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顺铂对人NK/T细胞淋巴瘤SNK6和NK92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赵玉;潘新宇;李冀;于成龙;于建渤;

    目的探讨顺铂对人NK/T细胞淋巴瘤SNK6和NK92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培养人NK/T细胞淋巴瘤SNK6和NK92细胞,将不同浓度的顺铂加入对数生长期的SNK6和NK92,以不加药同期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qPCR检测顺铂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以及JAK3和STAT3的表达。结果顺铂作用后,SNK6和NK9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顺铂用药后SNK6和NK92细胞的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增加,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减少,且顺铂高剂量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对应低剂量用药组。顺铂处理后NK92细胞中JAK3和STAT3的表达减少,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顺铂可能诱导JAK/STAT信号通路中靶基因的调节(Bax上调,Bcl-2下调),促进细胞凋亡。

    2020年03期 v.41;No.18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USP33和CXCR4表达及其与JAK3、STAT3信号分子的关系

    潘新宇;赵玉;刘赫迪;于建渤;

    目的探讨PTC组织中USP33和CXCR4表达及其与JAK3、STAT3信号分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USP33及CXCR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6例P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USP33的表达;采用qRT-PCR技术检测6例P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USP33、CXCR4、JAK3及STAT3的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USP33阳性表达位于细胞质,在肿瘤体积较大患者的PTC组织中表达量下降(P<0.05),CXCR4阳性表达位于细胞质,表达水平与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0.001);(2)Western blot:癌旁组织中USP33的表达水平高于PTC组织(P<0.05);(3)qRT-PCR:癌旁组织中USP33 mRNA在的表达略高于PTC组织(P>0.05),CXCR4 mRNA、JAK3 mRNA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PTC组织中,USP33及CXCR4蛋白表达的弱阳性率分别为42%,3.2%;中度阳性率分别为20%,38.7%;强阳性率为28%,32.3%。结论 USP33、CXCR4和JAK3信号分子可能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

    2020年03期 v.41;No.180 6-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过表达miR-22-3p抑制肝癌Li-7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刘长兵;胡惠贞;黄海良;

    目的探讨miR-22-3p对肝癌Li-7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化转变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3000将miR-22-3p过表达质粒(GV251/miR-22-3p)转染至肝癌Li-7细胞,实验分别设置正常对照组(N)、阴性对照组(GV251/NC)和miR-22-3p过表达组(GV251/miR-22-3p)。应用浓度为200μg/mL G418筛选出miR-22-3p过表达稳转细胞株。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基因(E-cadherin、β-catenin、N-cadherin和Vimentin)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N组和GV251/NC组相比,GV251/miR-22-3p组miR-22-3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且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在48h后均显著降低(P<0.01,P<0.01);与N组和GV251/NC组相比,GV251/miR-22-3p组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的表达则明显升高(P<0.01);同时,上皮标志基因E-cadherin和β-catenin则明显升高(P<0.01),间质标志基因N-cadherin和Vimentin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miR-22-3p可通过抑制Bcl-2及促进Bax表达,进而降低肝癌Li-7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通过调控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EMT进程,进而降低肝癌Li-7细胞的迁移能力。

    2020年03期 v.41;No.180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 脂联素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马莉;刘宏;荣芳;

    目的观察脂联素(APN)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LPS诱导急性肺损伤组(LPS组)和APN治疗组(APN+LPS组)。APN+LPS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基因重组APN(6mg/kg)。每组大鼠在LPS(8mg/kg)注射后24h处死,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损伤程度,并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肺组织W/D比值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LPS组大鼠肺组织可见肺泡、肺间质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红细胞;与LPS大鼠相比较,APN+LPS组大鼠肺间质充血程度较轻,肺泡腔内仅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未见红细胞;与NS组比较,LPS组和APN+LPS组大鼠肺损伤评分、肺组织W/D比值及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增加(P<0.05);而APN+LPS组上述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LPS组(P均<0.05)。结论 APN可减轻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2020年03期 v.41;No.180 16-1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CA199、CEA及cfDNA的联合检测对胆管癌的辅助诊断价值

    莫迪;李梦雨;李华洋;王志龙;李丽娟;金红;

    目的通过检测胆管癌、良性胆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和循环游离DNA(cfDNA)的水平,探讨联合检测以上3项指标在胆管癌的诊断中的辅助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45例胆管癌患者、40例良性胆管疾病患者和45例健康人的血清和血浆。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人群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的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定量检测三组人群血浆中的cfDNA的水平。分析以上3个指标在三组人群中的表达水平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法比较3种血液分子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胆管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和血浆cfDN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胆管疾病组和健康人组(P<0.05),CEA水平与良性胆管疾病组和健康人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胆管疾病组CA199和CEA和cfDNA水平与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CA199、CEA和cfDNA的诊断敏感性和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这3种肿瘤标志物的结果,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均高于CA199和CEA单独检测的特异性,但低于cfDNA单独检测的特异性。由于CA199和CEA两项指标的参考值已知,计算出的cfDNA临床截断点(cut-off值或临界值)为18.06 ng/mL。结论与单独检测相比较,联合检测血液中CA199、CEA和cfDNA对于诊断胆管癌有更高的辅助价值。

    2020年03期 v.41;No.18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ABCC1促进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恶性转化的作用研究

    李兴江;王鹏宇;宋妍婕;冯玉宽;

    目的探讨ABCC1对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细胞中,通过慢病毒途径过表达ABCC1,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BC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CCK-8和流式细胞周期检测ABCC1对BEAS-2B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ABCC1对BEAS-2B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BCC1对BEAS-2B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重组病毒感染BEAS-2B细胞后72h,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v-ABCC1组ABCC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Lv-Control组与对照组明显增强,说明成功建立了ABCC1高表达BEAS-2B细胞;流式细胞周期分析表明Lv-ABCC1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进入DNA合成期(S期)的比例明显增加;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Lv-ABCC1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划线法检测显示Lv-ABCC1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ABCC1能够显著增加BEAS-2B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BEAS-2B细胞的恶性转化。

    2020年03期 v.41;No.180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LncRNA UCA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何勇勇;储成牛;程利;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中LncRNA UCA1(Long noncoding RNA 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 1,LncRNA UCA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胰腺癌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60例胰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和6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LncRNA UCA1的相对表达量。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LncRNA UCA1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t检验分析LncRNA UCA1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UCA1表达与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胰腺癌患者血清中LncRNA UCA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3.604±0.753)vs (2.889±0.438),t=6.361,P<0.001]和术后胰腺癌患者[(3.604±0.753) vs (2.947±0.415,)t=5.922,P<0.001],术后胰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中LncRNA UCA1表达无差异;术前胰腺癌患者血清LncRNA UCA1表达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与CA19-9(t=2.303,P=0.025)、细胞分化(t=2.802,P=0.007)、肿瘤大小(t=2.216,P=0.031)、淋巴结转移(t=2.992,P=0.004)和TNM分期相关(t=3.168,P=0.002)相关;LncRNA UCA1诊断胰腺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0.742~0.845,P<0.01),Cut-off值为3.29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5%和85.8%;LncRNA UCA1高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较低表达组低(χ~2=17.222,P<0.001;χ~2=14.202,P<0.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ncRNA UCA1表达、细胞分化和TNM分期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均<0.05)。结论 LncRNA UCA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2020年03期 v.41;No.180 26-2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我国音乐疗法研究可视化分析

    王营营;吴赞芳;陶秀彬;袁莉萍;叶娜;

    目的可视化分析近年来我国音乐疗法研究现状及其趋势,为相关人员从事音乐疗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BICOMB软件、Ucinet软件、Netdraw软件、CiteSpace软件、Gcluto1.0软件可视化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音乐疗法研究现状及其趋势。结果共提取到1749篇文献,发文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护理研究》载文量最多(48篇);基金支持占24.9%;形成了28个高产作者合作群和5个高产机构合作群;"音乐疗法"、"焦虑"、"疼痛"、"抑郁"、"护理"、"康复"等为高频关键词,高频关键词形成了6个聚类;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五行音乐、自闭症、负性情绪、阿尔茨海默病。结论近年来音乐疗法在我国医学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与国外研究相比,音乐疗法机制方面的研究和方案构建是未来研究方向。

    2020年03期 v.41;No.18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与Toll样受体通路的免疫关系

    赵冬梅;王琨;冯奇刚;张海云;

    目的分析产膜白色念珠菌与感染患者机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通路的免疫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从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住院血流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细胞培养法体外构建生物膜模型,采用结晶紫和荧光染色法定性观察生物膜的生长过程及形态,根据是否产生生物膜将其分为产膜组和非产膜组;采集健康成年人血液样本30份,作为健康对照组。反转录PCR(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mRNA、TLR4mRNA、髓样分化因子88基因(Myd88mRNA)的表达量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yd88蛋白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1β、TNF、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产膜菌呈菌丝状相互交错密集排列,而非产膜菌大部分以酵母样黏附于培养板底部。产膜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mRNA、TLR4mRNA、Myd88mRNA基因的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低,非产膜组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产膜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yd88的含量较健康对照组低,非产膜组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产膜组血浆中IL-1β、TNF、IFN-γ浓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非产膜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IL-4因子浓度产膜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非产膜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产膜白色念珠菌可能通过下调TLR2mRNA、TLR4mRNA、Myd88mRNA蛋白的表达,使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传递受限,增加白色念珠菌的易感性;(2)产膜白色念珠菌可使宿主Th1型免疫反应减弱,导致Th1/Th2比例失衡。以上两点可能是产膜菌相对非产膜菌更容易发生免疫逃逸,并引起机体出现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2020年03期 v.41;No.180 36-39+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尿酸对果蝇爬行能力的影响

    张睿迪;关宝生;王嘉淇;尹相林;张淑红;孙雪薇;罗晋成;卢烨;高升;白雪;

    目的通过高嘌呤饮食构建果蝇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模型,探讨尿酸(uric acid,UA)对果蝇爬行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羽化后8h内的野生型黑腹果蝇(W1118)1360只,雌雄各半。将上述果蝇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干预组、中浓度干预组和高浓度干预组四个实验组,每组340只果蝇,雌雄各170只。实验周期为7d,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实验组果蝇体内UA水平,以及果蝇生存率和爬行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果蝇体内UA水平的不断升高,果蝇的生存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高浓度干预组果蝇的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高浓度干预组雄性果蝇的生存数量显著低于雌性果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各干预组果蝇的爬行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中、高浓度干预组果蝇的爬行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干预条件下,高浓度干预组雄性果蝇的爬行能力显著低于雌性果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嘌呤饮食可以显著提高果蝇体内UA水平,并诱发果蝇运动障碍,提示UA可能通过诱发炎症反应影响果蝇的爬行能力。另外,雌激素在UA的体内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0年03期 v.41;No.18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十年人工智能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沈明;徐佳慧;钱志刚;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护理领域额的应用现状。方法基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检索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法对纳入样本的年发文量、作者分布、杂志来源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bliographic Item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BICOMB)和SPSS 25.0软件绘制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结果共纳入134篇文献,其中2018年刊发量最高,约占总篇数的19.40%,分布在44种期刊,《护理学杂志》刊发量为24篇,位列第1;发表三篇以上的作者累计发文量占16.43%;截取高频关键词30个,聚类分析出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手术护理和老年护理5个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结论国内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应用整体呈上升趋势,社会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度明显增高,但同时也存在研究程度不深,缺乏相应法制法规等不足。

    2020年03期 v.41;No.180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双钢板与Y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张顶顶;涂振兴;郭元勋;陈洪全;刘文龙;孙晓新;

    目的比较双钢板与Y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9年11月20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双钢板与Y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共计911名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双钢板组461例,Y型钢板组45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相较于Y型钢板组,双钢板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较短(MD=-11.06,95%CI:-16.24~-5.87,P<0.0001),术后并发症较少(MD=0.34,95%CI:0.21~0.55,P<0.0001),肘关节功能评分较高(MD=1.34,95%CI:1.23~1.47,P<0.0001)。结论双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时的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优于Y型钢板的固定方式。

    2020年03期 v.41;No.180 49-5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人工培养粉被虫草菌丝体和孢梗束的代谢组差异

    何亚琼;尹春林;朱梦;谢少康;胡丰林;

    目的探讨人工培养的粉被虫草菌丝体和孢梗束的代谢物差异。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TOF-MS)对人工培养的粉被虫草菌丝体和孢梗束进行代谢物数据采集,所得数据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进行分析,筛选出他们之间的差异化合物。结果人工培养的粉被虫草菌丝体和孢梗束的代谢产物差异显著,经谱库检索和筛选分析,得出58个差异化合物。结论人工培养的粉被虫草菌丝体和孢梗束代谢组差异显著,前者含有较多营养物质,后者含有较多生物活性代谢物,孢梗束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潜力。

    2020年03期 v.41;No.180 54-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培门冬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Meta分析

    孙园;娄真帅;

    目的系统评价培门冬酰胺酶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illy online library、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9年11月10日的研究培门冬酰胺酶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研究,共6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培门冬酰胺酶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有效率更高(OR=2.02,95%CI:1.36~2.98,P<0.01);消化道反应(OR=0.26,95%CI:0.17~0.40,P<0.01)、粒细胞白细胞减少症(OR=0.21,95%CI:0.13~0.34,P<0.01)、高血糖(OR=0.28,95%CI:0.15~0.53,P<0.01)、变态反应(OR=0.07,95%CI:0.04~0.12,P<0.01)和胰腺炎发生(OR=0.15,95%CI:0.03~0.87,P=0.03)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与门冬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相比,培门冬酰胺酶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2020年03期 v.41;No.180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与冠心病患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武悦;马宾;刘进军;李静;佘剑雄;耿旭;宣玲;

    目的观察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iogenin-like protein 8,ANGPTL8)水平,评价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间就诊于我院心内科,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冠心病组145例,对照组4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受试者血浆ANGPTL8水平以及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CHD患者ANGPTL8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在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浆ANGPTL8浓度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Gensini评分、性别、年龄、糖尿病患病率、TG、CRP等与血浆ANGPTL8浓度呈正相关(P<0.05),HDL与血浆ANGPTL8浓度呈负相关(P<0.05);HDL(β=-0.171,P<0.05)与血浆ANGPTL8浓度(β=-0.645,P<0.05)独立于年龄、性别、FBG等传统危险因素与Gensini评分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 CHD患者血清ANGPTL8水平明显升高,且ANGPTL8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对其进行检测能够间接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2020年03期 v.41;No.18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人文关怀护理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系统评价

    徐佳慧;赵冬艳;李欢;何秀芝;

    目的系统评价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文献的研究主题是人文关怀护理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实验设计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2019年9月30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法评价文献质量后,应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31例癌症患者。所纳入的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人文关怀护理能降低癌症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MD=-10.81,95%CI:-12.12~-9.50,P<0.00001)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MD=-9.89,95%CI:-10.80~-8.97,P<0.00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尚需高质量、多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2020年03期 v.41;No.180 71-75+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门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

    朱超;刘会春;胡小四;庞青;钱震;张阳;

    目的评价门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行门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治疗,观察患者生存时间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7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每例患者植入8~30枚粒子,平均(16.1±5.2)枚。27例患者共接受96次TACE,每例患者平均(3.6±2.0)次。全部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2%、74.1%、42.0%。此治疗方法联合靶向治疗对患者生存时间产生影响(P<0.05),程式分型Ⅲa型和Ⅲb型对生存时间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治疗对HCC合并PVTT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此治疗方法联合靶向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20年03期 v.41;No.180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BRCA1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徐泰;张思明;朱文标;范苑林;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PubMed、西文生物医学、万方、维普以及CNKI检索平台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设置检索年限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整理公开发表于该期间的关于TNBC患者BRCA1表达与预后情况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符合标准的研究结果进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文献18篇,涵盖患者19802人(TNBC患者3431人;non-TNBC患者16371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TNBC患者群体BRCA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on-TNBC患者群体(OR=1.85,95%CI:1.55~2.21,P=0.001);TNBC患者群体中,淋巴结转移(+)的群体BRCA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患者(OR=0.61,95%CI:0.44~0.86,P=0.02);TNBC患者中,TNM分期TI~TII期患者群体BRCA1阳性表达率高于TIII~TIV期患者(OR=2.75,95%CI:1.42~7.47,P=0.03);TNBC患者五年生存率与BRCA1的表达水平无关(OR=0.92,95%CI:0.60~1.41,P=0.39)。结论与non-TNBC患者相比,BRCA1在TNBC患者中高表达,提示BRCA1可能是影响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等预后指标的重要因素。

    2020年03期 v.41;No.18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颈椎牵引状态下轻刮手臂(后)线对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潘伟滨;阮春鑫;林荣金;林晓敏;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状态下IASTM Tools轻刮手臂(后)线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漳州市北京同仁堂丽园君悦店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状态下IASTM Tools在手臂(后)线轻刮治疗方法,对照组只使用牵引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调查问卷和颈椎活动度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88.89%,对照组治愈率为64.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AS、N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侧屈活动度接近标准值(P>0.05)。结论颈椎牵引状态下轻刮手臂(后)线对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41;No.18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T帽+口袋法在高位胃和结肠早期黏膜病变ESD中的应用

    叶春荣;付肖岩;伍登煇;

    目的探讨ST帽+口袋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黏膜病变的优势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间应用ST帽+口袋法ESD(ST帽组)治疗消化道早期病变110例和传统ESD方法(传统组)治疗96例,比较两组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ST帽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传统组(100%VS 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帽组手术平均时间为(46.95±9.57)min,并发症7例(6例术后出血,1例穿孔)。传统组手术平均时间为(61.24±14.27)min,并发症7例(5例出血、2例穿孔)。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帽组与传统组相比,在胃高位(胃体和胃底)ESD和结肠(除了直肠外)ESD中,一次性完全切除率高,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

    2020年03期 v.41;No.18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3.0T MR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胃癌患者淋巴结性质及N分期的临床价值

    包权;邢健;刘子航;梁海昱;杨俊强;李洪义;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胃癌患者淋巴结性质及N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间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9例胃癌患者,以手术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3.0T MR弥散加权成像在判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性质及N分期的准确性、一致性。结果 (1)胃癌淋巴结转移性质:MR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准确率可达89.74%(P<0.05),Kappa值为0.811,转移淋巴结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affcient,ADC)值小于非转移淋巴结ADC值(P值为0.001);(2)MR N分期:与术后病理比较, MR弥散加权成像的b值为500 s/mm~2、1000 s/mm~2、2000 s/mm~2时,MRI评估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8.97%、74.36%和66.67%(P值分别为0.644、0.881、0.801),Kappa值分别为0.380、0.811、0.698。结论 MR弥散加权成像对判断胃癌患者淋巴结性质及在评估胃癌N分期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2020年03期 v.41;No.180 92-9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金月;曹玉涵;杨沿浪;陈小妹;

    目的研究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在IgA肾病(IgAN)伴中等量蛋白尿患者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经肾活检穿刺确诊为IgAN,且伴中等量水平蛋白尿(1.0~3.5 g/d)、血肌酐低于133μmol/L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8例)予以口服ACEI(贝那普利10 mg/d)处理,试验组(2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冲击方案为治疗的第1、3、5个月初予以甲强龙(0.5 g/d)连续治疗3d,间期隔日口服泼尼松(0.5 mg/kg)。6个月后激素逐渐减量至停药,随访观察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24h尿蛋白水平在入院时分别为(1.86±0.69)g/d、(1.70±0.74)g/d;随访6个月时分别为(0.84±0.69)g/d、(1.59±0.83)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2个月时分别为(0.75±0.78)g/d、(1.38±0.75)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肌酐水平在治疗期间均稳定,且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时两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的患者分别为:试验组8例(29.6%)、12例(44.4%)、7例(26.0%);对照组2例(7.1%)、7例(25.0%)、19例(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炎性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2)不良反应:试验组1例患者并发糖耐量异常,另1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激素间歇冲击及小剂量维持治疗能有效降低IgA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稳定肾功能,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程度。

    2020年03期 v.41;No.180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艾地苯醌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陈啸;丁兆生;李佟;张嘉玮;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及2019年,两年间在江苏省荣军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按各自需要完善常规治疗,药物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艾地苯醌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认知功能、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并比较两组患者评估结果的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在基线状态下,MoCA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647、0.306、0.242)。(2)药物组患者治疗后,与基线状态相比,MoCA各项评分有所增加,尤其在延迟回忆[(3.94±0.25)vs(3.06±0.72)]和总分值[(23.56±1.37)vs(22.06±1.9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1),HAMA评分[(17.53±2.40)vs(15.97±2.22)]和HAMD评分[(20.03±2.35)vs(17.44±1.90)]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和P=0.000)。(3)药物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MoCA各项评分均增加,尤其在延迟回忆[(3.94±0.25)vs(3.13±0.61)]和总分值[(23.56±1.37)vs(22.41±1.58)]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3),HAMA评分[(17.53±2.40)vs(18.63±2.59)]和HAMD评分[(20.03±2.35)vs(20.63±1.90)]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0)。(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心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63和P=0.146)。结论艾地苯醌能够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2020年03期 v.41;No.180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131)I联合TSH抑制治疗对绝经DTC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潘雪娜;林承赫;焦本蒸;娄明武;

    目的探讨~(131)I联合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对绝经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Ca)、股骨颈骨密度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绝经后DTC术后(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患者56例,全部为中高复发危险度,给予~(131)I+TSH抑制治疗(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控制血清TSH<0.1mU/L)及预防性钙和维生素D治疗,随访1~1.5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PTH、Ca、股骨颈骨密度、CD4~+、CD8~+、CD4~+/CD8~+指标的变化。结果 CD4~+、CD8~+、CD4~+/CD8~+指标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TH、Ca、股骨颈骨密度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DTC术后患者给予~(131)I+TSH抑制治疗能够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给予预防骨质流失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TSH抑制治疗对骨质流失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03期 v.41;No.180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超乳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

    丁嫱;陈晓莉;冯育基;

    目的探讨针对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视觉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100例确诊为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前后视觉治疗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经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提高,散光度均降低,术后在视觉质量及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评分上也均高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2020年03期 v.41;No.180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替米沙坦不同服药时间治疗非杓型伴清晨高血压

    闫小滨;赵冬太;王耀峰;

    目的研究对非杓型伴清晨高血压患者行不同服药时间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间于我院治疗的非杓型伴清晨高血压患者104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行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于清晨服药,观察组于夜间服药。比较两组治疗后24h动态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全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D)及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M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夜间服用可有效降低患者动态收缩压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心室功能。

    2020年03期 v.41;No.18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自拟活血化痰降脂汤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

    宋宣栋;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化痰降脂汤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135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参照组,分别68例、67例。参照组常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以自拟活血化痰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甘油三酯(TG)、总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59%(65/68)较参照组83.58%(56/67)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G、TC、LDL水平低于参照组,血清HDL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68)与参照组2.99%(2/6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活血化痰降脂汤联合他汀类药物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症状,调节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少。

    2020年03期 v.41;No.180 114-115+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柴枳平肝汤联合促胃动力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陈召敏;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联合促胃动力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FD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柴枳平肝汤联合促胃动力药治疗)与对照组(n=43,促胃动力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嗳气、食少纳呆、脘痛、脘腹胀满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Gas、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枳平肝汤联合促胃动力药可有效缓解FD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胃肠功能,疗效显著。

    2020年03期 v.41;No.180 116-11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李岩;侯新颖;王玉敏;

    目的探究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美沙拉嗪、益生菌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抽选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间本院接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50例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容量均为75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单药治疗,观察组接受美沙拉嗪、益生菌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内镜下严重度指数、应激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性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组间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内镜下严重度指数均分、应激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数据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指标、内镜下严重度指数均分、应激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数据较治疗前均有不同幅度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获得显著提升,药物不良反应率下降明显(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采取美沙拉嗪、益生菌联合治疗方案,可在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病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基础上,实现对病灶病变情况的有效控制、缓解,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中酌情应用。

    2020年03期 v.41;No.180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 ]
  • 微创和开放肺癌切除术对肺腺癌患者围术期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郭建宇;齐宝林;齐晓轩;

    目的探讨微创和开放肺癌切除术对肺腺癌患者围术期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肺腺癌切除手术患者6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肺腺癌切除术组(31例)和开放肺腺癌切除术组(30例),运用免疫磁珠富集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术前3日、术中和术后3日外周血CTCs(circuating tumor cells,CTCs)的含量,比较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1例肺腺癌患者中,术前3日CTCs检测35例(57.4%)为阳性。(2)61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术中CTCs量(5.23±2.31)均高于术前CTCs量(3.43±1.98),术后CTCs量(9.46±3.86)均高于术中(5.23±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微创肺腺癌切除术组术前CTCs量(3.42±2.03)和开放肺腺癌切除术组术前CTCs量(3.43±1.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肺腺癌切除术组术中CTCs量(5.06±2.35)和开放肺腺癌切除术组术中CTCs量(5.40±2.30),外周血CTCs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肺腺癌根治术组术后外周血CTCs量(7.58±2.92),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11.40±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手术有助于降低术后早期外周血中因手术播散的CTCs量,为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评估以及临床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2020年03期 v.41;No.180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拮抗剂方案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超促排卵后冷冻胚胎移植结局分析

    赵丽文;许晓璐;蔡嘉力;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超促排卵后冷冻胚胎移植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间本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A组)和卵泡期长效长方案(B组)超促排卵后进行FET的患者各66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效果及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Gn总量及使用时间、HCG日雌二醇(E2)、获卵数、优质胚胎数明显低于B组(P<0.05),卵子成熟率及受精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拮抗剂方案与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后FET结局无明显差异,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020年03期 v.41;No.180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病例报告

  • 后外侧入路双窗固定外踝和后踝治疗三踝骨折64例

    张乐;李强;陶奇昌;代建昊;常彬;彭成;

    目的探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双窗固定外踝和后踝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分析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双窗固定外踝和后踝治疗6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涉及外踝的骨折采用腓骨钢板固定,涉及后踝的骨折采用螺钉或支撑钢板固定,涉及内踝的骨折采用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36例,旋前外旋型20例,旋前外展型8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锻炼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骨折移位等情况。根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优32例,良28例,可4例,优良率93.75%。结论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双窗固定外踝和后踝治疗三踝骨折能直观清晰的暴露外踝与后踝且手术操作方便、软组织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2020年03期 v.41;No.180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洛索洛芬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朱锦瀚;刘惠霞;

    目的报道1例洛索洛芬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简述病人的一般情况、查体、辅助检查、治疗经过并进行讨论。结果患者为青壮年,无肾脏基础疾病,服用单一药物致急性肾衰,基本明确是服用洛索洛芬后所导致。结论洛索洛芬有致肾功能衰竭的风险,临床使用该药应该多加注意、严密观察。

    2020年03期 v.41;No.180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产后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姜薇;王慧智;卢秋阳;远敏杰;杨月;李洋;

    目的探讨产后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新诊治的1例产后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过程。结果该患者一经确诊后进行血浆置换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妊娠及产后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迅速启动血浆置换治疗。

    2020年03期 v.41;No.180 133-13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综述

  • ST2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张骁轶;于雅枫;王卫云;钟轩明;李雪峰;

    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梗死后的心肌逐渐坏死、凋亡,进而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一系列的不良事件发生。目前随着PCI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推广,心肌梗死直接死亡率不断下降,但心肌梗死后伴随而来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仍然居高不下,如何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肌梗死术后患者预后成为目前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生物标记物是指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的改变的生化指标,是一种可以定量测量的生物学参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对疾病的预后也具有参考意义。我们将可用于疾病预后评估的生物标记物称为预后生物标记物。本文将对近年来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T2)与心肌梗死心室重塑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020年03期 v.41;No.180 135-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宋欣欣;刘媛媛;

    放射治疗(Radiotherapy,RT)是胸部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RT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同时也对胸腔脏器造成不可避免的放射性损伤。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damage,RIHD)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心肌病、心包炎、冠状动脉疾病、瓣膜性心脏病和传导系统异常等。随着对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但超过50%的患者接受RT时,正常组织受到照射的长期毒性作用可以抵消恶性肿瘤患者生存延长的优势,因此RIHD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针对RIHD的分类、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诊断手段及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放疗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2020年03期 v.41;No.180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Bcl-2家族对肝细胞癌凋亡及自噬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尧;张展;赵雅婷;易江南;王乔艳;冯华;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性恶性肿瘤。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Bcl-2家族不仅对肝癌细胞的凋亡具有双向调控作用,还参与到肝癌细胞的自噬过程,甚至对于肝细胞癌的诱发因素,如肝硬化、慢性肝炎等也具有调控作用。由于Bcl-2家族内部成员之间对肝细胞癌的调控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故本文就Bcl-2家族在肝癌细胞的凋亡及自噬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做一综述。

    2020年03期 v.41;No.180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 ]
  • ETV4转录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兰宏伟;马微;程龙;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缺乏早期诊断标志物、易扩散及有效治疗技术的缺乏,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ETV4(ETS variant 4)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转录因子,属于ETS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增殖和转移密切相关。ETV4在结直肠癌中常常高表达,并能通过调节癌细胞生成和粘附、刺激血管形成、降解细胞外基质等方式调节结直肠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却不十分清晰。本文从ETV4的结构、功能、参与的信号通路等方面进行综述,简要阐明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2020年03期 v.41;No.180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宏基因组的二代测序技术对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价值的综述

    房利利;张永;

    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死亡率高,是世界公认的最常见感染性疾病其临床危害性巨大。世界范围内,抗感染治疗领域存在病原学诊断能力不足、新发传染病频发、耐药微生物愈演愈烈等突出问题。病原学精准诊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基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作为新型微生物检测方法,扩展了我们对肺部微生物组的认识,同时也更新了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策略。本文拟就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2020年03期 v.41;No.180 148-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 NLRP3和AIM2炎性小体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林欣;胡俊锋;

    炎症是机体对紊乱组织稳态失平衡的一种基本的先天免疫反应。长期以来,慢性炎症反应被观察到与多种类型的癌症有关。炎性小体(inflammasome)是炎症反应中的核心分子之一,炎性小体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如IL-1β、IL-18、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等已被证实与多种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相关。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NLRP3(NLR family,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和AIM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炎性小体,本文就这两种炎性小体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肺癌进展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2020年03期 v.41;No.180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及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启示

    侯健文;李丽华;许微微;杜晶晶;蒋鹏程;张洪岩;李意;刘思雨;郝娇慧;

    心理弹性是众多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心理弹性的概念及测评工具、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以及心理弹性对我国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启示进行综述,为提升我国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更完善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和视角。

    2020年03期 v.41;No.180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调查研究

  • 某幼儿园一起疱疹性咽峡炎调查分析

    李瑞;徐安琼;王世文;

    目的了解某幼儿园一起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一起疱疹性咽峡炎进行描述分析。采集患病儿童症状期、症状消失后2~10d的咽拭子、肛拭子和口水混合样本共23份,应用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EV71和CoxA16的核酸检测,部分阳性标本进一步分型。结果此次疫情涉及病例15例,发病高峰呈双峰分布;病例分布于托班、小1班、小2班、中2班、大1班和小3班六个班级,班级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年龄2~5岁,各年龄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性别比1.5∶1,男女性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体为CoxA10,病例症状期、症状消失后2~10d有病毒阳性检出。结论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在症状消失后仍有病毒排出,具有传染性。

    2020年03期 v.41;No.180 159-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高教研究与高校管理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途径探索

    王兆宇;

    探索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分析和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目前所处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总结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才能够促进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成长成才。只有完善的评价体系、构建思政工作系统、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管理体系、加强专业岗位培训、提升职业地位才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途径。

    2020年03期 v.41;No.180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显微手术技能教学角色的探讨

    吴昌凡;李珊珊;曹笑;余燕;金绘祥;

    在眼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是一项重要内容。手术培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管理者、指导者和受训者三个角色,随着住院医师课程(包括虚拟现实教学和wet-labs)的改进,三者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对受训学员在真实世界的手术过程当中临床技能和判断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在本综述中,通过对眼科住院医师显微手术培训中各自角色的探讨,以期对住培学员培训方案的改进提供合理建议,以便更好服务于眼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2020年03期 v.41;No.180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现代化进程中的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发展趋势研究

    周丹;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图书馆的空间改造也迎来了新的技术变革契机,成为了当前国内外图书馆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国内外主要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现状,并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发展历程,提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发展趋势。

    2020年03期 v.41;No.180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BL结合CBS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群;李宁;金雯;查诚;杨梅;桂林;

    目的探讨PBL结合CBS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铜陵某高职院校2017级护理学专业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PBL结合CBS教学模式教学。以理论成绩和问卷调查对PBL结合CBS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相同章节内容,实验组采用PBL结合CBS模式教学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传统教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对PBL结合CBS教学模式评价较高。结论 PBL结合CBS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

    2020年03期 v.41;No.180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 ]
  • MDT联合PBL+CBL模式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邓敏;朱玉;陈晓东;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多学科诊疗(MDT)联合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BL)+案例教学(CBL)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级83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和观察组(n=42,MDT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对比两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采用MDT联合PBL+C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显著,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2020年03期 v.41;No.180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 ]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稿约

    <正>《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是反映教学、医疗、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23-1270/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7550。欢迎校内外医学研究人员踊跃投稿。1.来稿选题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结果可信,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文理通顺,逻辑性强。凡与本刊近年已发表文章选题相同的文章,除有新的进展以外,请勿投稿。来稿请注明单位正式名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并附有作者

    2020年03期 v.41;No.180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