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涛;杨福义;
目的探讨二氢睾酮(DHT)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应用对小鼠外伤性脑损伤(TBI)后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BI组)、BMSCs组和DHT+BMSCs组。术后28d,NSS法和电生理方法检测运动功能的恢复,Western bolt检测海马CA1区BDNF、GDN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区PKH26标记的移植BMSCs表达。结果与TBI组比较,BMSCs组和DHT+BMSCs组海马区BDNF、GDNF及GAP43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高,电生理波幅增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快(P<0.05),其中DHT+BMSCs组神经恢复作用显著优于BMSCs组,而且DHT+BMSCs组PKH26标记BMSCs细胞数显著高于BMSCs组,NSS神经功能损害评分低于TBI组和BMSCs组(P<0.05)。结论二氢睾酮联合BMSCs移植对小鼠TBI损伤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BMSCs组,其机制可能与二氢睾酮促进海马区BDNF及GDNF等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进而促进移植的BMSCs存活有关。
2016年02期 v.37;No.15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皓;梁军;张际绯;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胃癌细胞系NCI-N87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用50umol/L的As2O3处理NCI-N87细胞,培养24h后,用MTT法检测As2O3对NCI-N87细胞的增殖影响,和TUNEL法检测细胞经过As2O3处理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50umol/L的As2O3作用24h后NCI-N87细胞的细胞增殖率是21.3%。经过As2O3处理的NCI-N87细胞相比没有进行加药处理的细胞出现了大量的细胞凋亡。As2O3作用24h后NCI-N87细胞的不同视野细胞凋亡率分别是37.8%、34.00%、35.40%、36.8%(P<0.01),正常没有加药培养的NCI-N87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是6.20%、5.00%、7.60%、7.00%(P<0.01)。结论通过As2O3诱导其细胞凋亡,使胃癌NCI-N87细胞的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士红;艾迎春;
目的研究c-met和Ezr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病例和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大肠癌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c-met和Ezrin表达水平,分析c-met和Ezrin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met和Ez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met和Ezrin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的侵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c-met和Ezrin在大肠癌组织中呈正相关(rs=0.614,p=0.000)。结论 c-met和Ezrin与大肠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大肠癌的发生,转移有可能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met和Ezrin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侵犯,转移和预后。
2016年02期 v.37;No.15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陶恒;陈士文;陆进;俞鹏;祖文轩;
目的为临床股骨转子间或转子下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髓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测量基础。方法用140例成人股骨干骨标本,分别对股骨转子间的骨性结构及股骨头内部结构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观测得股骨头内部上下径(44.24±3.02)mm;股骨头内部前后径(38.0±2.26)mm;沿130°颈干角股骨头至股骨外表面轴长(89.18±6.23)mm;股骨颈最小上下内径(27.02±3.28)mm;股骨颈最小前后内径(24.32±3.12)mm;股骨髓腔最小内径(11.08±1.16)mm。结论国人成人股骨上端的内部解剖学特别是股骨颈及股骨头内部结构观测对临床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有效避免螺旋刀片锤入过深导致后期穿出股骨头表面。
2016年02期 v.37;No.15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雪娜;周丽华;鲁琳;方玉荣;黄奕巧;颜妙如;娄明武;申云霞;
目的探讨低剂量320排容积CT测定心功能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1周内34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行低剂量320排容积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超声心动图的心功能结果为标准分析低剂量320排容积CT测量左室功能结果的准确性;由两名医师通过双盲法分别对所有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记录每位患者的剂量长度积值(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320排容积CT成像的有效辐射剂量为(2.3±0.3)m Sv;图像质量评分均不低于3分,满足临床诊断需要;测定的心功能指标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320排容积CT成像可以准确评价左心功能,一次成像不但可以评价心功能、冠脉血管还可以评价心肌血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2016年02期 v.37;No.15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松;张宏;戚仁华;陈运超;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结肠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结肠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患者,但是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较B组患者降低和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天数较B组患者均显著缩短,但B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总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明;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素(EED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3例性早熟女童为观察组,另选健康女童63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EEDs水平及卵巢体积、子宫体积、血清雌二醇水平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DEHP、OP、BPA等EEDs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卵巢体积、子宫体积、雌二醇等指标水平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EDs与性早熟发病呈密切相关性,可能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主要原因。
2016年02期 v.37;No.155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展林;潘开国;谭龙;
目的探究联合运用阿奇霉素和孟鲁斯特纳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奇霉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两组疗程均3周。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66.7%(P<0.05)。同时观察组发烧、啰音、咳嗽、喘憋等体征/症状消失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无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及CRP水平变化情况一致,Ig E及CRP均下降、Ig A及Ig G均升高,但观察组改变程度更大,其中Ig G与CRP与对照组构成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运用阿奇霉素和孟鲁司特钠治疗MPP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戴大飞;陈晓鹏;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就诊于弋矶山医院的67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分析,然后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胆囊颈切缘阳性、胆囊结石、淋巴结转移、血管转移、肿瘤分化类型、肿瘤原发位置、血清CA199水平及手术方式(P<0.05)对胆囊癌的预后有影响;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胆囊结石、淋巴结转移、血管转移、手术方式的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囊结石、淋巴结转移、血管转移及手术方式是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抗感染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提高胆囊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2期 v.37;No.155 27-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赖东娣;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早期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早期卵巢肿瘤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将79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良性组,将39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恶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B超评分结果和肿瘤血管分布分型;对比两组患者早期卵巢肿瘤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测量结果;分析B超评分和肿瘤血管分布分型诊断早期卵巢肿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恶性组B超评分≥5分的占84.62%,肿瘤血管分布分型为Ⅲ型的占84.62%,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RI测量结果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PSV为(36.14±14.47)cm/s,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B超评分≥5分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2.00%,敏感性为76.74%,肿瘤血管分布分型为Ⅲ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1.67%,敏感性为71.74%。结论阴道B超在早期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结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以全面了解肿瘤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016年02期 v.37;No.15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文;
目的探讨分析Vitapex糊剂一次法根管治疗儿童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颗牙,分别采用Vitapex糊剂一次法根管治疗和传统多次法根管Vitapex糊剂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疼痛感和近期、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2d,7d患牙的疼痛感较对照组患儿显著减轻,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成功率分别为97.00%、92.00%较对照组患儿的89.00%、82.00%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一次法根管治疗儿童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可显著降低患儿治疗后的疼痛感,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荀昭凯;孟凡荣;马波;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参数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鉴别颅脑内星形细胞瘤级别的价值。方法对照分析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DTI检查影像资料,评价FA值、ADC值在鉴别颅脑内星形细胞瘤的低、高级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健侧对应区域的正常脑组织的信号的FA值、ADC值明显高于肿瘤瘤体实性区及肿瘤瘤体周边缘水肿区域,其测量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V级星形细胞瘤边缘区ADC值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中的FA值、ADC值能够鉴别颅脑内星形细胞瘤的低、高级别,并能够区分肿瘤组织与肿瘤周围组织。
2016年02期 v.37;No.155 39-4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正勇;
目的探讨分析脑安滴丸联用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脑安滴丸联用尼莫地平治疗和尼莫地平联合芪蛭通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34%较对照组患者的77.36%显著提高,TC、TG、HDL-C、LDL-C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和超敏C反应蛋白值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安滴丸联用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维政;
目的分析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经验,为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8例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诊治情况,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或开腹减压术,根据伤情和诊断结果分别给予肠修补术或切除等治疗。结果本组18例患者最终治愈16,死亡2例,治愈率88.9%。2例死亡病例中,其中1例为67岁的高龄患者,在行Ⅱ期关腹后再次继发ACS,之后出现心脏骤停死亡;另1例为切口减张病人,因发生肠漏并腹腔感染继发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创伤性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其病情具有危重性与复杂性的双重特点,早期的正确诊断并准确判定其是否需接受开腹减压处理是患者获得成功救治的关键;同时严格遵循损伤控制原则并合理给予妥善的营养支持是改善此类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2016年02期 v.37;No.155 44-4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萍;陈海涛;陈铭;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后采用中医3期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记录临床治疗数据。方法在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随机分配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增加中医骨折3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及手术后两年内股骨头的坏死情况,记录临床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5.12%;常规组显效2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8.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常规组发生3例(7.32%)股骨头坏死,观察组发生2例(4.88%);术后2年,常规组发生2例(4.88%)股骨头坏死,观察组发生2例(4.88%)。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3期辩证疗法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2016年02期 v.37;No.155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潘燕芳;高志芳;梁云娴;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53、CA199)联合检测对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对恶性肿瘤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60例),良性病变组(呼吸系统良性病变患者112例)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4例)的血清中4种标志物的血清浓度进行检测,记录其阳性例数,并对比分析其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评价其诊断价值以及疗效评估价值。结果恶性肿瘤组4种标记物血清血清浓度以及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P<0.05)。CEA+CA125+CEA+CA199联合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都有所提高,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时的结果(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CA153和CA199能够提高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并对预测疗效以及预后有意义。
2016年02期 v.37;No.155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耿坤;姚毓洲;吴晓文;房汉南;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压力的改变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0例便秘型IB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符合标准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IBS患者与健康者的直肠肛管的压力,同时评估焦虑/抑郁情绪的状况,以探讨IBS患者的直肠肛管压力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结果便秘型IBS患者的RRP、FSV、DSV和DUSV高于对照组,MSQP和MTV比对照组低,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志愿者中焦虑与抑郁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RRP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79(P<0.05);MSQP、FSV、DSV及MTV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3,0.61,080和0.59,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秘型IBS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明显高于健康者,焦虑-抑郁可为IBS发病的诱因或加重因素,IBS患者应及时调整好情绪以避免形成恶性循环,可以不同程度的缓解其症状。
2016年02期 v.37;No.15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朱建发;
目的研究观察磷酸肌酸钠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CT-1、NT-pro 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血浆心肌营养素(CT-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74.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T-1、NT-pro BNP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CT-1及NT-pro BNP水平,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6年02期 v.37;No.15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小凤;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中药熏洗配合手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手外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来院就诊的手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常规两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治疗,改良组在常规组处置方法上加用自拟的中药方剂内服及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手指总活动度(TAM)、上肢功能指数(UEFI)、徒手肌力测定(MMT)及遗留症状存留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AM及UEFI差异不明显,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常规组的改善幅度远小于改良组(P<0.05);治疗后改良组的TAM治愈率(76.7%)及MMT恢复率(73.3%)明显高于常规组(55.0%;46.7%)。结论内服及熏洗自拟的活血化瘀通络中药辅助手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手外伤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值得推广。
2016年02期 v.37;No.155 55-5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郁兆存;
目的探讨妊娠期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胎心和脐血流的影响。方法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48例,围手术期应用胎心监护仪和和超声脐血流仪监测胎心和脐血流。结果 48例患者中,43例一次性碎石成功(89.6%),4例结石部分碎片上移入肾盂(8.3%),1例入境碎石失败(2.1%),置入F4双J管成功,所有患者术后腰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均缓解消失。术前、术中、术后胎心监测异常分别为17、16、4例,脐血流测定异常5、7、1例,未出现胎盘早剥、先兆流产、流产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对胎心和脐血流的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应辉;周玉宜;唐祥敏;李玉辉;
目的分析基于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对社区海洛因成瘾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横沥镇、中堂镇、厚街镇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筛选出来的200例已经正式入组所属辖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治疗的海洛因成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干预模式,研究组采取基于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家庭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社区海洛因成瘾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其重返正常生活轨道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6年02期 v.37;No.155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李珍;张晓黔;陈雪群;沈婕;
目的探讨硫酸镁在妊娠高血压病中治疗对血浆和红细胞内钙、镁离子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60例妊娠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妊高组,选取同期我院产科门诊产检正常妊娠孕妇5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女性50名作为正常组,比较正常组、正常妊娠组及妊高组采用硫酸镁治疗前后血浆和红细胞内钙、镁离子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前妊高征患者血浆钙离子浓度降低,红细胞钙离子浓度升高,与正常组、正常妊娠组及经硫酸镁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组治疗前血浆镁离子浓度与正常组、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镁离子浓度低于正常组和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和红细胞中镁离子浓度均升高。结论妊娠高血压可导致机体血浆和红细胞内钙、镁离子浓度紊乱,经硫酸镁治疗后可明显改善。
2016年02期 v.37;No.15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谭国昭;李晓梅;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将100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分级(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5±0.4分)降低优于对照组(3.5±1.1分),且与对照组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11.5±3.1)降低优于对照组(16.1±4.0),且与对照组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vs 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活血化瘀药物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治疗KOA,具有疗效确切及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付朝华;陶丽;
目的探讨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8%较对照组患者的83.67%显著提高,尤其值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高达57.14%,而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仅为28.57%,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胃肠减压时间、腹痛消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CRP、TNF-ɑ、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显著缩短,血清C反应蛋白和炎症因子改善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2016年02期 v.37;No.15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温燕丽;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及无痛人流终止瘢痕性子宫妊娠的效果。方法以120例瘢痕性子宫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流产的方法,观察组使用无痛人流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终止妊娠的效果,手术一般情况和治疗后精神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药物流产组术中出血量、腹痛持续时间、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均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与药物流产相比,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效果高,术中出血量少,流血及术后腹痛持续时间短,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2016年02期 v.37;No.15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波;杜志祥;李秀兰;
目的研究和观察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确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小彪;陈笠雄;马家滟;黄杰;
目的对比分析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方法选取142例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A和B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使用罗哌卡因、B组使用布比卡因,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59%,A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延长,A组感觉最高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最大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显著低于B组,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3%较B组的16.90%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时间缩短,感觉阻滞时间延长,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艳;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单纯兰索拉唑和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胃镜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08%较对照组的84.31%显著提高,观察组治愈率为23.53,而对照组患者仅为9.80%,治疗后观察组Ⅰ、Ⅱ、Ⅳ级食管黏膜治愈率分别为95.00%、69.23%、80.00%、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27.27%、36.36%、3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3例(5.88%)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6例(11.76%)出现不良反应,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食管黏膜,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78-7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骆志权;李尚福;胡耀华;汤世斌;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性指标和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时间、下地行走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予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当,但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更具有医疗推广价值。
2016年02期 v.37;No.155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瑞辉;何桂明;黎婉红;陈燕平;
目的研究纳美芬复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醒脑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醒脑静和纳美芬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联合应用纳美芬和醒脑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的效果较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减少死亡的发生。
2016年02期 v.37;No.155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维彪;邓福忠;
目的探讨分析乌司他丁对ICU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ICU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APACHE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APACHE评分及炎症水平均显著改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LT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而PT、APTT、INR、FIB、D-D二聚体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APACHE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CT、LAC、CRP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84-8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志翔;梁冠青;林鑫;
目的探讨掌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优良率为75.76%,观察组为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观察组为8.8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并发症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2016年02期 v.37;No.155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曦;沈维增;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气阴两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心通脉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周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结果观察组心绞通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变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周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分别为(0.34±0.02)次、(2.28±0.75)min,相对于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2期 v.37;No.155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志华;钟观宝;王国庆;
目的探讨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TU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BPH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UPKRP组与TURP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随访3个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但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TUPKRP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指标均明显优于TURP组患者,总并发症率(6.90%)明显低于TURP组患者(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与TUPKRP治疗BPH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应用TUPKRP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导尿管留置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2期 v.37;No.155 90-9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济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筋膜间隙三合一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和镇痛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下肢手术老年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成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筋膜间隙三合一阻滞的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效果、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操作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阻滞效果及手术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三合一阻滞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适合老年患者进行下肢手术。
2016年02期 v.37;No.155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玉良;杨玉先;叶红;魏统国;钟伟;钟思玲;
目的探讨睡眠干预治疗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确诊的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65例均给予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治疗,并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调整作息、心理干预等睡眠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3个月的疗效,并统计分析临床疗效与睡眠结构变化的关系。结果患儿干预后的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觉醒时间明显缩短,非快速眼动睡眠相Ⅰ期、Ⅱ期和Ⅲ期睡眠百分比明显降低,睡眠效率明显增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疗效显著组中非快速眼动睡眠相Ⅱ期睡眠百分比明显低于疗效较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Ⅰ期、Ⅲ期和快速眼动睡眠相睡眠百分比与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患儿睡眠结构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睡眠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睡眠结构紊乱,有助于控制癫痫的发作。
2016年02期 v.37;No.155 94-9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