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环磷酰胺对乳腺癌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张腊梅;李竹;李子涛;袁琳;刘建廷;李彩娟;

    目的本文探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对乳腺癌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运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基因差异表达及预后情况。MTT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CF-7细胞水平迁移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RT-PCR)检测MMP9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MMP9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其基因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有关。CTX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下调MMP9表达。结论 CTX能有效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MP9表达有关。

    2020年01期 v.41;No.17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氯喹对雄性克罗恩病模型小鼠肠炎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朱玉可;徐子龙;何逸凡;周昌旻;沈梦迪;王璐瑶;李静;张小凤;

    目的探讨氯喹(Chloroquine,CQ)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模型——白介素-10基因敲除小鼠(IL-10~(-/-))自发性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周龄的IL-10~(-/-)小鼠16只(雄性),随机分成两组:氯喹治疗组(CQ组,n=8)和模型组(Model组,n=8)。CQ组每日给予CQ灌胃(100mg/kg体质量,0.2mL),Model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0.2 mL),4周后处死小鼠进行评估。HE染色评估各组小鼠肠炎情况;ELISA法检测肠黏膜炎症介质水平;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及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及JAK2/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经4周给药干预,CQ组小鼠结肠组织炎症评分、肠黏膜促炎介质(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Model组(P<0.05),而抗炎介质(TGF-β)水平显著高于Model组(P<0.05)。CQ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Th1及Th17细胞比例显著低于Model组(P<0.05);而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Model组(P<0.05)。CQ组小鼠肠黏膜对异硫氰酸-葡聚糖的通透性显著低于Model组(P<0.05)。CQ组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Occludin的表达量显著高于Model组(P<0.05)。CQ组小鼠肠黏膜JAK2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Model组(P<0.05)。结论 CQ可显著改善CD样肠炎,治疗效果可能与抑制异常肠黏膜免疫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抑制JAK2/STAT3炎症信号有关。

    2020年01期 v.41;No.178 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黄葵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肌酐、尿素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任梦;连续;王佳鑫;成羽;

    目的探讨黄葵素对1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 mellitus,T1DM)大鼠肾功、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MALB)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应用链脲佐菌素对模型组和实验组进行造模。成模后每天给予实验组大鼠0.7g/kg体质量的黄葵素灌胃治疗,给予空白组和模型组同等剂量的蒸馏水,每周留取各组大鼠尿液测量UMALB含量,给药4周后处死,留取血液和肾脏标本。血液离心后取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尿素(urea nitrogen,UN)、胱抑素C(cystatinC,CysC)值,肾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黄葵素干预治疗4周后,实验组大鼠血清Cr、UN、CysC值分别为(36.19±4.93)μmol/L、(15.66±3.72)mmol/L、(0.13±0.04)mg/L,显著低于模型组各项指标(P<0.01);实验组UMALB的4周平均值为(7.48±7.37)mg/L,显著低于模型组(23.61±9.36)mg/L(P<0.01);HE染色结果可见实验组大鼠肾脏组织明显较模型组病理改变轻微,肾小球损伤较小。结论黄葵素可以改善T1DM大鼠肾脏功能,延缓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发生发展,并具有排除其他治疗外的独立疗效。

    2020年01期 v.41;No.17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抑癌基因ID4、WT1、GLIPR1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现

    刘晓丹;陈琛;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ID4、WT1、GLIPR1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白血病患者的表现。方法以43例志愿者为对照,67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2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9例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21例]为白血病组,MS-PCR检测两组WTl、ID4、GLIPR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RT-QPCR检测其相关mRNA表达情况。结果白血病组ID4、GLIPR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均高于对照组,WT1低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4、GLIPR1mRNA在AML、ALL、CML患者中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WT1mRNA在AML、ALL、CML患者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ML、ALL、CML患者ID4、WT1 mRNA表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LIPR1mRNA表达任意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研究白血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并可能为白血病的基因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2020年01期 v.41;No.17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胸腰椎骨折患者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影像学评估及生物力学分析

    胡霖霖;向橙;王汝良;

    目的探讨CT扫描参数预测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损伤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损伤椎体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信息,所有患者均测量CT骨性参数,按照PLC是否损伤分组,采用t检验探究影响PLC损伤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检验CT扫描参数对压缩骨折后PLC损伤的预测能力,并分析不同应力负荷状态下,损伤椎体的棘突间位移值及椎面位移值改变。结果椎体楔变角(superior inferior end plate angle,SIEA)、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tic deformity,LK)、棘突间距增加值(increased interspinous distance,IISD)在PLC损伤组及非损伤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ISD预测PLC损伤曲线下的面积AUC=0.875,ROC曲线确定的最佳预测界值为棘突间距增加值=2.365mm,其敏感性和特异度性较高。垂直力相比较屈曲力,对棘突间位移值及椎面位移值影响更大。结论在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中,IISD是独立预测PLC损伤发生的因素,IISD=2.365mm是预测压缩骨折后PLC损伤的最佳界值点。垂直力对受伤椎体的棘突间位移值及椎面位移值影响较大。

    2020年01期 v.41;No.178 16-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中医护理干预失眠症效果的系统评价

    张琪;

    目的利用Meta分析法,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失眠症效果。方法检索中英文文献资料数据库。中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英文:PubMed数据库、Medline、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NCBI)和Cochrane Library(2019年第5期)。检索时间为见刊至2019年5月,查找关于中医护理干预失眠症的文献资料,依据文献入选标准,评价纳入的文献总体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利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表明,中医护理组干预失眠症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MD=-2.73;95%CI(-3.21,-2.22),P<0.00001],合并效应量Z=10.53,P<0.05。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为指标,按照数据权重比例关系,中医饮食调理(27%)、穴位按摩(26%)、药浴(20%)为干预失眠症疗效最显著的三项中医护理措施。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为[MD=-1.06;95%CI(-2.15,0.03),P=0.06];睡眠时间为[MD=-0.17;95%CI(-0.34,0.00),P=0.05]。入睡时间为[MD=-0.36;95%CI(-0.54,-0.18),P<0.0001];日间功能障碍为[MD=-0.38;95%CI(-0.65,-0.11),P=0.006]。中医护理组相比普通护理组干预,在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指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指标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虽不能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减少失眠持续时间,但可显著减少患者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对失眠症治疗具有明显辅助作用。

    2020年01期 v.41;No.17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 ]
  • 降钙素原联合CURB-65评分、PSI评分对重症肺炎诊断及预后的预测

    曹大龙;李运成;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URB-65评分和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评分对重症肺炎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1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组,记录患者28天内死亡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CT、CURB-65评分和PSI评分对重症肺炎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患者PCT水平、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重症组中死亡患者PCT水平、CURB-65评分及PSI评分均显著高于重症组除死亡外的其他患者(P<0.05)。ROC曲线预测重症肺炎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4,CURB-65评分AUC为0.822,PSI评分AUC为0.882。PCT联合CURB-65评分的AUC为0.928,PCT联合PSI评分的AUC为0.954。ROC曲线预测重症组患者死亡显示:PCT评分的AUC为0.731,CURB-65评分的AUC为0.704,PSI评分的AUC为0.723,PCT联合CURB-65的AUC为0.758,PCT联合PSI评分的AUC为0.750。结论 PCT、CURB-65评分、PSI评分均能有效预测重症肺炎诊断及其预后情况,PCT联合CURB-65评分或PSI评分预测重症肺炎诊断及其预后的价值更高。

    2020年01期 v.41;No.17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基于护理核心期刊的我国康复护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王营营;吴赞芳;陶秀彬;袁莉萍;叶娜;

    目的可视化分析近30年来我国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其趋势,为护理人员从事康复护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借助多种图谱分析软件可视化分析1988年至2018年间我国康复护理研究现状及其趋势。结果共提取1169篇文献,从2002年开始发文量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机构发文量以医院为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文量最多;基金支持占25.2%;高产作者和机构已初步形成,作者间和机构间的合作以区域内为主;"康复护理"、"脑卒中"、"护理"、"患者"、"康复"和"偏瘫"等为高频关键词,高频关键词形成了5个聚类;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快速康复护理和生活质量方面。结论近年来康复护理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与欧美日等国家相比,患者的安全教育、跌倒、心里适应、人文护理和个案研究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2020年01期 v.41;No.178 29-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VEGF、MMP-9及TIMP-1在Rb患儿中的临床检测价值

    周苗苗;

    目的探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00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并手术切除的47例Rb组织标本内的VEGF、MMP-9及TIMP-1水平。分析VEGF、MMP-9及TIMP-1的阳性表达率及其与Rb肿瘤组织分化及浸润的关系。结果 Rb患儿TIMP-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VEGF、MMP-9(P<0.05)。分化型Rb组织内VEGF、MMP-9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未分化型(P<0.05)。有视神经浸润的VEGF及MMP-9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视神经浸润者(P<0.05);分化型与未分化型、视神经浸润者与无视神经浸润者的TIMP-1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b组织内TIMP-1与VEGF、MMP-9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234,0.147;P>0.05);VEGF与MMP-9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61;P<0.05)。结论高表达状的VEGF与MMP-9在Rb患儿肿瘤细胞的分化浸润及其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01期 v.41;No.178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前后血压的分析研究

    林瑞挺;张海峰;陈浩然;陈聪;蔡诗芸;黄伟;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围手术期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间于茂名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分为单腔起搏器(VVI组)共41例和双腔起搏器(DDD组)共51例,研究对象于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前采集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术前、术后的血压相关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定量资料数据应用t检验,来评估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对血压的影响。结果 (1)VVI组患者围手术期前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平均心室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前后舒张压及脉压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DD组患者围手术期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平均动脉压、平均心室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纠正缓慢心率后在围手术期可引起血压的下降。

    2020年01期 v.41;No.178 39-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肾功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

    陈啸;李佟;张嘉玮;丁兆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肾功能水平对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江苏省荣军医院住院及无锡市山北街道社区康复的CHF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肾功能指标,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以总分<26分为标准,将研究对象分成认知正常组和认知损伤组,认知正常组有28例患者,认知损伤组有111例患者,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肾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认知损伤组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SCr与视空间及执行能力、注意、延迟回忆及认知功能总分呈正相关(P<0.05);BUN与视空间及执行能力、注意及认知功能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受到SCr及BUN水平的影响。

    2020年01期 v.41;No.17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颈动脉IMT及不稳定斑块的关系

    阚秀珍;梁冰;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CP)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126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被纳入研究,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_3浓度。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动脉IMT水平、斑块是否形成及其稳定性。收集研究对象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1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NLR)等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血清25(OH)D_3水平分为非缺乏组和缺乏组。结果血清25(OH)D_3缺乏组颈动脉IMT水平较非缺乏组显著增高。相关分析提示血清25(OH)D_3与CIMT负性相关,回归分析证明25(OH)D_3是CIMT独立危险因素(β=-0.008,P<0.01)。在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中血清25(OH)D_3浓度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证实,血清25(OH)D_3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0,95%CI:0.702~0.912,P=0.001)。结论维生素D低水平可能会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加,并对预测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具有一定的价值。

    2020年01期 v.41;No.178 46-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糖尿病足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李微;吴志昊;李远远;陈文实;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并发焦虑症、抑郁症情况,及其与性别、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糖尿病病史、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间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9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入选患者的心理情况。记录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HBA1C、糖尿病病史、糖尿病足溃疡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等。分析其与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足患者患焦虑症、抑郁症概率均高于非糖尿病足患者(P<0.05)。糖尿病足患者中,抑郁症患病率在HBA1C、Wagner分级、溃疡持续时间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症患病率在Wagner分级、溃疡持续时间组中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焦虑症、抑郁症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足患者高,且与患者Wagner分级、糖尿病足溃疡持续时间、HBA1C水平呈正相关,严重影响了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水平。

    2020年01期 v.41;No.178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D型人格与子宫肌瘤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颜桑桑;郑建盛;林志萍;王新兴;谢群;蔡鼎男;林雅嫣;

    目的探讨D型人格对子宫肌瘤发生的影响,为子宫肌瘤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医院就诊的818名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为D型人格分为暴露组(266名)与非暴露组(552名),采用自制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面访调查,获取其子宫肌瘤诊断结果。lagistic回归分析子宫肌瘤患病情况与D型人格的相关性。结果暴露组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41.7%,对照组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3.4%,两组研究对象的子宫肌瘤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86,P<0.001)。按照年龄分层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20~29岁与30~39岁研究对象中,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子宫肌瘤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40~49岁和≥50岁研究对象中,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子宫肌瘤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本研究中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后,D型人格与子宫肌瘤之间仍有统计学关联,D型人格发生子宫肌瘤的风险是非D型人格的1.513倍(95%CI:1.036~2.209,P=0.032)。结论 D型人格是子宫肌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D型人格女性的心理干预,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

    2020年01期 v.41;No.178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旁路移植术早期预后的影响

    石宇;刘学刚;王领;施超;刘戈;孟金金;刁文杰;常明明;王鹏;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术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180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6.5%,88例)和B组(HbA1c≥6.5%,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术后6个月后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术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 A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低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比例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同的冠心病患者在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体内炎性反应、脂质代谢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存在差异。

    2020年01期 v.41;No.17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血管内栓塞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动脉瘤

    王育胜;洪映标;彭晖;蔡洁波;陈泽鑫;蔡跃豪;陈秋宏;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术联合腰大池引流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年2018年5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血管内栓塞术+常规腰椎穿刺引流,51例)和观察组(血管内栓塞术+腰大池引流,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价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824,5.716;P=0.028,0.017);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栓塞术后不同时间和组间脑脊液红细胞计数、颅内压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_(时间)=138.19,88.70;F_(组间)=301.95,161.12,P<0.001),且时间与组别间存在交互作用(F_(交互)=462.23,224.73,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动脉瘤大小、栓塞术前Hunt-Hess分级、多发性动脉瘤、术后并发症与患者术后预后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动脉瘤大小、术前Hunt-Hess分级、多发性动脉瘤、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血管内栓塞术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要显著优于术后常规腰椎穿刺引流术,其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颅内压,从而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率。此外,年龄、动脉瘤大小、术前Hunt-Hess分级、多发性动脉瘤、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其中可干预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0年01期 v.41;No.178 61-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糖脂生化指标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预测的价值

    刘小燕;林律初;陈树华;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进行糖脂代谢指标监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8例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挑选同时间段内在本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正常妊娠期妇女88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进行以下指标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口服75g葡萄糖后1h、2h血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对比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发生情况。分析妊娠早期糖脂生化指标与75g OGTT血糖值、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孕妇HbA1C、FPG、口服75g葡萄糖后1h、2h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羊水过多、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巨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PG、HbA1c、TG水平与75g OGTT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早期糖脂生化指标与新生儿结局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GDM孕妇在妊娠早期的糖脂代谢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其妊娠早期FPG、HbA1c、TG水平与母婴结局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妊娠早期对这些糖脂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对于预测GDM病情发生、发展及新生儿结局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20年01期 v.41;No.178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夜间睡眠图结构特征

    张丽;李婷婷;荣爽;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中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多导睡眠图指标差异。方法选取213例OSAHS患者,并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和婚姻状况进行匹配,最终得到样本量均为48例的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总睡眠时长(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睡眠片段化等相关睡眠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在OSAHS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组的TST、SE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第三阶段时长方面指标低于正常血压组,睡眠后觉醒时长(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第二阶段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SAHS患者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与正常血压组患者相比,在睡眠结构(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各期时长和比例)、睡眠效率和睡眠连续性存在显著差异,在未来的研究中,前瞻性的研究将对这些联系进行因果关系的论证。

    2020年01期 v.41;No.178 69-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AFP、AFU、CEA及CA19-9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黄瑞妍;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α-fucosidase,AFU)、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间就诊于我院的60例肝癌患者为肝癌组,选择同期就诊于我院的6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良性组,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AFU、AFP、CA19-9、CEA水平,分析各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肝癌的敏感度、准确度和特异度。结果肝癌组AFU、AFP、CA19-9、CEA水平>良性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U、AFP、CA19-9、CEA联合检测肝癌的敏感度、准确度和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U、AFP、CA19-9、CEA是筛查肝癌的有效指标,联合检测肝癌敏感度、准确度和特异度较高。

    2020年01期 v.41;No.17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 ]
  • 经阴道四维超声造影评判不孕症输卵管的通畅性

    苑秋红;魏宝霞;刘晓梅;胡玉君;邹岩;纪昂;王琳;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输卵管通畅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牡丹江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0例不孕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TVS-4D-HyCoSy)检查和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以HSG为金标准,TVS-4D-HyCoSy与HSG检查方法的输卵管通畅情况的吻合率为91.7%,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S-4D-HyCoSy的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HSG的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S-4D-HyCoSy可准确评价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程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20年01期 v.41;No.178 75-7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 锥形束CT联合Ankylos种植体经Ssyncone基台修复无牙颌的效果观察

    陈儒娜;符镇南;张佩芬;黄锦洪;朱壮华;

    目的研究锥形束CT联合Ankylos种植体经Ssyncone基台修复无牙颌的效果并予以分析,旨在为临床无牙颌修复提供一种有效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种植修复的无牙颌患者88例记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Ankylos种植体经Ssyncone基台修复,联合组则于术前对患者进行锥形束CT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种植修复方式,结合Ankylos种植体经Ssyncone基台完成手术。分别比较两组在牙龈指数分级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种植修复完成后3个月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联合组牙龈指数分级0级人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高,3级人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种植修复完成后3个月,两组的满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咀嚼功能、舒适度、美观、方便性满意度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均P<0.05)。结论锥形束CT联合Ankylos种植体经Ssyncone基台修复无牙颌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保护牙周组织健康,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01期 v.41;No.178 77-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HbA 1c水平与血管病变及预后的相关性

    范翠云;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与血管病变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清HbA 1c水平的情况,分为正常组21例(<6.5%)、轻度升高组19例(6.5%~8.5%)和升高组20例(>8.5%)。比较3组的血管狭窄程度和预后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bA 1c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血管轻度狭窄占比71.43%,中度狭窄占比28.57%,重度狭窄占比0.00%;轻度升高组血管轻度狭窄占比36.84%,中度狭窄占比52.63%,重度狭窄占比10.53%;升高组血管轻度狭窄占比25.00%,中度狭窄占比35.00%,重度狭窄占比40.00%。正常组轻度狭窄占比高于轻度升高组和升高组,升高组重度狭窄占比高于正常组和轻度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mRS评分为(1.10±0.24)分,轻度升高组mRS评分为(2.17±0.30)分,升高组mRS评分为(3.21±0.38)分,正常组mRS评分低于轻度升高组和升高组,升高组mRS评分为高于正常组和轻度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HbA 1c水平与血管病变及预后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6,0.702,P<0.0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HbA 1c水平越高,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mRS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2020年01期 v.41;No.178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超声引导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与椎旁神经阻滞用于手术治疗气胸患者镇痛效果的比较

    钟微微;夏洪莲;安佰柱;师丹;徐建军;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和单次椎旁神经(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阻滞在胸腔镜手术对气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方法择期行气胸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椎旁神经阻滞(P组)、竖脊肌平面阻滞(E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均不采取镇痛装置。P、E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竖脊肌平面阻滞,两组均给予0.5%罗哌卡因20mL,阻滞完成后30min采用冷刺激法测量感觉阻滞平面。记录两组术前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及感觉平面阻滞持续时间;记录两组切皮前后心率及血压的差值HR、MAP;记录术后1h、3h、6h、12h、18h及24h患者静息及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氟比洛芬酯给药次数。结果与P组相比,E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及术后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E组切皮即刻与切皮前心率、血压差值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P、E两组不同时间点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P组相比,E组术后6h咳嗽时VAS评分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P组两组术后追加氟比洛芬酯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组操作过程中发生2例阻滞失败。结论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与单次椎旁神经阻滞胸腔镜手术对气胸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相当。然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起效快,镇痛效果明确,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气胸患者术后镇痛。

    2020年01期 v.41;No.178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 ]
  • 跨关节钢板结合空心钉治疗Lisfranc复合体损伤

    邹运璇;朱永展;沈国栋;张宏宁;李雪;尹航;

    目的对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实施跨关节钢板结合空心钉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两组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进行跨关节钢板结合空心钉治疗。对两组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治疗后的解剖复位效果、足部关节功能评分、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的解剖复位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2)治疗后观察组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的足部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3)治疗后两组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后观察组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跨关节钢板结合空心钉可明显提高Lisfranc复合体损伤患者的解剖复位有效率,改善足部关节功能评分,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2020年01期 v.41;No.178 87-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干预方式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家属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黄汉泽;黄素美;许贤华;

    目的探究多模式相结合的干预方式对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家属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300名患者家属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名。观察组采用多模式相结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手卫生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手卫生依从性,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手卫生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手卫生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同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接触物品环境后、接触血液和体液等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相结合干预方式的应用,可以提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家属的手卫生依从性,增强对手卫生依从性知识的认识,同时还能够间接提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1期 v.41;No.17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不同亚型脑梗死患者血浆氨基酸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王科;黄丽霞;贺文麟;

    目的测定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氨基酸水平,探讨氨基酸含量变化对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在发病24h测定血清丙氨酸、蛋氨酸及亮氨酸水平,观察不同亚组间血清氨基酸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血清丙氨酸、蛋氨酸及亮氨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发病24h大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清丙氨酸及蛋氨酸含量明显降低,而亮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明原因梗死组患者血清亮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出现血清氨基酸水平异常,且含量变化与亚型有关,提示血清氨基酸变化含量与急性脑梗死具有相关性。

    2020年01期 v.41;No.178 93-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黄芫花中五种有害元素

    李宝霞;董双涛;沈丹丹;马郑;

    目的建立了测定黄芫花中五种有害元素的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CP-MS测定有害元素Cu、Cd、Pb、As、Hg。结果法学验证表明,Cu、Pb、Cd、 As在0.5~100μg/L范围内,Hg在0.1~10μ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测定要求,加样回收率在95.24%~101.16%。结论本法灵敏、专属、准确,可用于黄黄芫花中毒性元素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黄芫花中的有害元素的含量符合我国药典的相关规定。本研究可为黄芫花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2020年01期 v.41;No.178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DSA引导下~(125)I粒子覆膜食道支架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

    张力苹;张启周;栗国梁;陈健英;赵媛媛;刘喜娟;余锡贺;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粒子覆膜食道支架植入联合TP方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份至2018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48例晚期食道癌患者,其中43例患者可评价,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进行~(125)I粒子覆膜食道支架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2周内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23例患者共置入~(125)I粒子覆膜金属支架24枚;对照组20例患者共置入~(125)I粒子覆膜金属支架20枚,支架置入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程度均得到改善。治疗2月后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7.83%、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26%、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胸痛、咽痛、呕血、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无围手术期死亡;治疗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可控。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覆膜支架置入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可迅速改善吞咽困难等症状,短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20年01期 v.41;No.178 98-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黄喆;崔文波;邝铭业;

    目的探讨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9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5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4.2±4.3)min,术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痛,且术后1d疼痛评分最低;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价治疗优良率为86.44%;59例椎间孔镜手术出现术后翻修3例,其中2例行单侧髓核摘除术,1例行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术后复发入院保守治疗2例,保守治疗症状好转。结论应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好且预后佳,值得推广。

    2020年01期 v.41;No.178 102-10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0例

    陈邦邦;刘会春;庞青;王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间行LSPDP患者30例的资料,回归性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手术时间160~254min,平均时间为(217.0±34.0)min;术中出血量为50~600mL,平均为(185.0±127.0)mL。术后首次饮食时间为1~4d,平均为(2.4±0.8)d。术后住院时间为7~16d,平均为(10.0±3.0)d。术后发生A级胰漏8例,经观察后自愈,B级胰漏5例,经抑酶、负压冲洗后痊愈。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出现腹腔出血2例,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出现脑梗塞1例,转至神经内科继续治疗。术后出现脾部分梗死3例,经观察半年后自愈,见表1。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16例,粘液性囊腺瘤6例,浆液性微囊腺瘤2,乳头状瘤5例,胰岛细胞瘤1例。结论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

    2020年01期 v.41;No.178 104-105+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湿包发生率中的应用及效果

    邵梅;王继梅;吕晓霞;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湿包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自2018年6月起在灭菌物品湿包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分别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5个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5个月各选择2000件灭菌物品,统计两个阶段的灭菌物品湿包发生情况,比较两个阶段的护理质量评分,并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的无形成果进行评价。结果 (1)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5个月内,消毒供应室共发生55例灭菌物品湿包事件,湿包发生率为2.7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5个月内,消毒供应室共发生19例灭菌物品湿包事件,湿包发生率为0.9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湿包发生率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显著降低(P<0.05)。(2)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增高(P<0.05)。(3)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活动参与度、责任与荣誉、发挥个人潜能等无形成果均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增高,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室开展可有效降低灭菌物品的湿包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

    2020年01期 v.41;No.178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病例报告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骨髓纤维化1例

    张莉莉;叶明;谢长好;侯传云;赵萍;王健;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骨髓纤维化的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髓活检结果、治疗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骨髓纤维化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髓纤维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发病率暂无准确评估。临床最突出的为血液系统损害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细胞减少为主(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中的一项及多项)。骨髓活检主要表现为骨髓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加;呈网状纤维化,纤维化程度不一;骨髓细胞数变化不一;绝大多数细胞形态正常,巨核细胞通常增生伴浸润。治疗上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效果好,骨髓纤维化在治疗后改善情况尚无明确定论。短期预后良好,远期预后暂无明确定论。结论对于有血液系统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早期行骨髓穿刺活检,明确有无继发骨髓纤维化;对于骨髓活检提示骨髓纤维化患者,应完善免疫学相关检查明确有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做到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2020年01期 v.41;No.178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卵巢良性Brenner瘤并浆液性囊腺瘤1例

    侯娜娜;李铁臣;孙青;

    目的了解该病的病因、诊断、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加强临床工作者对卵巢Brenner瘤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卵巢良性Brenner瘤并浆液性囊腺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良性Brenner瘤是罕见的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相关检查、诊疗方案与卵巢上皮性肿瘤无较大差别,因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仍依靠术后病理证实。结论绝经后女性应重视定期体检,若出现症状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及鉴别。临床工作者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对Brenner瘤的诊断和治疗的特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0年01期 v.41;No.178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可逆性脑白质后部综合征为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潘新兰;李志军;刘梦洁;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症状和血清学异型性的结缔组织病,当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头痛、癫痫及神经精神症状等。可逆性脑白质后部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症状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法的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相似,现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RPLS患者1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结合外文文献所报道且资料较完善的15例患者综合进行分析。

    2020年01期 v.41;No.178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PCNA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李红玉;陈硕然;戴安;孙兆义;

    恶性肿瘤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至今对于肿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基因的突变或丢失、抑癌基因的失活及癌基因的激活等均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强增殖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近年来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最常用的指标,它对于DNA的复制、DNA损伤的修复、染色质结构的维持以及细胞周期进展位点都是必不可少的。

    2020年01期 v.41;No.178 118-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 ]
  •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吴珊珊;王月;张丽;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于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伴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气体交换障碍,引起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其发病率较高,约占所有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的65%,分布于各个年龄段,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是对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41;No.178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发病机制的分子研究进展

    刘颖燕;马薇;齐瑶;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过度增生形成,其恶变率较低,但其恶变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研究和探讨不断增加,如p53、PTEN、ras等基因的突变、CerbB-2、MMP-9、COX-2蛋白的过度表达等。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的分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早期筛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0年01期 v.41;No.178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脑氧饱和度监测用于预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刘晨;徐晴;孙刚强;郭文俊;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作为老年人围术期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目前已成为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棘手问题之一。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监测作为临床上一种能够及时有效判断脑灌注及脑部氧合情况的无创监测方法,其对围术期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rSO_2监测在不同类型手术中对术后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rSO_2监测用于认知障碍的早期诊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2020年01期 v.41;No.178 126-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肾脏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郑俊雅;沈雪;刘增瑞;段新鹏;

    肾脏功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肾脏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参与了肾脏的血流,肾小球滤过率,酸碱平衡以及水盐代谢的调节。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调节肾脏的水盐代谢和影响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病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抗利尿方面,β3肾上腺素能受体起到了与抗利尿激素同样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肾脏的分布,在肾小管中作用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位点的突变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以及对尿崩症的治疗意义进行简要的综述。

    2020年01期 v.41;No.178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放射性核素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应用进展

    汪兰英;秦恺;李芳巍;

    放射性核素是检查和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转移与复发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临床上,对于放射性核素治疗DTC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将针对放射性核素在DTC术后的应用价值进行论述,为临床上DTC的治疗提供几点思考。

    2020年01期 v.41;No.178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因素综述

    刘志恒;贾红玲;宋传芳;赵一锦;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目前在我国已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高复发率是UC重要临床特征之一,但UC复发的机制现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涉及免疫学、饮食因素等多个方面,较为复杂。本文根据现今国际研究热点从饮食与代谢因素、肠道感染、吸烟与饮酒三大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影响UC复发的可能机制及影响,其中吸烟与饮酒对UC复发无影响,甚至有减少UC复发的可能,而肠道艰难梭菌感染及肠道菌群失调会增加UC复发率。饮食对UC复发的影响现存在大量争议,仍需大量细致的临床研究予以证实,也为今后研究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因素提供了一个方向。

    2020年01期 v.41;No.178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肥胖与血浆NT-proBNP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

    田惠;徐彪;

    随着生活水平的高,饮食多样化的转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肥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即增加了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又使得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降低,然而血浆NT-proBNP水平对于HFpEF的诊断至关重要,至此对于肥胖者心力衰竭的诊断增加了难度。本文综述了在HFpEF患者中,肥胖对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2020年01期 v.41;No.178 139-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纳布啡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雪薇;王文欣;李响;李莉;韩继成;

    纳布啡为菲衍生物,它能与μ、κ和δ受体结合。κ受体激活能够产生有效的脊髓水平的镇痛效果,外周κ受体的激活在内脏痛的调节起重要作用。对μ受体部分拮抗,呼吸抑制和成瘾发生率低。对δ受体活性极弱,不产生烦躁、焦虑感。目前主要应用于术前用药、麻醉诱导、术中用药、术后镇痛、术后寒战治疗、瘙痒治疗和无痛门诊应用等。本文从纳布啡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阐述。

    2020年01期 v.41;No.178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调查研究

  • 正畸未成年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

    屈胜利;

    目的探究影响未成年正畸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未成年正畸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状况测试并根据结果判断其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各因素与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性并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家庭构成(χ~2=11.270,P=0.001)、生活环境(χ~2=7.359,P=0.007)、畸形严重程度(χ~2=14.480,P<0.001)、性格向性(χ~2=4.898,P=0.027)、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χ~2=25.314,P<0.001)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生活环境(OR=1.632,P=0.021)、重度畸形(OR=3.579,P=0.002)均为未成年正畸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性格外向(OR=0.628,P=0.023)、接受过健康教育(OR=0.746,P=0.002)均为未成年正畸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家庭构成、生活环境、畸形严重程度、性格向性、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影响未成年正畸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应予以足够重视。

    2020年01期 v.41;No.178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妊娠期抑郁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对母婴的危害

    王金凤;

    目的分析妊娠期抑郁的发病因素及对母婴的危害。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346例妊娠期妇女进行本次研究,以问卷形式对其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妊娠期抑郁的因素及对母婴的危害。结果 346例妊娠期妇女中有111例(32.08%)出现抑郁。妊娠期抑郁的发生和其年龄、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天数、上夜班、家庭收入、同住情况方面有关(P<0.05);而与其文化程度、职业无明显关联(P>0.05)。与正常妊娠期妇女相比,妊娠期抑郁妇女早产、妊娠期并发症、产后抑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天数、上夜班、家庭收入、同住情况是影响妊娠期抑郁发病的主要因素。妊娠期抑郁易导致早产、妊娠期并发症、产后抑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母婴结局。

    2020年01期 v.41;No.178 148-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 伤口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大业;段晓侠;

    目的调查伤口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安徽省某2所三级医院529例伤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伤口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60.88±14.5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伤口患者的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伤口类型以及是否首次换药(P<0.01)。结论伤口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普遍较低,年龄、文化程度、伤口类型和是否首次换药是影响伤口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临床护理中应高度重视伤口患者的心理弹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伤口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伤口患者的心理弹性。

    2020年01期 v.41;No.178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医学生中医体质的横断面调查

    杨洁;朱继民;武松;李静;王鸣瑞;鹿煜炜;

    目的调查医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以期为医学生体质改善工作开拓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安徽省各高校1069名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专业学生中医体质分型为平和质的占37.68%,偏颇体质占62.32%,其中兼夹体质占41.86%。单一偏颇体质前三位依次是阳虚质(8.84%)、痰湿质(8.12%)和气虚质(6.79%)。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医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学生中医体质呈明显的性别、年级分布差异。女生较之男生更易发生偏颇体质,大一新生较之其他年级更易发生偏颇体质。应加强对医学生的中医体质调理工作,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平衡膳食、规律作息、舒畅情志,提高身体素质。

    2020年01期 v.41;No.178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农村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困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江一铃;洪静芳;刘晓蓓;王丽;

    目的调查农村晚期肺癌患者化疗阶段心理困扰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法选择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住院化疗的107位农村肺癌晚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困扰筛查工具和癌症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有60.75%(65/107)的患者心理困扰得分≥4分,问题列表中患者描述"中度"或"重度"频率较高的前10个问题中,家庭、实际、情绪问题各占30%,10%属身体问题;家庭人均月收入、子女情况、疼痛、屈服应对方式、幻想应对方式与心理困扰发生的情况呈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困扰较为普遍,患者有无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疼痛、屈服应对和幻想应对是心理困扰的重要影响因素。

    2020年01期 v.41;No.178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医联体框架下老年患者同质化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王跃;杨春梅;张丹;沙丽艳;

    目的探讨同质化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对医联体内部老年心血管患者健康管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9月至12月间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89名医联体内部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同质化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问卷包括,自制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健康管理需求调查表、健康管理能力调查表和同质化健康管理模式满意度调查表。结果通过同质化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患者健康管理能力得分从(33.97±3.01)分提高到(48.22±2.87)分,t=43.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结论同质化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对提高地区老年人群健康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1期 v.41;No.178 162-164+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ICU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夏海鹭;黄碧玲;鲍淑兰;

    目的了解ICU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绩效现状及其相关性,为管理层了解ICU护士心理现状提供数据与参考,以便制定更好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工作绩效。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方法,使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对5所三级甲等医院21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职业倦怠(56.65±8.40)分,工作绩效(3.84±0.31)分;工作绩效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情感衰竭维度与工作绩效得分与任务绩效维度存在显著强相关(r=0.510、r=0.529)。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倦怠,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职业倦怠,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2020年01期 v.41;No.178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 ]

高教研究与高校管理

  • 中药学微课制作方法及结合课堂派在翻转课堂中的运用

    郑晓艳;郭月丽;

    在国务院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使得传统课堂的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本文根据中药学专业的课程及学生特点,介绍了如何合理的设计、制作微课,并运用微课、课堂派进行线上线下多种模式翻转课堂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新模式,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提高。

    2020年01期 v.41;No.178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 ]
  • 依托细菌画竞赛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王天宏;刘丽;李焱;王翠雅;刘勇;张涛;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深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评估专业发展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展细菌画竞赛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符合专业发展的高素质医学技术人才。

    2020年01期 v.41;No.178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基于自主团队学习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朱坤;张长春;赵睿;

    目的探究自主团队学习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骨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骨科临床课程教学水平,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骨科临床实践学习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进行临床实践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7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5人,采用自主团队学习模式;对照组35人,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开始临床教学前对两组学生进行摸底,两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对骨科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工作结束后,两组医学生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等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医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骨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操作技能考核与病例分析考核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绩。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骨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团队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增加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有利于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骨科临床教学的改革。

    2020年01期 v.41;No.178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 ]
  • 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结合PBL教学方法在来华留学生神经外科的教学效果

    王先祥;张义泉;张科;肖瑾;高鲁;

    目的评价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方法在来华留学生神经外科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100名来华留学医学生给予神经外科教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结合PBL教学方法教学,对比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以及课堂全勤率。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语言表达、文献阅读、创造力以及自学能力这6项的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课堂全勤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结合PBL教学方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教学,能够提高来华留学医学生的成绩和课堂全勤率,且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较高。

    2020年01期 v.41;No.178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