血工作人才,结合牡丹江医学院检验专业《临床输血检验》的教学经验与效果,从教学材料的完善、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探索三大方面进行了详述,并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想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2015年01期 v.36;No.148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念浅析

    王志龙;

    人的精神世界逐渐被物化,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呼唤人的总体性回归作为当时奋斗的目标。本文主要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注重人的主体性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的价值实现等方面,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努力为实现人的本真存在,进而为人全面发展,实现自由与解放创造条件。

    2015年01期 v.36;No.148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车忠强;关会林;黄伟;丁学军;刘兰涛;

    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及高校资产的时点进行了阐述。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高校资产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2015年01期 v.36;No.148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兰;汪洪杰;贾娟娟;

    为了加强高职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力,本研究分析了当前高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为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减少护患纠纷、增强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思路和方向。

    2015年01期 v.36;No.148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校企合作创业教育软件的构建及优势分析

    郭丽双;李凯军;姚冬杰;刘俊峰;孙延斌;

    近十余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有些高校已形成自己独到教的育经验。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创业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存在一些诸如课程设计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教育模式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拟尝试构建创业教育软件,该软件能有效的避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

    2015年01期 v.36;No.148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稿约

    <正>《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是反映教学、医疗、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23-127/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7550。欢迎校内外医学研究人员踊跃投稿。1来稿选题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论据准确、结果可信、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文理通顺,逻辑性强。

    2015年01期 v.36;No.148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