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旺春;罗景燕;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APN)对脓毒血症引起的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LPS腹腔注射法构建大鼠急性脓毒血症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APN对LPS诱导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相比空白对照NC组,LPS诱导显著增加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而APN预处理组(低、中、高剂量组)能抑制LPS诱导所致的心肌凋亡。进一步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K-MB和TNF-α浓度发现,APN预处理可呈剂量依赖降低LPS诱导产生的血清CK-MB和TNF-α。此外,LPS诱导抑制大鼠血清T-AOC水平,APN可呈剂量依赖方式提高T-AOC水平。结论 APN可有效通过抑制心肌凋亡、炎症因子释放和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保护LPS诱导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
2016年05期 v.37;No.15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洁;张静;
目的通过在小鼠右鼠尾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稳定的机械性静脉(mechanical phlebitis)模型。方法将80只健康成年KM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取其右鼠尾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每组1次/d等体积注射生理盐水并正压封管。分别于第1、3、5、7d处死小鼠,留取标本。结果随留置时间的增加,静脉炎发生率也逐渐升高。5d后炎症反应就有统计学差异(X2=59.426,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机械性静脉炎小鼠模型。
2016年05期 v.37;No.15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琼瑶;阮海东;郑逸;周绮平;王良玉;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应变及扭转,并与临床心功能分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心肌应变及扭转定量评估DCM临床心功能分级的价值。方法随机对51例DCM患者分为临床心功能低积分组(A组27例)及高积分常组(B组24例),并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C组),比较受检者临床心功能积分(NYHA-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整体径向应变(GRS)、纵向应变(GLS)、左室心肌收缩期心肌扭转角度(TA)。结果 DCM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减低(P<0.05),GLS、GRS、TA减低(P<0.05);DCM组中A组GLS、GRS、TA与LVEF相关性不大,与NYHA-AP相关性好,(P>0.05),B组GLS及GRS、TA与LVEF及NYHA-AP相关性较好(P<0.05);若以GLS-13.05%为截断点判定患者心功能符合临床NYHA分级Ⅰ-Ⅱ级灵敏度为87.33%、特异度为74%,Yuedden指数最高0.579。结论2D-STI技术检测心肌应变及扭转评价DCM左心室局部功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左室局部心肌应变及扭转与临床心功能分级相关,临床心功能分级尚好或程度患者局部心肌应变及扭转角度已经下降,应变及扭转变化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同步发展,应变及扭转明显异常预示心功能向异常化进展。
2016年05期 v.37;No.15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仰斌;张志花;
目的探讨鸡血藤提取物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鸡血藤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益肝灵)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梯度浓度酒精、分次少量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模型,同时给予鸡血藤提取物干预。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测定有关指标。结果鸡血藤提取物干预的大鼠血清ALT、AST、TG、CHO水平和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鸡血藤提取物对酒精性肝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陆妍;
目的探讨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Ahmed阀植入术对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眼压的影响。方法将86例(167眼)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49例(95眼)单纯采用Ahmed阀植入术治疗,观察组37例(72眼)采用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Ahmed阀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d、术后第7d眼压变化;根据眼压等变化,评价两组手术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d,两组患者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观察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为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Ahmed阀植入术能够有效降低眼压,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严恒;邵卫华;蔡泽民;
目的观察血清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水平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VMC患者(VMC组)及2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3、IL-17水平,通过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并对VMC患者治疗前IL-23、IL-17与c Tn 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MC患者治疗前血清IL-23、IL-17、c Tn 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清IL-23、IL-17水平与血清c Tn I水平均呈正相关(r=0.75、0.79,P<0.05)。VMC患者治疗后血清IL-23、IL-17、c Tn 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 IL-23/IL-17炎症轴可能与VMC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其血清水平对于患者心肌损害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6年05期 v.37;No.15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志金;王明波;曾宪瑞;王晓萍;侯安丽;李琼;黄少薇;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壁间肌瘤剔除术在子宫壁间肌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5年07月间收治的80例子宫壁间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施行传统开腹肌瘤剔除术,观察组40例则施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月经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63.71±22.16)m L与术后住院时间(7.21±1.7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98.84±39.47)m L与术后住院时间(11.76±1.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正常率为(95.0%),对照组的月经恢复正常率为(9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政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联合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血糖素及胰岛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疗程10w,治疗前后监测两组的脂联素、FBG,2h 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血清胰岛素(2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两组患者的脂联素与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脂联素均升高,但实验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5);两组FINS、2h INS与HOMA-β水平升高,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验组胰岛分泌功能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FBG、2h PG与HBA1c水平均下降,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验组胰岛血糖调节功能改善更佳(P<0.05)。结论中药治疗联合阿卡波糖能够显著改善IGT患者的胰岛功能,这与脂联素表达增强与药物的直接协同作用密切相关。
2016年05期 v.37;No.158 24-2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丽春;
目的研究NT(颈项透明层)增厚与静脉导管(ductus venosus,DV)血流频谱异常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方法 81选择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产检的3618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第11至14周时,对所有胎儿进行NT与DV检测。对于NT增厚和DV异常的胎儿,在孕18~20周及中孕期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NT和DV正常的胎儿,在孕22~24周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筛查疑为CHD的胎儿。所有胎儿在出生1周内再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引产者对胎儿进行尸检。结果与NT正常的胎儿相比,NT增厚的胎儿更容易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P<0.05),敏感性84.85%,特异性96.17%,阳性预测值13.93%,阴性预测值99.85%,准确率95.08%;与DV正常者相比,DV异常的胎儿CHD发生率明显高(P<0.05),敏感性87.88%,特异性95.59%,阳性预测值15.51%,阴性预测值99.88%,准确率95.52%;与NT正常或DV正常的胎儿相比,NT增厚且DV异常者患有CHD的概率显著高(P<0.05),敏感性82.14%,特异性97.68%,阳性预测值29.49%,阴性预测值99.86%,准确率97.43%。结论 NT增厚与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的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风险高,可以作为筛检胎儿CHD的有效手段。
2016年05期 v.37;No.15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守莹;白长存;陶兆林;
目的以双溴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叠氮化反应、点击反应等几步成功合成了双叠氮化物及新型1,2,3-三唑桥连的三唑化合物。方法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MS等分析测试手段验证。结果体外抗微生物活性实验显示: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对所测细菌和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目标化合物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好。结论化合物5a对白色念珠菌抑制活性稍好于5b,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构效关系。
2016年05期 v.37;No.158 30-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丽双;刘树明;黄永存;赵影;陈震南;
目的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与所携带耐药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自牡丹江地区连续收集的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234株。按照CLSI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双纸片协同法确定金属酶产生株、三维试验确定Amp C酶的产生株;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产酶菌与非产酶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234株菌检测出产ESBLs菌株121株,Amp C酶26株,金属酶28株,同时产三种酶菌株5株,耐药频率88.6%,产两种酶菌株21株,耐药频率85.0%,产一种酶菌株118株,耐药频率69.7%,不产酶菌株90株,耐药频率27.3%,耐药频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随着细菌产酶种类数的增加,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增加。临床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耐药株的增加。
2016年05期 v.37;No.15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唐钟祥;彭环庆;张燕华;彭志允;李烽辉;王颖菁;林辉文;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对脓毒症相关ARD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根据ARDS的并发情况分为并发组和非并发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EVLWI、PVPI和APACHEII评分、ICU滞留时间、28d病死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EVLWI和PVPI与其APACHEII评分、ICU滞留时间和28d病死率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患者EVLWI和PVPI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结果与非并发组比较,并发组治疗前后的EVLWI、PVPI和APACHEII评分均提高(P<0.05)。并发组ICU滞留时间及28d病死率均大于非并发组(P<0.05)。与死亡患者比较,存活患者治疗前后的EVLWI、PVPI和APACHEII评分均降低(P<0.05)。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EVLWI和PVPI与其APACHEII评分、ICU滞留时间和28d病死率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EVLWI和PVPI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良好。结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EVLWI、PVPI均较高且均与患者病情和预后相关,用于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良好,这可能与脓毒症患者肺毛细血管渗透性加强引发肺水肿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相关,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EVLWI、PVPI可能作为其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2016年05期 v.37;No.158 36-3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邓宏宇;
目的探讨大豆卵磷脂在大鼠血脂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5只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经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低、中、高剂量组同时以0.8、1.2及2.4g/(kg·bw)剂量大豆卵磷脂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实验末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有明显增加,对照组体质量同其他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末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TG、TC及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前,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水平同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比较,显著较低,中剂量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及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实验末HDL-C水平均明显较实验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豆卵磷脂具有显著的的血脂调节功能,可用于高血脂症及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值得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缪抱红;沈冶军;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甲钴胺对脑梗塞患者CRP,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脑梗塞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甲钴胺片口服。分别检测两组CRP,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7天和14天后观察组CRP、Hcy、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组内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甲钴胺可降低脑梗塞患者CRP,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英哲;李卉;叶青;王红;张冰冰;刘继巍;关红军;李晓霞;
目的对国内公开发表的应用尿COX-2蛋白检测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试验进行综合评价,对尿COX-2蛋白检测和尿脱落细胞检查进行比较,评价其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尿COX-2蛋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2015年12月以前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应用尿COX-2蛋白检测与中国人群膀胱癌诊断关系的研究文献。根据入选标准筛选文献,利用Meta-Di Sc软件分别计算尿COX-2蛋白检测和尿脱落细胞检查组的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和诊断性OR,绘制总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Q值,并比较。结果有4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尿COX-2蛋白检测诊断膀胱癌的总灵敏度为0.83,特异度为0.94,阳性似然比为12.25,阴性似然比为0.16,诊断性OR为76.23,S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1,Q=0.9496。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的总灵敏度为0.28,特异度为1.00,阳性似然比为26.40,阴性似然比为0.73,诊断性OR为36.5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5,Q=0.7951。结论本次Meta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尿COX-2蛋白检测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膀胱癌比较,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尿Cox-2蛋白是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一种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指标,在筛查和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时应优先选择尿COX-2蛋白检测。
2016年05期 v.37;No.15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仲恒;文朝晖;邵徐彦;彭瑞;周鸿锁;
目的探索针对中央型肺癌病变早期CT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检测与分割。方法对106名已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CT图片进行整理分析。通过与小波变换、局部Levelset增强方法的对比,分析各种算法对医学图像增强效果的影响,提出基于相关矩阵的运算方法,与其他两种算法相比较,在分割质量及客观评价指标上的效果都是最优的。结果在106名肺癌患者中所选取的256张CT图像,其中248张运用相关矩阵算法可以有效选取出感兴趣区。结论本课题所选取的基于相关矩阵算法对于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检出是快捷而有效的,分割效果细节突出。
2016年05期 v.37;No.158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毅;陈慧芳;祝燕平;金传山;吴德玲;
目的优选挤出滚圆法制备灯盏花素缓释微丸工艺。方法以挤出滚圆法制备灯盏花素缓释微丸方法中的收率、释放度、平面临界角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挤出滚圆法制备灯盏花素缓释微丸中润湿剂用量,挤出速度,滚圆速度三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灯盏花素缓释微丸工艺。结果优选最佳制备灯盏花素缓释微丸的工艺参数:润湿剂用量4%,挤出速度30 r·min-1,滚圆速度800r·min-1,所制灯盏花素缓释微丸收率88.2%,平面临界角10.9°,体外释放缓慢。结论结合灯盏花素缓释微丸质量因素,优选出的制备工艺具有简单,高效优点,可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灯盏花素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
2016年05期 v.37;No.15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著;零达尚;张建国;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术后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机。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的40例小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一周后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两周后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共济失调,小脑言语障碍,眩晕等近期疗效,而后进行六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近期疗效分别为:观察组VS对照组治愈(11vs8)例,显效(5vs2)例,有效(2vs2)例,无效(2vs8)例,总有效率,观察组VS对照组(90%VS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PSMS评分IADL评分分别是(20.24±4.12)(6.72±1.34)(13.76±3.65),对照组患者ADL评分PSMS评分IADL评分分别是(31.46±5.15)(13.44±2.89)(17.12±4.33),两组患者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脑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一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术后两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术后一周进行高压氧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恢复。
2016年05期 v.37;No.15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义辉;欧阳小容;陈广源;
目的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 E与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10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对两组对象的血清总Ig 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进行检测,且进行常用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与吸入过敏原过筛试验,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Ig E水平为(2182.08±1979.75)U/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6±35.81)U/m L;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CP水平为(30.48±16.81)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6.57)μg/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Ig E水平为(1241.15±1089.74)U/m 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血清总Ig E水平为(2182.08±1979.75)U/m 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ECP水平为(11.49±7.49)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血清ECP水平为(30.48±16.81)μg/L;观察组患者的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和(或)吸入过敏原过筛试验阳性率为4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总Ig E、ECP水平是反映特异性皮炎患者病情变化的主要指标,结合过敏原过筛试验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
2016年05期 v.37;No.15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颖;潘艳琼;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应用血清标志物降钙素原(PCT)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需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按是否发生VAP分为两组:VAP组(55例)和非VAP组(55例)。记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前后WBC、CRP及PCT等炎症指标水平;并统计各炎症指标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两组机械通气前WBC、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机械通气后WBC、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AP组(P<0.01);PCT对VAP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依次为81.52%、86.84%,均高于WBC和CRP。结论 PCT在危重症患者VAP早期诊断中特异性与敏感性更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该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2016年05期 v.37;No.158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钟小丹;黎红平;
目的探讨早期羊水喂养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室收治的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喂食健康的母奶或配方奶。观察组早期喂食健康母亲的羊水后给予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母乳由婴儿母亲提供,配方奶由医院统一提供。比较两组静脉营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自发性肠穿孔、慢性肺疾病、败血症、胆汁淤积、视网膜病变ROP、脑室内出血IVH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89%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静脉营养时间、平均体重增长、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羊水喂养能够有效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自发性肠穿孔、慢性肺疾病、败血症、胆汁淤积、视网膜病变及其脑室内出血,减少住院时间及其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61-6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晓虹;
目的对喂养方式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选取更好的喂养方式提高依据。方法以我院产科收治的HBs Ag阳性产妇为研究对象,对这些产妇乳汁中的HBV-DNA进行定量检测,并对婴儿血清中的HBs Ag进行有效检测。结果血清中HBe Ag阳性产妇乳汁中HBV-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中HBe Ag阴性产妇乳汁中了HBV-DNA的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乳汁中HBV-DNA<5.0×10E2IU/m L时,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HBV感染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HBV-DNA>5.0×10E2IU/m L时,母乳喂养组婴儿HBV感染率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婴儿HBV感染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 Ag阳性产妇乳汁中HBVDNA检验结果将直接决定采取哪种喂养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婴儿感染乙肝病毒,检验结果为阳性则采用人工喂养,若为阴性,两种喂养方式均可。
2016年05期 v.37;No.158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宗力群;王立新;张颖;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的中青年人甘油三酯与性别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北京某大学20~60岁参加年度健康体检的工勤人员中,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57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血清甘油三酯(TG)(mmol/L)水平进行分组,将高TG血症者分入A组,将正常TG者分入B组,A组76例,B组181例。研究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岁)、高血压史(年)、体质指数(BMI)(kg/m2)、腹型肥胖(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例)、总胆固醇(TC)(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等。结果该人群高TG血症的检出率为29.57%(76/181),其中男35.5%(60/169),女18.18%(16/88),不同性别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39岁组检出率为39.39%(13/33),40~60岁组检出率为28.25%(63/22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两组间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P<0.05,OR=2.271,95%CI:1.129-4.565)和NAFLD(P<0.05,OR=3.199,95%CI:1.301-7.867)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TG与NAFLD的关系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面积的标准误为0.040,TG水平用于推断NAFLD有显著意义(P=0.000),TG的值越大,发生NAFLD的可能性越大,面积的95%CI:0.714~0.870,选TG为1.65mmol/L时,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744,此时,TG的取值为最佳判断要发生NAFLD临界值。结论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高TG血症,高TG血症常常伴发NAFLD,血清TG为1.65mmol/L可以作为NAFLD的早期预警指标。
2016年05期 v.37;No.158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惠君;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和传统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术后月经量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其术后月经量及妊娠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刮宫术相比,应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患者受孕率显著提高、月经量改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仁息;
目的研究以老年人需求为主导的健康管理方案对居家养老群体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樟木头镇的居家养老群体中200例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老人是否愿意接受健康管理方案分为两组,其中不接受健康管理的老年人为对照组(81例),接受健康管理的老年人为观察组(119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定期来中心体检即可,观察组则实施以老年人需求为主导的健康管理方案,为期2年。比较两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质量以及研究期间住院率。结果观察组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优良的有113例,占比94.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例,86.43%;观察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文化娱乐评分以及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住院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健康管理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老年人需求为主导的健康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住院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2016年05期 v.37;No.15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浩;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在重度CO(一氧化碳)中毒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迟发性脑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重度CO中毒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依达拉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变化及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氧自由基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PO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持续昏迷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CO中毒治疗中联合应用纳洛酮与依达拉奉,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恢复,且对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四海;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确诊感染性肺炎患儿实验室检查资料,其中48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 M(MP-Ig M)阳性,为MPP组,非肺炎支原体(MP)性肺炎患儿113例,血清MP-Ig M阴性,为非MP性肺炎组,选取48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RP与CK-MB水平。结果血清CRP水平非MP性肺炎组明显高于MPP组和对照组,MPP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K-MB水平MPP组明显高于非MP性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MP性肺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对预估MPP患儿是否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K-MB不仅可用于评估MPP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风险,还可用于儿童MPP的辅助诊断。
2016年05期 v.37;No.15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邢宇双;吴宜艳;赵容杰;梁启超;
目的比较灵芝子实体与灵芝孢子粉中灵芝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以葡萄糖溶液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灵芝子实体和灵芝孢子粉中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灵芝孢子粉的多糖含量略大于灵芝子实体。结论醇提水沉和硫酸苯酚的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行,灵芝孢子粉的多糖含量略大于灵芝子实体。
2016年05期 v.37;No.15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钟绮梅;杨秋娟;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高频超声诊断并进行乳腺结节手术切除的87人共120个结节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高频超声探查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可靠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高频超声能够为诊断及鉴别乳腺诊断良、恶性结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016年05期 v.37;No.15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锦良;黄武全;郭东文;
目的探讨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复位骨折后安置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后,更换患者体位后对腘动脉进行修补或者吻合。结果 20例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在术后(1.96±1.07)个月出现较为明显的骨痂生长,在术后(4.5±1.23)个月骨折愈合状况良好,在术后(11.45±2.33)个月后患者骨性愈合状况良好,愈合率为100.0%。所有患者的患肢均存活,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且无内固定断裂、再骨折以及畸形愈合等不良状况的发生。结论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固定效果满意。
2016年05期 v.37;No.15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旭;韦启俪;罗韬;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移植在睑球粘连、非感染性角膜溃疡、翼状胬肉应用效果,为临床有效治疗眼表疾病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03~2015-03期间门诊、住院部收治的145例眼表疾病患者,根据疾病分为睑球粘连组5例,角膜溃疡组20例,翼状胬肉组12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生物羊膜移植治疗,观察治疗1年后患者疾病恢复情况,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角膜溃疡组术后恢复良好,仅前期出现角膜部分薄翳、水肿,后期改善;翼状胬肉组所有患者羊膜移植均成功,但术后有5例出现疾病复发,复发率为3.3%;睑球粘连组眼睑球粘连部分得到有效分离松解;同时1年后回访观察患者视力、眼球活动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临床对于睑球粘连、非感染性角膜溃疡、翼状胬肉等眼表疾病患者,采用生物羊膜移植手术治疗,患者恢复情况较好,且术后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排斥反应。
2016年05期 v.37;No.158 83-8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佳;杨春波;李现玲;
目的探讨氯米芬、来曲唑与他莫昔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114例,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38例,A组患者采用氯米芬治疗,B组患者应用来曲唑治疗,C组患者给予他莫昔芬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激素水平、卵泡表现、宫颈变化和妊娠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E2水平为(846.2±397.1)pmol/L,子宫内膜厚度为(9.2±1.3)mm,成熟卵泡数为(2.5±0.7)个,宫颈黏液评分为(8.4±1.8)分,流产率为7.9%,妊娠率为26.3%,均显著好于其他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可改善激素状态,促进卵泡排放,提高妊娠率,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好于氯米芬与他莫昔芬。
2016年05期 v.37;No.15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姜德志;吴江;屈波;
目的探究骨增量技术在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6例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上颌前牙缺失患者,分成两组,甲组:前牙单颗种植,常规置入骨粉,骨膜等,乙组:仅仅常规植入单颗种植体,不做骨增量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情况。结果甲组总体愈合率为90.91%,乙组总体愈合率60.61%,甲组总体愈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修复3年后,甲组红色美学标准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种植修复上颌前牙缺失过程中使用骨增量技术能够取得良好修复效果,且骨组织与植体间获得良好覆盖,大大提高种植修复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端木婷婷;孙红;雷凡;
目的研究磁性附着体对牙列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其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22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行磁性附着体修复,同期20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行可摘局部义齿常规修复;比较磁性附着体修复组与常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组修复前后的固位力、咀嚼效率、牙周健康状况。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后固位力、咀嚼效率值均得到显著提升(均P<0.05),其中磁性附着体修复组的固位力、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常规修复组(P<0.05);磁性附着体修复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值和牙周探诊深度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修复后的PLI、GI值明显低于常规修复组(P<0.05);磁性附着体修复的舒适程度、语言功能、义齿外观满意度均高于修复前且优于常规修复(与修复前比较,P<0.05;与常规修复组比较,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修复牙列缺损,美观舒适、易于佩戴和清洁,短期观察具有良好的固位与稳定性,牙周状况良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2016年05期 v.37;No.158 89-9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欣然;贾天华;曾海;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医疗机构干预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本辖区39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给予社区医疗机构的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及干预后不良生活方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改善,且干预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更显著,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不良饮食、吸烟、酗酒、不运动、心理亚健康等不良生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医疗机构的综合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2016年05期 v.37;No.15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露;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晚期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对不同疗效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疗效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前,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的癌抗原125(CA125)、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CA125、CEA、CYFRA21-1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患者的CEA、CA125水平无变化(P>0.05),疾病进展患者治疗后CYFRA21-1水平上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靶向药物治疗患者通过监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可预测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健;叶纯;苏晓程;王南雄;崔博;高劲松;
目的探讨钩型硬导丝引导下一次性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钩型硬导丝引导下一次性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治疗5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为肾结石,其中32例为鹿角型结石或多发性肾结石,16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 58例均一次性穿刺扩张成功并建立皮肾通道,53例采用单通道取石,5例采用双通道取石。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血尿,经对症治疗血尿消失,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胸膜、腹腔脏器及大血管损伤。结论钩型硬导丝引导下一次性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术中可防止导丝脱出,保证了扩张时通道不弯曲偏向,克服了筋膜扩张器的反复扩张带来的损害,理论和实践上均是可行的。
2016年05期 v.37;No.158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国超;
目的探讨应用平眩汤加以通络醒脑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参与此次调查,依据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例数均等为39例的两组,其中对照组仅予以自拟平眩汤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通络醒脑针刺法治疗,完成为期20d的治疗后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与对照组的71.8%相比明显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而实验组的降低更为确切(P<0.05)。结论应用平眩汤加以通络醒脑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助于改善眩晕、疼痛等症状,促进肩、颈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推广价值尤为显著。
2016年05期 v.37;No.158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键;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及后处理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先心病患儿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照组只吸入纯氧,研究组则采取七氟醚预处理与后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T1、T2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低于T0(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心肌肌钙蛋白1(c Tn1)与T0相较要明显更高(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间更短、自动复跳比率更高,同时尿量更大,住院时间更少,前述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及后处理应用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不仅可改善术中c Tn1、TNF-α指标,同时提高复跳比率,并很好地保护心肌,值得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景晖;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92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心肺功能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4周的VC与FVC、FEV1、MVV等肺功能指标与术后1周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周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SV、HR、LVEF等心功能指标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4周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肺癌应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可促进心功能及肺功能康复,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天荣;黎志洲;黎华清;蔡慧;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预后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相应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重度残疾和死亡的例数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等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预后良好,治疗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术,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105-10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卢彩作;
目的观察研究单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双倍剂量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倍剂量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应用单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与痰液标本镜检结果。结果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FEV1、FVC以及PEF肺功能症状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痰菌镜检结果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痰菌镜检结果、FEV1、FVC以及PEF肺功能症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临床用药方案中,单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疗效近似于双倍剂量替卡松,二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前者药物用量明显减少,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107-10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文仕;
目的探讨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对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深度烧伤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治疗和常规植皮加压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情况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清创至终末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而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种类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二次缝合、皮瓣转移、出血、再次感染、积液、张力性水泡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毛囊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对深度烧伤感染创面效果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2016年05期 v.37;No.158 109-11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文忠;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制服务在手足口病患儿健康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区报告发病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并比较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在家庭医生制服务前后对疾病家庭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12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于家庭医生制服务的5~8d内痊愈,没有并发症发生;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家庭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服务的满意度均较服务前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也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制服务在手足口病患儿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庭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水平,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煜;梁卓林;王匀;吴文强;张翔;叶青华;
目的探讨观察多西他赛联合5-氟脲嘧啶和奈达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PF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5-氟脲嘧啶和奈达铂方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随访观察1a。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2.4%)显著高于对照组(58.8%),治疗控制率(82.4%)与生存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58.8%)和(67.6%),远处转移率(20.6%)显著低于对照组(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5-氟脲嘧啶和奈达铂可以有效提高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5期 v.37;No.158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霞;
目的研究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采用中医定向透药与温针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患者中随机选出122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选择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温针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6%,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低,ADL评分和FMA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首次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治疗中将中医定向透药法与温针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肢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115-11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小霞;胥松;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对象5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NT-pro BNP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NT-pro 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LVEF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t=3.422,P<0.01)。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研究组患者NT-pro BNP水平不断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两者呈正相关性(r=0.879,P<0.05)。随着NT-pro BNP水平不断增加,研究组患者LVEF平不断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两者呈负相关性(r=-0.865,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心衰程度成正相关,并可客观的反映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2016年05期 v.37;No.158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丽萍;邓彩梅;林丽燕;成光英;黄庆云;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运用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固定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止血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共84例为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腔二囊管置管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置管固定法。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止血有效率、鼻腔黏膜破损、体位限制不适、气囊破裂以及胸闷和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腔黏膜破损、体位限制不适、气囊破裂和中度胸闷发生率分别为4.76%、14.29%、0.00%、30.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胸闷胸痛发生率为59.5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三腔二囊管置管固定法,改良法具有更好的运用效果,操作简单,费用更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2016年05期 v.37;No.158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锡交;梁艳丽;熊理锋;于品仙;何小云;梁月兰;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前用帕瑞布纳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快速通道麻醉,研究组麻醉前2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相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毕(T0)、拔管后10min(T1)、拔管后30min(T2)、拔管后60min(T3)动脉压(MAP)、心率(HR)及拔管后疼痛、躁动、镇静。结果两组患者术毕时MAP、H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min、拔管后30min、拔管后60min,两组患者MAP、HR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在各时间节点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后疼痛、躁动、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患者于麻醉诱导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苏醒期疼痛、躁动,提高苏醒期安全性。
2016年05期 v.37;No.158 122-12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传钱;赖晓兰;肖吝生;林益匡;
目的探讨血小板水平升高是否与肠癌肝转移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136例,采集相关临床、血常规、生化以及肿瘤指标等资料,按照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分为血小板正常组,大于300×109/L的血小板升高组。结果 CEA水平在血小板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血小板升高与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肝转移情况密切相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校正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发现血小板与大肠癌肝转移呈正相关,β=0.282,p=0.001。结论血小板升高与肠癌肝转移呈正相关,是肠癌肝转移的一个危险因素。
2016年05期 v.37;No.158 124-12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