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小胶质细胞激活在帕金森小鼠神经炎症机制中的作用

    邓佳佳;陶晶;李嘉沂;杨晓炜;杨凤华;姚立岩;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对神经炎症的不同作用,并探讨低剂量LPS预处理对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 PD)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0.3 mg/kg)LPS组、高剂量(1 mg/kg)LPS组和低剂量LPS+高剂量LPS(0.3 mg/kg+1 mg/kg)组。不同剂量LPS分别连续4 d腹腔注射,末次注射后20 d处死取材。行为学实验选择悬挂爬行实验,观察LPS注射后的小鼠运动状态。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表达水平。ELISA实验检测各组小鼠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含量。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区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er molecule 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Iba-l/精氨酸酶-l(Arginase-l, Arg-l)双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的自由运动状态(通过次数、表现力)较差(均P<0.0001),低剂量组小鼠未见异常(P>0.05);与高剂量组相比,低+高剂量组小鼠自由运动障碍缓解(通过次数,表现力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脑TH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01),低剂量组小鼠脑TH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小鼠脑TH蛋白表达增加(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中脑TNF-α和IL-1β表达显著增加(均P<0.001),低剂量LPS组小鼠的TNF-α和IL-1β表达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与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高剂量LPS组小鼠的TNF-α和IL-1β表达减少(TNF-α P<0.01,IL-1β 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中脑黑质区Iba-l/iNOS双阳性细胞显著增加,Iba-1/Arg-1双阳性细胞显著减少(均P<0.001),低剂量组小鼠中脑黑质区Iba-l/iNOS双阳性细胞及Iba-1/Arg-1双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小鼠中脑黑质区Iba-l/iNOS双阳性细胞减少(P<0.05),Iba-1/Arg-1双阳性细胞增加(P<0.01)。结论 小胶质细胞在不同剂量LPS刺激下呈现出不同的激活状态。高剂量LPS可诱导M1表型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IL-1β、TNF-α等促炎症细胞因子,诱发PD样神经炎症反应。低剂量LPS预处理则通过增加高剂量组Iba-1/Arg-1表达,分泌抗炎症细胞因子而抑制炎症反应。低剂量LPS预处理可通过将小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保护表型来防止神经元损伤。

    2023年06期 v.44;No.201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褪黑素促进Burkitt淋巴瘤细胞对阿霉素的化疗敏感性

    张超凤;邱钖;陈靖宇;林素霞;林琦;郭锦玲;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 MEL)增强阿霉素(Adriamycin, ADM)抑制Burkitt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 BL)细胞CA46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MEL(分为不加药组,0.5 mM组,1 mM组,2 mM组,4 mM组)分别处理CA46 6 h、12 h、24 h,使用ADM(分为不加药组,0.1μg/L组,0.2μg/L组,0.4μg/L组,0.8μg/L组,1.6μg/L组)处理CA46 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半数抑制率(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同时,单用0.1μg/L ADM(ADM组),联用1 mM MEL和0.1μg/L ADM(AAM组)处理CA46 24 h后,检测IC50的变化。使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 WB)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MEL(分别为不加药组,0.5 mM组,1 mM组,2 mM组)处理CA46 24 h后对NF-κB蛋白表达量的影响。WB法检测1 mM MEL处理CA46 24 h(MEL组),ADM组,AAM组以及不加药组(Control组),WB法检测Nrf2,LC3B和p6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EL对CA46的抑制作用存在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P<0.05),同时降低了NF-κB蛋白的表达(P<0.05);同样ADM对CA46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P<0.05);1 mM MEL处理CA46 6 h、12 h、24 h的IC50分别为(6.170±0.648)mM、(2.205±0.093)mM、(1.297±0.197)mM。ADM组和AAM组中ADM的IC50分别是(1.256±0.080)μg/L和(0.503±0.026)μg/L。AAM组相对于ADM组降低了Nrf2和p62的相对表达量(P<0.05),增强了LC3Ⅱ/LC3Ⅰ比值(P<0.05)。结论 MEL增强ADM对CA46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rf2/p62信号通路及增强自噬有关。

    2023年06期 v.44;No.20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PD-L1表达及临床意义

    朱萍;张艳珍;张博超;王紫琪;李亚;苗一可;赵利利;浦春;

    目的 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1,PD-L1)在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4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cal, IHC)检测PD-L1的表达;收集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分子表型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和淋巴结转移等病理资料,分析PD-L1水平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62.5%,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5%,同时临床病理显示PD-L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分子表型的ER、PR、HER2状态无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增高,并且PD-L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对临床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3年06期 v.44;No.201 11-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I3K/AKT/mTOR通路探讨葆青颗粒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卵巢功能的机制研究

    刘燕;周晓宇;汪明皓;王永周;

    目的 观察葆青颗粒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DOR)模型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探讨葆青颗粒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治疗DOR的作用机制。方法 纳入动情周期正常的雌性SD大鼠60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0只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75 mg/kg诱导DOR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葆青颗粒低剂量组(3 g/kg, 1次/d,灌胃)、葆青颗粒中剂量组(6 g/kg, 1次/d,灌胃)、葆青颗粒高剂量组(9 g/kg, 1次/d,灌胃)及补佳乐组(0.21 mg/kg, 1次/d,灌胃),每组各10只,连续灌胃21 d。HE染色观察卵巢及子宫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stradiol, E_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湿重下降、闭锁卵泡增加,血清FSH浓度升高,E_2及AMH浓度降低(P<0.05),卵巢组织PI3K、AKT、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葆青颗粒各剂量组动情周期恢复、卵巢湿重增加(P<0.05),且葆青颗粒中、高剂量组及补佳乐组血清FSH浓度下降、E_2、AMH浓度升高(P<0.05),卵巢组织PI3K、AKT、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葆青颗粒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DOR大鼠卵巢功能。

    2023年06期 v.44;No.201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抑制Rho/ROCK通路促进酒精干预星形胶质细胞内吞功能及相关基因Vps37c表达

    戚询中;范景鑫;孙光涛;郭淼;朱晓峰;

    目的 分析酒精及Rho/ROCK路抑制对星形胶质细胞转录组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CTX TNA2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酒精及Rho/ROCK通路抑制剂法舒地尔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酒精组及法舒地尔组;各组样本干预后Trizol法提取样本总RNA,基于HiSeq平台进行Illumina转录组测序;利用KEGG数据库进行注释及富集分析;qRT-PCR对关键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酒精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获得差异基因14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通路及细胞内吞通路富集程度最高;法舒地尔组与酒精组相比较,获得差异基因149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内吞通路排第6位;对照组与酒精组差异基因和酒精组与法舒地尔组差异基因进行差异分析,共获得共有差异基因5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内吞通路通路富集程度最高;该通路涉及基因为Vps37c,对该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酒精干预后星形胶质细胞Vps37c mRNA表达降低;与酒精组相比较,法舒地尔干预后Vps37c mRNA表达升高。此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酒精干预能够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内吞功能,抑制细胞内吞功能基因Vps37c表达;Rho/ROCK通路抑制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内吞功能,促进细胞内吞功能基因Vps37c表达。

    2023年06期 v.44;No.201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免疫浸润系统阐明红花注射液治疗肝细胞癌的潜在机制

    刘梓璇;金雪;桂金秋;刘洋;唐小云;石学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免疫浸润的方法研究红花注射液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已发表的文献收集红花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利用数据库预测红花注射液的成分靶点与HCC的靶点,借助Cytoscape 3.8.0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运用CytoMCODE插件完成模块分析。应用R软件对共有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通过TRRUST和MetaScape数据库进行转录因子及相关调控基因特异富集。利用GEPIA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表达差异分析和生存预后分析,最后利用TIMER数据库进行肿瘤细胞的免疫浸润分析。结果 筛选出27种红花注射液有效成分和123个作用靶点,可通过介导癌症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IL-17、TNF等炎症相关通路以及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肝细胞癌作用。探寻到11个相关转录因子。免疫浸润分析表明,ESR1表达水平与B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等细胞的免疫浸润水平呈负相关(P<0.05);SRC则相反,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红花注射液治疗肝细胞癌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ESR1、SRC等靶点可能在治疗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06期 v.44;No.201 26-3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左静脉正常影像学解剖及临床意义研究

    韩松林;臧晴晴;许传斌;

    目的 探讨成人胃左静脉解剖及变异情况,分析胃左静脉及其属支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共300例,按照是否患门静脉高压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分为静脉曲张组和静脉破裂出血组,比较胃左静脉正常影像学解剖各分型构成情况及胃左静脉及属支管径大小,并评价各静脉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结果 300例患者中,胃左静脉正常影像学解剖主要包括静脉型、脾静脉型、交角型、肝内型;其中静脉破裂出血组中交角型7例,占比26.9%,比例高于对照组和静脉曲张组;300例患者中,男性197人,女性103人,胃左静脉管径大小男性为(4.53±1.93)mm,女性为(3.59±1.44)mm(P<0.05);静脉曲张组、静脉破裂出血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胃左静脉、食管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管径大小均表现为静脉破裂出血组>静脉曲张组>对照组(P<0.05);胃左静脉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最大为0.827,截断值为6.83,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91.1%。结论 胃左静脉管径大小可作为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指标,对预防及治疗出血起到一定预判作用。

    2023年06期 v.44;No.20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芪济心汤联合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exilin、GDF-15水平的影响

    常孟洁;袁清茹;张丽霞;刘小软;

    目的 研究参芪济心汤联合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exilin、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之间我院CHF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联合组采用参芪济心汤+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心肌能量消耗(MEE)、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脏指数(CI)]、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Nexilin]水平、预后恢复情况[6 min步行距离(6 WMD)、力竭时间、Barthel指数评分(BI)、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6.67%)(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心悸胸闷、气短喘息、神疲乏力、下肢水肿等证候积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联合组CI、LVEF明显升高,MEE、LVMI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GDF-15、Nexilin均降低,且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组治疗后BI、力竭时间、6 WMD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MLHFQ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济心汤联合比索洛尔治疗CHF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促进预后恢复。

    2023年06期 v.44;No.20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小柴胡汤对甲状腺癌术后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詹春霞;张海东;

    目的 探讨加味小柴胡汤对甲状腺癌术后气郁痰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甲状腺癌术后气郁痰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实验组,两组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相关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抑郁自评量表(SDS)]水平、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Tg)、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CD4~+、CD3~+、CD8~+)、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常规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部不适、失眠多梦、口干苦、情绪不稳、胸胁胀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高于常规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gAb水平高于常规组,TSH、Tg、FT3及FT4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CD4~+/CD8~+、CD4~+、CD3~+较高,CD8~+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小柴胡汤对甲状腺癌术后气郁痰阻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不良情绪,增强甲状腺功能及免疫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2023年06期 v.44;No.201 42-4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活素联合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位培;林瑞芳;郑淑贞;刘英利;

    目的 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心功能影响。方法 依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间收治的275例CHF患者分为参照组(138例)、研究组(137例)。参照组给予诺欣妥治疗,研究组给予新活素联合诺欣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冠脉血流动力学[左前降支时间速度积分(LADTVI)、左前降支舒张期峰流速(LADDPV)、左前降支收缩期峰流速(LADSPV)]、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热休克蛋白27(HSP27)、细胞间黏附分子-l(ICAM-l)、脑钠肽(BNP)]及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指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43%)高于参照组(81.88%)(P<0.05);治疗后研究组FS、LVEF、CI、CO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LADTVI、LADDPV、LADSPV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TnT、HSP27、ICAM-l、BNP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低于参照组,NO、SOD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诺欣妥联合新活素治疗CHF疗效确切,能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受损,有效改善心功能及冠脉血流动力学。

    2023年06期 v.44;No.201 46-4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肿瘤标志物PRO-GRP、NSE、CEA、CYFRA21-1及SCC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迟静;刘伟;

    目的 评估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19 fragment 21-1,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究它们作为诊断指标的组合效应。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阳性组,同时纳入9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作为阴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检测方法为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指标包括:PRO-GRP、NSE、CEA、CYFRA21-1及SCC。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并分析其阴阳表达情况。利用二元多因素回归分析,将这些标志物作为自变量,是否诊断为肺癌阳性作为因变量,探究其对肺癌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单独及联合检测这些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统计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阳性组患者的血清PRO-GRP、NSE、CEA、CYFRA21-1、SCC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标志物均为影响肺癌诊断结果的可疑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肺癌诊断为阳性时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RO-GRP、NSE、CEA、CYFRA21-1、SCC的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预测因子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指标。结论 PRO-GRP、NSE、CEA、CYFRA21-1及SCC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这可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成为有力的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工具。

    2023年06期 v.44;No.20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β2糖蛋白1抗体水平联合检测对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刘坦;赵星鹏;刘辉;

    目的 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atherosclerosis, LAA)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和β2糖蛋白1抗体(β2 Glycoprotein 1 antibody,抗-β2GPI)水平与正常人群的差异;比较IMT与IMA、抗-β2GPI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究三者联合检测对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进行就诊的70名LAA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酶循环法、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中IMA和抗-β2GPI水平,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颈总动脉IMT值,比较其差异性、相关性及联合检测价值。结果 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组IMT、IMA和抗-β2GPI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6±0.10)、(0.99±0.14);(70.53±3.29)、(63.56±4.15);(22.18±20.18)、(10.62±5.62),存在统计学差异。IMT与IMA呈中度正相关(r=0.588,P<0.05),与抗-β2GPI呈低度正相关(r=0.33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MT、IMA与抗-β2GPI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效能。结论 LAA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总动脉IMT值及外周血清IMA、抗-β2GPI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增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提高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效能有更大价值。

    2023年06期 v.44;No.201 55-5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心耳封堵术与口服利伐沙班治疗高出血风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短期内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分析

    聂叶廷;冼伟进;赵艳婷;秦晓磊;吴贤涛;陈颖仪;叶伟云;

    目的 对比分析左心耳封堵术与口服利伐沙班治疗高出血风险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短期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收治的出血评分为高危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且同意并成功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患者53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出血评分为高危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且同意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门诊或电话方式在左心耳封堵术后或开始口服抗凝药物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左心耳封堵术后或口服抗凝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有效性终点事件、安全性终点事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3个月随访时有效性终点事件(P=1.000)、安全性终点事件(P=0.727)无统计学差异;在6个月随访时有效性终点事件(P=0.727)、安全性终点事件(P=0.321)无统计学差异;在12个月随访时有效性终点事件无统计学差异(P=0.587),安全性终点事件有统计学差异(P=0.0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3个月(P=1.000)、6个月(P=0.744)、12个月(P=0.606)随访时有效性终点事件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3个月随访时,安全性终点事件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743);6个月随访时,实验组安全性终点事件的生存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12个月随访时,实验组安全性终点事件的生存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短期内有效性与口服利伐沙班相当,安全性优于口服利伐沙班。

    2023年06期 v.44;No.201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张朋;周献伟;李帅垒;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较短(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各时间点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有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2023年06期 v.44;No.201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重建治疗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疗效观察

    朱东亮;邵帅;张景哲;

    目的 探究带线锚钉(Suture anchor, SA)联合克氏针(Kirschner wire, KW)固定重建治疗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86例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患者(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病例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2组。以接受SA联合KW固定重建治疗的43例患者列为A组,以接受抽出钢丝法重建治疗的43例患者列为B组。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肌腱-骨界面愈合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酶联免疫法检测护骨素(Osteoprotegerin, OPG)、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bFGF)]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用时、手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用时相较于B组更短(P<0.05);A组手术优良率97.67%(42/43)相较于B组81.40%(35/43)更高(P<0.05);A组术后7 d、14 d VAS评分相较于B组更低(P<0.05);A组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TGF-β1、OPG、bFGF水平相较于B组更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2.33%(1/43)相较于B组18.60%(8/43)更低(P<0.05)。结论 相较于抽出钢丝法重建治疗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患者,经SA联合KW固定重建治疗于优化围术期指标、缓解疼痛感、提升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肌腱-骨界面愈合方面更具优势。

    2023年06期 v.44;No.20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UA、CRP、FIB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苏畅;杨莉莉;吴风华;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 U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DN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时血清尿酸(Uric Acid, U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及肾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 C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与肾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对DN的诊断价值,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发生DN的危险度。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血清UA、CRP、FIB、TGF-β1、TIMP-1、CⅣ、CTGF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清UA、CRP、FIB水平与TGF-β1、TIMP-1、CⅣ、CT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UA、CRP、FIB水平联合诊断DN的AUC为0.935,且血清各指标高水平患者发生DN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3.054、2.650、2.167倍(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UA、CRP、FIB表达上调,各指标水平与DN发生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DN提供可靠参考。

    2023年06期 v.44;No.20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五行音乐对自闭症患儿心理行为及音乐发育的影响

    饶俊敏;冯士梅;纪伦伦;

    目的 探究中医五行音乐护理干预在自闭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就诊本院的102例自闭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信封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对比2组心理行为[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DOS)]、音乐发育能力、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CARS、ABC及ADOS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音乐发育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6.08%(49/51)高于对照组80.39%(41/51)(P<0.05)。结论 中医五行音乐护理干预可改善自闭症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心理行为健康发展,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及家长满意度。

    2023年06期 v.44;No.201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CT纹理特征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级别的效能研究

    张雨墨;刘丽;王加良;邓珊;杨伟振;

    目的 探讨CT纹理特征参数对于区分不同病理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of bladder, UCB)的价值,为临床在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提供帮助。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到2022年9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经病理证实为UCB的患者60名,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尿路成像(CT urography, CTU)检查。将CTU图像导入MaZda软件并逐层勾画感兴趣的区域(ROI),即感兴趣的体积(VOI),行纹理分析以获得定量纹理参数。运用FPM法筛选出最佳纹理参数,将筛选出的纹理参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纹理参数的诊断效能。将有统计学意义的不同时相的纹理参数分别构建模型及其联合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并绘制ROC曲线,得到其AUC值。结果 所有提取的纹理参数经过显著性检验,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分别获得3个、4个、8个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其中,排泄期纹理参数Horzl_ShrtREmp具有最好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679(P<0.05);在所有拟合度良好的模型中,以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值为0.907(P<0.05)。结论 CT纹理特征参数对于区分UCB不同病理级别具有一定价值,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基于不同病理级别下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评估的帮助。

    2023年06期 v.44;No.201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庭代币制对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刘璐颖;刘文龙;谭剑辉;张娟;王真真;连琼霞;

    目的 探讨家庭代币制在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把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讲解疾病特点、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开展健康宣教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家庭代币制,共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SNAP-IV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中品行、学习、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NAP-IV量表中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品行、学习、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和对立违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代币制应用于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注意力,改善多动、冲动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年06期 v.44;No.201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EBV-DNA、AGR、IL-6与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口腔感染的关系

    尉迟芸耸;齐登高;张博;

    目的 探讨EB病毒DNA(EBV-DNA)、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白细胞介素-6(IL-6)与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口腔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164例老年鼻咽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口腔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1例)和未感染组(133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前EBV DNA、AGR、IL-6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治疗前EBV DNA、AGR、IL-6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糖尿病、吸烟、使用抗生素、使用口腔保护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未感染组相比,治疗前感染组EBV-DNA、IL-6水平较高,AGR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吸烟、治疗前EBV-DNA、IL-6水平为同步放化疗老年鼻咽癌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使用抗生素、使用口腔保护剂、治疗前AGR水平保护因素(P<0.05);治疗前EBV-DNA、AGR、IL-6水平联合预测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单独指标(P<0.05)。结论 糖尿病、吸烟、使用抗生素、使用口腔保护剂情况、EBV-DNA、AGR、IL-6均为老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强化对上述因素的控制,严密监测口腔变化,减少口腔感染发生。

    2023年06期 v.44;No.201 92-9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滁州市某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孙淼;崔小娟;

    目的 了解2022年滁州市某医院血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对2022年滁州市某医院送检血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送检血培养标本5 017份,分离出不重复病原菌165株,检出阳性率为3.29%,其中革兰阳性菌68株占41.21%、革兰阴性菌95株占57.58%、真菌2株占1.21%;分离菌中前5位菌株为大肠埃希菌占23.64%、人葡萄球菌占16.97%、肺炎克雷伯菌占11.52%、金黄葡萄球菌占11.52%、奇异变形杆菌占7.2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67.50%和36.84%,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均100%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0.77%和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敏感度达1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率均为10.53%,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3.33%和0。结论 滁州市某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不同,应加强对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帮助临床医生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有效控制血流感染。

    2023年06期 v.44;No.201 96-9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区绝经女性体成分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曾春璐;马晓青;Catherine Katumu Barka;庞佳雪;徐洋;刘乾坤;谢晖;

    目的 了解体成分相关指标与社区绝经女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筛选出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省蚌埠市东风、湖滨和延安社区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1 481名绝经女性。根据诊断标准将绝经女性分为骨质疏松组143人、骨量减少组733人以及骨量正常组605人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骨质疏松组中的年龄、身高、体重、BMI(body mass index, BMI)、骨矿质量、肌肉质量、脂肪质量、蛋白质质量、基础能量代谢和总水分重量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基础能量代谢(P<0.05)与总肌肉质量(P<0.05)为绝经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年龄(P<0.05)为绝经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显示基础能量代谢曲线下面积为0.597,临界值为1180.40;总肌肉重量的曲线下面积为0.562,临界值为37.95;年龄的曲线下面积为0.642,临界值为68.50。多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667。在绝经女性中对年龄、身高、体重、BMI、骨矿质量、肌肉质量、脂肪质量、蛋白质质量、基础能量代谢和总水分重量及身体不同部位体成分与骨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年龄与骨强度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BMI、骨矿质量、肌肉质量、脂肪质量、蛋白质质量、基础能量代谢和总水分重量及身体不同部位体成分与骨强度呈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与年龄、身高、体重、BMI、骨矿质量、肌肉质量、脂肪质量、蛋白质质量、基础能量代谢和总水分重量等指标具有相关性。

    2023年06期 v.44;No.201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肺结节患者焦虑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姚丹;王国蓉;廖佳倩;邢乃芳;李松兰;王璐杉;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肺结节患者焦虑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肺结节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 Fang Data、VIP、CBM数据库中从建库到2023年4月发表的有关中国肺结节患者焦虑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工作,分别运用Stata 15.0软件和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包含4 953例肺结节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肺结节患者焦虑发生率为45%(95%CI:32%~58%)。年龄[OR=0.80,95%CI(0.65~0.99)]、性别[OR=1.94,95%CI(1.48~2.56)]、症状[OR=1.75,95%CI(1.47~2.08)]、肺结节数量[OR=1.83,95%CI(1.30~2.56)]、肺结节大小[OR=2.12,95%CI(1.45~3.10)]、恶性肿瘤家族史[OR=1.77,95%CI(1.10~2.85)]、检查原因[OR=1.58,95%CI((1.23~2.03)]是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 我国肺结节患者焦虑发生率高,卫生保健人员需重点关注年龄较小、女性、有症状、肺结节数量较多、肺结节直径较大、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和因身体不适就诊的肺结节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和信息支持以完善癌症防治相关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2023年06期 v.44;No.201 106-1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影响的Meta分析

    陈梦玲;沈玉珊;刘波;郑思琳;黄敏;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19日国内外VR技术对COPD患者肺康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9项RCT,包括566例COPD患者,其中VR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87例和2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R技术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指标:FEV1%[MD=8.54,95%CI(3.65,13.42),P=0.000 6]、FEV1/FVC[MD=9.96,95%CI(3.58,16.34),P=0.002];增加6 min步行距离(6MWD)[MD=21.23,95%CI(7.88,34.59),P=0.002]、降低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评分(CAT评分)[MD=-3.16,95%CI(-3.68,-2.63),P<0.001]、提高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CA)[MD=4.2,95%CI(3.30,5.10),P<0.001]。结论 VR技术对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认知功能以及负性情绪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纳入样本量与文献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通过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来验证。

    2023年06期 v.44;No.201 112-11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前纵隔巨大软组织肉瘤1例

    申展铭;李向东;张文平;

    目的 探讨纵隔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可能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例前纵隔巨大软组织肿瘤手术治疗后复发患者的综合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体检发现纵隔阴影,大小约16.5×9.6 cm~2,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术后11 d顺利出院,出院后3月复查胸部CT,再次发现前纵隔大小约56×78×92 mm~3软组织密度影,考虑复发。行放疗后肿瘤仍较前有所增大。结论 前纵隔多形性未分化肉瘤比较少见,对放疗不敏感,其治疗方法首选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高,患者预后较差。

    2023年06期 v.44;No.201 118-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牵牛花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赵朝阳;郝少峰;

    目的 提高对牵牛花综合征的临床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1例牵牛花综合征的诊疗经过。结果 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左眼牵牛花综合征。结论 当患儿出现视力低下时,应尽早就医,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在早期治疗中通过验光配镜、综合弱视训练、手术治疗并发症等手段进行积极干预,可保留一定的残存视力,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023年06期 v.44;No.201 120-12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蒲公英的有效成分及其治疗实验性糖尿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代雨岑;张珍;柏合;张煊煊;程泽鑫;雷军;滕艳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至今还是终身性疾病,只能通过控制血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持续上升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尤其是经济负担巨大,促使人们寻求价格更为低廉的药物。蒲公英是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之一,含有黄酮类、萜类、甾醇类、有机酸类、多糖类以及挥发油类等活性成分,其抗糖尿病的性质受到广泛关注。根据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本文对蒲公英有效成分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为蒲公英药物研发提供依据及科学参考。

    2023年06期 v.44;No.20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丁鑫哲;张航;李飞飞;宫方岩;徐春艳;金春明;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逐年攀升。淋巴结转移在乳腺癌中最常见,但其发病机制仍在研究中。本文对肿瘤淋巴管生成、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和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分子标志物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乳腺癌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2023年06期 v.44;No.201 125-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慢病中的应用进展

    鞠惠;王湘云;李玲;池君莹;葛磊;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慢病的治疗和康复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生物医学更多地关注患者的生理症状,而忽略了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个体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可以借助构建的多种虚拟场景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近年来在慢病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慢病病人中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综述,为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老年慢性病管理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v.44;No.201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进展

    庞潇依;张梦茹;吴沁怡;强可儿;夏中玉;徐建达;

    糖尿病足的发生多由周围神经病变和动脉血管病变共同引起,往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截肢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医疗诊疗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当前临床治疗尚无统一的治疗金标准。近年来,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以张力-应力法则作为理论基础,在骨块局部形成持续、缓慢的牵张应力刺激,促进局部血液供应和成骨能力,最终实现创面愈合和保肢目的。本文拟对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2023年06期 v.44;No.201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治疗进展

    尤遵强;黄肖华;倪秀悦;王世才;王宁泽;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术后常出现患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大致可分为患者个体因素、外伤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和医源性因素是可控性因素,可以经过分析后减少或避免其发生。就治疗方式而言,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电刺激、低频脉冲超声、体外冲击波、中医药治疗等,但单用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仍是其主要方法,包括髓内钉动力化、更换内固定、附加钢板、骨移植、Masquelet技术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还出现了手术修复技术,包括富血小板血浆疗法、骨形态发生蛋白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等。以上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常以联合治疗为主,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治疗标准。

    2023年06期 v.44;No.201 135-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翼状胬肉治疗措施的现状与展望

    刘玉鑫;张潇;安宁;教莹莹;孙兆义;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具有无限生长、局部侵袭组织和频繁复发的倾向,对角膜散光和像差的影响可引起早期切除的需要,从而减少继发性屈光不正和严重的视物遮挡。目前,对于最佳的治疗方法仍没有共识,但主要集中在手术切除联合辅助措施的使用。近年来,现代分子技术的研究已经使人们对其生长机制有了更准确和详细的了解,期待未来会使用侵入性更小的治疗方法。

    2023年06期 v.44;No.201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量化脑电监测技术在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崔轮盟;郭永波;杨蕊;关丽萍;李璐;谢凤杰;

    量化脑电作为一项新型神经检查技术,在监测脑神经电活动变化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将传统脑电图趋势化分析,便于医生对脑电变化进行早期、精确的判读。脑损伤患者引起的脑神经电生理改变,可通过记录的脑电图给予量化分析并总结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参考。量化脑电在缺血性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脓毒症相关脑病、脑损伤并发癫痫的诊疗及预测预后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量化脑电在临床脑损伤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2023年06期 v.44;No.201 143-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磁共振神经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新进展

    吴白龙;杨波;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压迫或刺激坐骨神经、马尾神经等产生的一系列腰腿痛、麻木或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候群。目前,导致椎间盘突出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生物学上的改变可能起着一定作用。LDH诊断常依靠临床症状、普通CT或常规MRI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但其在识别个体神经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变化方面有限。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 MRN)技术可全程、直观显示神经根解剖,从形态学上三维立体直观评价神经根受压程度,从功能学上定量评价神经根受损情况。但是MRN目前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主要可能是由于在医学界缺乏足够认识。本文就MRN在LDH中应用新进展做一综述。

    2023年06期 v.44;No.20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高教研究与高校管理

  •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实践改革

    金红;梁金花;高莉莉;许晓义;陈凯;张洋;

    课堂教学是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主要教学部分,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是一项有意义有价值的探讨。本文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和课程建设三方面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让每位学生成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的一流人才。

    2023年06期 v.44;No.201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知、行、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刘立新;赵稷;张羽男;郭英雪;刘盈利;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构建适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满足中国制造对新型工程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将学科竞赛元素引入到制药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探索出知、行、赛三种教学方法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出满足社会和制药行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制药工程人才,从而实现制药工程卓越人才的终极培养目标。

    2023年06期 v.44;No.201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薛谦华;

    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不高,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等尤为突出。身体素质的下降对大学生个人健康、今后的工作等方面都有负面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安徽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原因,提出重点关注普通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创新俱乐部制学校体育模式、强化课堂以外的育人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2023年06期 v.44;No.201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科阶段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王雨飞;于欣雨;徐敬康;陈蔓淇;关雅文;鞠宝玲;

    本科阶段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成才的基础。近年来,各医学院校对本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构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影响因素、教育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本科阶段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办法。

    2023年06期 v.44;No.201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护理专业“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林杰;马莉;孙联伟;全丹花;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的理念没有彻底更新,重知识传授、轻全面发展;二是没有体现面向基层、服务健康老龄化;三是课程设置单一,没有对应岗位群。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在高水平康养康育专业群建设中,创新设计“三导三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设思路与实施要素,并在实践中取得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系列成果,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023年06期 v.44;No.201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3年第44卷(1~6期)文题索引

    <正>~~

    2023年06期 v.44;No.201 165-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正>《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牡丹江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以全国医药院校、医疗机构从事科研、教学及医疗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知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收录期刊。本刊双月刊,全年6期,国内统一刊号CN 23-1270/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550,国内邮发代号:14-283,定价18元/册。《牡丹江医学院学报》主要刊登论著、病例报告、综述、调查研究、护理医学、高教研究与高校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热诚欢迎从事相关研究的师生、科研人员及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1总体要求1.1来稿选题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表述上应做到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文字精练。凡与本刊近年已发表文章选题相同的文章,除有新的进展以外,请勿投稿。论著、综述类文章5000字左右,其余类型论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

    2023年06期 v.44;No.201 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