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强;钱军;张立功;殷发祥;储云绵;许睿;
目的 研究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A (Lysine demethylase 6A,KDM6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18例乳腺癌患者新鲜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KDM6A表达差异;构建pcDNA3.0-KDM6A载体,建立KDM6A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qRT-PCR进行验证;采用CCK-8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KDM6A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Transwell及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KDM6A过表达后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迁移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通路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KDM6A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降低(P<0.001)。与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相比,KDM6A在SKBR3、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乳腺癌细胞中KDM6A后,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并且细胞中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ax、Caspase-3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KDM6A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KDM6A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并提高细胞凋亡率,这可能与KDM6A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具有相关性。
2023年05期 v.44;No.20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晓菊;杨春香;王朝亚;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5(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5,SNHG15)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100 mg/L ox-LDL处理HUVECs细胞24 h,记为ox-LDL组,未经ox-LDL处理的HUVECs细胞记为Con组。将si-NC、si-SNHG15、miR-NC、miR-370-3p分别转染至ox-LDL组,记为ox-LDL+si-NC、ox-LDL+si-SNHG15、ox-LDL+miR-NC和ox-LDL+miR-370-3p组;将si-SNHG15分别与anti-miR-NC、anti-miR-370-3p共转染至ox-LDL组,记为ox-LDL+si-SNHG15+anti-miR-NC和ox-LDL+si-SNHG15+anti-miR-370-3p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ncRNA SNHG15和miR-370-3p的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SNHG15和miR-370-3p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Con组比较,经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中,lncRNA SNHG15和miR-370-3p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升高和降低(P<0.05)。抑制lncRNA SNHG15和过表达miR-370-3p均显著抑制细胞凋亡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的表达(P<0.05)。lncRNA SNHG15靶向调控miR-370-3p表达,下调miR-370-3p逆转了抑制lncRNA SNHG15对ox-LDL引发凋亡以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P<0.05)。结论 抑制lncRNA SNHG15通过靶向上调miR-370-3p缓解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损伤。
2023年05期 v.44;No.200 6-1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思源;张博超;朱萍;赵晓晓;浦春;
目的 探讨环状RNA(hsa_circ_0000741)对乳腺癌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R语言limma包分析GSE182471和GSE165884数据集;通过常规培养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正常细胞系MCF-10A,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后进行qRT-PCR测定目的基因表达量;通过lipo2000转染si-hsa_circ_0000741对目的基因进行敲减,将其编为si-hsa_circ_000074组,转染si-nc后将其编为si-nc组,并用qRT-PCR实验检验转染效率,之后进行集落和CCK-8实验对于si-hsa_circ_000074组和si-nc组之间的细胞增殖速率进行检验;开展划痕和侵袭实验对于si-hsa_circ_000074组和si-nc组之间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进行进行检验。结果 GSE182471和GSE165884数据集取交集得出has_circ_0000741在两个数据集中癌组织组均显著上调;qRT-PCR实验发现hsa_circ_0000741在正常细胞系中表达量低于癌细胞系,在三阴性细胞系MDA-MB-231较MCF-7更为显著;集落和CCK-8实验显示si-hsa_circ_000074组的增殖速率明显低于si-nc组;划痕和侵袭实验表明si-hsa_circ_000074组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弱于si-nc组。结论 Hsa_circ_0000741在乳腺癌中显著高表达,下调其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2023年05期 v.44;No.200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钧元;王奕然;王慧;秦一帆;田玉静;崔荣军;赵福阳;杨旭芳;
目的 筛选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预后相关基因,并探讨影响TNBC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 GEO和TCGA数据库下载表达谱数据,分别使用GEO2R和R语言程序包筛选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差异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差异基因的分子功能及信号通路;生存曲线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基因,ROC曲线进一步验证;Cibersort算法探讨预后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HPA数据库在线分析预后相关基因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获得TNBC差异基因217个,富集在雌激素相关信号通路,生物过程主要富集在乳腺上皮发育、腺体发育、腺体形态发生等,细胞成分主要富集在微绒毛膜、细胞基底外侧膜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于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筛选出7个预后相关基因,ROC曲线显示AUC值>0.8的有COL9A3;免疫浸润分析显示COL9A3表达与记忆B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程度呈负相关,与初始B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单细胞测序结果显示COL9A3主要分布在成纤维细胞中。结论 筛选出COL9A3可能作为TNBC预后相关基因;TNB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雌激素受体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基底外侧膜和基膜的改变以及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及EMT的进程有关,为TNBC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3年05期 v.44;No.200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延伟;付慧娟;石小龙;赵丽丽;秦革萍;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全麻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剂量选择对血流动力学、脑功能状态指数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拟行双腔气管插管高血压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0.2μg/kg右美托咪定行麻醉,观察组予以0.6μg/kg右美托咪定行麻醉。以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插管后10 min(T5)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功能状态指数(CSI)。比较两组T2~T4时间段Ramsay评分。以术前1 d(t0)、术后3 d(t1)、术后7 d(t2)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5时间段观察组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2~T5时间段观察组CS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T3、T4时间点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1时间点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32%)与对照组(14.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6μg/kg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双腔气管插管高血压全麻患者中,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CSI,增强镇静效应,保护认知功能。
2023年05期 v.44;No.20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晓涵;郭雨淋;仲小莉;赵拥军;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卡格列净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体重指数(BMI)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单一组、联合组,两组各45例。单一组采用卡格列净治疗,联合组采用司美格鲁肽联合卡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BMI水平、血脂[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白脂素(Asprosin)水平、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7.78%)高于单一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HbA1C、BMI及2hPG水平均有下降,其中联合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TG、LDL-C及TC水平较低,HDL-C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OMA-IR、FFA及Asprosin水平低于单一组,HOMA-β水平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MDA、TNF-α、SOD及CRP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卡格列净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血糖血脂及患者BMI水平,改善胰岛功能、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有利于患者恢复。
2023年05期 v.44;No.200 27-3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冉绍云;余秉贤;王一童;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炎症因子以及血小板指标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的3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颅内感染组(31例)与非颅内感染组(295例)。收集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指标,建立血清炎症因子、血小板指标诊断颅内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 颅内感染组与非颅内感染组患者在开颅术后第1天血清各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颅内感染组开颅术后第3天的血清PCT、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颅内感染组(P<0.05);颅内感染组与非颅内感染组患者在开颅术后第3天血清WBC、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颅内感染组开颅术后第7天的血清WBC、IL-6、PCT、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颅内感染组(P<0.05)。颅内感染组开颅术后第3天的PLT水平明显低于非颅内感染组(P<0.05);两组患者在开颅术后第3天MPV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颅内感染组开颅术后第7天的血清MPV与PLT水平明显高于非颅内感染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指标在开颅术后第1天对颅内感染诊断价值较差(P>0.05);血清PCT、CRP、TNF-α、PLT在开颅术后第3天对颅内感染诊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指标在开颅术后第7天对颅内感染诊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开颅手术后对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血小板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对于术后颅内感染的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2023年05期 v.44;No.200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冕;杨雄杰;周守贵;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的无症状脑梗死(a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17名符合ACI诊断标准的住院及门诊患者,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将其分为单纯ACI组(n=70)、ACI合并OSAHS组(ACI+OSAHS组,n=47),再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50),ACI+OSAHS组通过12个月随访过程中有无不良事件发生分为不良事件组和无不良事件组。比较各组血清中hs-CRP、FAR、NLR的水平,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绘制ROC曲线分析hs-CRP、FAR、NLR与ACI+OSAHS组不同预后的关系及对发生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单纯ACI组及对照组相比,ACI+OSAHS组的hs-CRP、FAR、NLR水平升高(P<0.01),不良事件组hs-CRP、FAR、NLR水平较无不良事件组升高(P<0.05),hs-CRP、FAR、NLR是ACI+OSAHS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得出hs-CRP、FAR联合NLR预测ACI+OSAHS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98(95%CI:0.774~0.973),AUC值高于单独指标预测及两两指标联合预测。结论 炎症因子hs-CRP、FAR、NLR在ACI+OSAHS患者中高表达并对疾病预后有预测作用,且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2023年05期 v.44;No.200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雨;赵滢;李婕;张鹏;
目的 探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联合曲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在临床诊断肺曲霉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疑似肺曲霉病患者80例,经临床确诊为肺曲霉感染患者30例为实验组,包括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19例和慢性肺曲霉病患者11例,另诊断为非曲霉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并收集血清测定GM和IgG,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对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疑似肺曲霉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和胸闷,其中胸闷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肺曲霉病患者并发症主要有肝硬化、肺结核、糖尿病、支气管炎、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M、IgG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侵袭性肺曲霉病组ROC曲线结果显示GM和IgG检测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66和0.386,两者联合检测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448。慢性肺曲霉病组ROC曲线结果显示GM和IgG检测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74和0.791,两者联合检测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4。结论 GM联合IgG检测能够提高临床诊断肺曲霉病的能力并初步鉴别亚型。
2023年05期 v.44;No.200 40-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惠敏;金国玺;方言;朱闫慧;裴晓艳;
目的 研究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中血清中脑星形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idbrain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MANF)、人新饱食分子蛋白(Nesfatin-1,NES1)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由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科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49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AFLD诊断标准分为单纯T2DM组(B组,即肝脏无脂肪变性)和T2DM合并NAFLD组(C组);根据合并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将T2DM合并NAFLD组分为轻度脂肪变、中度脂肪变、重度脂肪变三个亚组;另外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查体的30例符合标准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A组);比较几组间血清MANF、Nesfatin-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其他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观察各组间指标是否有相关性。结果 一般资料分析显示与A组、B组相比,C组在内脏脂肪、皮下脂肪、体重、BMI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脂代谢指标分析显示,与A组相比,C组MANF、Nesfatin-1水平显著降低,IL-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示重度组MANF、Nesfatin-1水平低于轻度组与中度组,IL-6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MANF、IL-6与T2DM合并NAFLD严重程度的密切相关,且MANF是疾病严重程度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血清MANF、Nesfatin-1可能参与T2DM合并NAFLD的发生发展且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023年05期 v.44;No.200 44-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挺;张胜龙;张虎;
目的 对比两种固定材料在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Kne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vulsion fracture, KACLAF)关节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6例KACLAF患者(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随机分成A组(n=53)、B组(n=53)。2组均行关节镜手术,其中B组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材料,A组采用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材料。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耗时、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骨代谢[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骨钙素(Osteocalcin, OC)、β-胶原降解产物(Beta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β-CTX)]水平,术前、术后1d、3d创伤应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IL-10)、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较B组短(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与B组相比,A组VAS评分更低,IKDC评分更高(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与B组相比,A组膝关节活动度更高(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与B组相比,A组血清OC水平更高,iPTH、β-CTX水平更低(P<0.05);术后1d、3d与B组相比,A组血清IL-1、IL-10、CRP水平更低(P<0.05)。结论 在KACLAF患者关节镜手术中,与空心螺钉固定材料相比,应用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材料更利于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减轻疼痛感,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且对机体创伤应激影响更小。
2023年05期 v.44;No.200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袁黎明;王巍;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疲乏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 BFI)评估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现状,并比较不同特征的胃癌患者根治术后BFI评分,找出影响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结果 86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BFI评分为(6.85±1.34)分;不同文化水平、疼痛、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情绪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B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低、中重度疼痛、社会支持低、中重度焦虑抑郁是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的因素(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癌因性疲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到患者文化水平低、剧烈疼痛、社会支持低、中重度焦虑抑郁因素影响。
2023年05期 v.44;No.200 54-56+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彪;万长浩;邹龙华;
目的 探讨基于经筋理论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休息制动和药物注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两组连续干预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关节功能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提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经筋理论小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躯体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袖肩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2023年05期 v.44;No.200 57-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宁;李美;黄欣欣;耿梦慧;朱敏奎;
目的 构建老年泌尿外科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分为低体温组(体温低于36.0℃)与正常体温组,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待获得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后再行纳入多因素分析,获得影响老年泌尿外科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因素,建立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模型表现。结果 106例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65例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61.32%;两组年龄、年龄大于70岁、体质指数大于24.0 kg/m~2、基础体温、手术时长大于2 h、麻醉时长大于2 h、麻醉时长大于3 h及术中灌注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基础体温、体质指数及术中灌注量为影响老年泌尿外科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采用ROC曲线检验预测模型,以约登指数最大值为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882,灵敏度为0.854,特异度0.877,将其应用于内部验证后的AUC为0.859。结论 体质指数、基础体温及术中灌注量为影响老年泌尿外科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高危因素,经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高,能够良好评估术中低体温风险,便于做好预防措施。
2023年05期 v.44;No.20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潘小娜;陈春丽;蒋美丽;王博;
目的 分析重度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06月至2023年3月,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安徽省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收住的137名重度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为(25.61±6.7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照顾者照顾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状况、有无他人协助、自我效能、照顾准备度及患者住院次数(P<0.05)。结论 重度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应该加强对患者住院次数少、无他人协助、健康状况较差、准备度低和缺乏自信心的照顾者健康宣教,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来提高其照顾能力。
2023年05期 v.44;No.200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娅鑫;雷青;佘桂芳;李娜;孙鸿燕;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PICC)的自我护理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肿瘤患者P1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ancer patients PICC self-management scale, CPPSM)对120例留置P1CC导管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ICC置管的患者自我护理导管情况得分为(146.84±15.64)分;较差、中等、较好水平分别为0例(0.00%)、42例(35%)、78例(65%),总体处于较好水平。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于性别、疾病诊断、置管次数等因素上自我护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居住地等因素上自我护理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自我护理水平总体较高,但其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加强PICC导管护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导管的自我护理水平,有利于患者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更好地掌握关于导管的护理技能,避免发生导管并发症。
2023年05期 v.44;No.200 70-7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5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卓垒;蔡玉芝;方秀卿;林夏苗;杨珍婉;刘晓琪;罗桂欢;蔡剑凯;林晓湧;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消融术联合枳壳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所有纳入患者均接受微创消融术治疗,术后治疗A组接受常规干预治疗,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枳壳甘草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受试对象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血清MDA、SOD水平变化以及炎症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B组应用微创消融术联合枳壳甘草汤治疗干预后的临床有效率较治疗A组更为显著(P<0.05);在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了明显改善(P<0.05),在术后第3个月治疗B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A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后治疗B组的腰椎ODI评分显著优于治疗A组(P<0.05);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MDA、SO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B组患者的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5)。结论 应用微创消融术联合枳壳甘草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确切,其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其疼痛程度,并改善其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2023年05期 v.44;No.200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长伟;李鹏;
目的 探究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对尿道下裂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行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A组、B组,各41例。B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A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比较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麻醉前(T_0)、喉罩置入时(T_1)、切皮时(T_2)、手术30 min(T_3)、拔除喉罩时(T_4)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苏醒期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PAED)、术前、术后12 h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免疫功能(CD3~+、CD4~+、CD8~+)。结果 A组术后苏醒时间较B组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较B组少(P<0.05);T_1、T_2、T_3、T_4时刻A组HR、MAP较B组低,且T_0~T_4时刻A组MAP、HR波动幅度较B组小(P<0.05);A组PAED评分较B组低(P<0.05);术后12 h A组血清NE、Cor水平较B组低(P<0.05);术后12 h A组CD3~+、CD4~+水平较B组高,CD8~+水平较B组低(P<0.05)。结论 罩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应用于尿道下裂患儿麻醉效果较好,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预防苏醒期躁动,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2023年05期 v.44;No.200 79-82+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杰程;陈春丽;
目的 探讨八段锦训练在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八段锦训练组(观察组)和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6/组)。在干预前、干预6周及干预12周后进行评估,主要结果为伤口愈合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 PUSH)计分、愈合率;次要结果包括踝-后足评分系统(ankle hindfoot scale, AOFA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VAS)评分、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生活质量(venous leg ul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VLU-QoL)得分。结果 干预6周、12周后两组患者PUSH计分、AOFAS评分、VAS评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作用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伤口愈合率、VLU-QoL各维度得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训练能有效提升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创面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溃疡疼痛程度。
2023年05期 v.44;No.200 83-87+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小冬;王学勇;张良;李胜龙;王伟;唐岚;
目的 对牡丹江地区某烧伤中心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1年01月至2020年12月该烧伤中心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以及住院病种等指标,对其组间构成比及年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住院患者人数的变化趋势:从该烧伤中心20年共收治住院患者8 306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住院患者性别变化趋势:男性多于女性;3.住院患者年龄变化趋势:未成年组与成年组占比明显下降,老年组明显上升;4.住院患者病种变化趋势:急性创面与瘢痕整复占比下降;慢性创面与美容缝合等类型病种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为适应住院患者数量、性别、年龄及病种构成方面的变化,该烧伤中心积极向创面修复外科转型,提高慢性创面收治能力,努力加强瘢痕整复、美容急诊等亚专业的人才技术储备。
2023年05期 v.44;No.200 88-9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德军;成荣;陈敏;田兴华;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ICU患者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分析仪对某综合医院2015-2021年ICU患者检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标准判断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患者共检出1 227株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和革兰阳性细菌占比分别82.8%、17.2%,主要是从痰液标本(61.8%)、血液标本(12.3%)和尿液标本(11.7%)中检出,不同类型标本之间细菌的检出存在差异性。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多见,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47.1%、89.1%,MRSA和MRCNS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耐药率较粪肠球菌严重,检出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革兰阴性细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于15.0%,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55.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分别占10.1%、2.4%,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结论 该综合医院ICU患者感染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普遍,不同类型标本之间细菌检出差异大,临床应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精准化治疗。
2023年05期 v.44;No.200 91-95+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天保;陈红;谢洋洋;
目的 分析永城地区82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期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256例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期间是否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将妊娠期妇女分为发生组(82例)和未发生组(174例)。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孕周、孕次、文化程度、自然流产史、孕期补充叶酸、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吸烟或暴露于吸烟环境、甲状腺疾病史、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发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因素。结果 发生组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史、TPO-Ab、血清Ghrelin、Obestatin、25-(OH)D3水平与未发生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史、TPO-Ab阳性、血清Obestatin(>44.99 ng/L)是妊娠期妇女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危险因素,血清Ghrelin(>2 045.88 pg/mL)、25-(OH)D3(>46.32 IU/mL)是妊娠期妇女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史、TPO-Ab阳性、血清Obestatin、Ghrelin、25-(OH)D3均与妊娠期妇女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密切相关,为临床早期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以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风险。
2023年05期 v.44;No.200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梦佳;熊怡;陶思路;严章荣;董美君;叶子翔;吴冬梅;
目的 评价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疼痛,疲乏及负面情绪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3年3月有关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Endnote软件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7篇文献,共1 382例乳腺癌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音乐治疗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的疼痛[SMD=-1.21,95%CI(-2.10,-0.31),P=0.008],疲乏[SMD=-0.94,95%CI(-1.46,-0.42),P=0.000 4],焦虑[SMD=-1.17,95%CI(-1.74,-0.6),P<0.000 1],抑郁[SMD=-1.65,95%CI(-1.96,-1.33),P<0.000 01]。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音乐疗法可以缓解乳腺癌患者的疼痛,疲乏,减少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改善心理健康。
2023年05期 v.44;No.200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爽;蒋运兰;李滔;康静;杜秋凤;易晓冬;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衰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国内外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衰弱关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限定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的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与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23篇文献,共17 882名老年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衰弱呈正相关关系[OR=1.19,95%CI(1.01,1.36),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肌少症筛查工具[AWGSOP(OR=1.02)、EWGSOP(OR=1.14)、SARC-F(OR=1.84)、FNIH(OR=1.19)]、衰弱评估工具[(FP量表(OR=1.05)、FRAIL量表(OR=1.85)、FI(OR=1.45)、其他(OR=1.43)]、研究地区[亚洲(OR=1.22)、欧洲(OR=1.14)]的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均与衰弱呈正相关(P<0.05)。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老年人肌肉减少症与衰弱相关。因所纳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存在一定局限,上述结论仍需通过大量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2023年05期 v.44;No.200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小珊;彭山玲;陈璟;廖晓琴;张榕芳;
目的 系统评价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治疗时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八个数据库中关于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及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有11篇文献被纳入,共计9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贴敷可以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有效率[RR=1.20,95%CI(1.09,1.31),P<0.000 1],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MD=-0.52,95%CI(-0.68,-0.35),P<0.000 01],提高肢体运动功能[MD=7.25,95%CI(4.38,10.11),P<0.000 01]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D=8.13,95%CI(7.90,8.36),P<0.000 01]。结论 穴位贴敷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有一定疗效,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对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起到改善作用。
2023年05期 v.44;No.200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序;杨涛铧;陈观源;李震东;
目的 该研究旨在评估护肝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与还原型谷酰甘肽共同使用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通过开展Meta分析系统评估。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设定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时间至今。最终纳入15篇研究,共1 401例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用药处理,而对照组患者使用两种药物的其中一种处理,然后用RevMan 5.4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肝功能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用在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RR=1.21,95%CI:1.15~1.26,P<0.000 01),同时能明显降低AST(MD=-26.42,95%CI:-30.57~-22.28,P<0.000 01)、ALT(MD=-25.00,95%CI:-29.06~-20.94,P<0.000 01)、TBiL(MD=-20.72,95%CI:-28.16~-13.29,P<0.000 01)和γ-GT水平(MD=-40.99,95%CI:-48.49~-33.49,P<0.000 01),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RR=0.33,95%CI:0.17~0.64,P=0.009)。结论 联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治疗效果。
2023年05期 v.44;No.200 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儒婷;施慧;
目的 为揿针干预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 CPM)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两位研究者独立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其他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根据预先建立的文献提取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严格的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最后,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n=740)。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揿针疗效总有效率[OR=2.36,95%CI(1.56,3.58),P<0.000 1]、VAS[MD=1.16,95%CI(1.42,0.90),P<0.000 01]、MPQ评分[OR=4.67,95%CI(7.10,2.24),P=0.000 2]、不良反应发生率[OR=8.36,95%CI(1.85,37.80),P=0.006]均优于其他疗法。结论 揿针能降低CMP患者的VAS评分和MPQ,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安全可靠。
2023年05期 v.44;No.200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